同样是小麦,为什么西方发明的是烤面包,而中国发明的是蒸馒头?

谷兰说娱乐 2023-12-28 14:27:03

#文章首发挑战赛#

在我国北方地区,馒头几乎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不管是在清晨还是傍晚,馒头铺里的生意都是兴隆无比,看着那热气从蒸笼里不断冒出,真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面包情有独钟。

与其馒头配稀饭,他们更愿意吃面包配牛奶,真正做到了与世界接轨。

当然,即便是面包,和馒头的原材料也是一样的,都离不开小麦。

只是中国人把小麦蒸成了馒头,西方人却把小麦烤成了面包。

这背后,不仅仅是人们的口味喜好不同,同样也和历史文化有关。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丰富多彩,更是富有情怀。

但是在西方,吃或许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补充能量,所以才出现了快餐文化。

他们不理解中国人对美食的情怀,就如同我们无法接受他们每天都吃汉堡披萨是一个道理。

小麦,最初源于西亚、西欧和北非一些地区。

那里的居民早早就把小麦种植到了田地里,成为了他们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粮食。

直到商周时期,小麦才通过我国的西域地区,慢慢流传到了黄河流域,也就是后来的中原地区。

不过虽然小麦进入我国时间不算早,但是我们聪明勤劳的祖先们,对蒸食技术却早已掌握的滚瓜烂熟,每一项流程都熟记于心。

在“吃”这件事上,中国人向来不会矜持。

因为喜欢吃,我们的祖先不断的改进着烹饪技术,从最初的陶罐,到后来的平底锅,再到灶台,一步步让火势得到了越来越好的控制。

解决了火力的问题之后,古人们便开始大展厨艺,蒸炒炖烤……

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而有了小麦这种食材之后,他们更是如鱼得水。

当小麦被磨成面粉,自然也就意味着他们的餐桌上,又会多出一道又一道的美食。

而馒头,便是在那时出现的。

不过在西方,小麦最初是被用来烘焙的。

早在公元前9千年,人类在播种了黑麦之后,便做出了面包这样的产物。

到了小麦丰收的季节,它们便会被人类磨成面粉。

为了口感更好,面粉里往往会被加一些盐,之后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最后通过火烤的方法,制成世界上第一款烘焙美食。

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那时的面粉大多磨的比较粗糙,所以制成的面包味道也有些差强人意。

但是后来在加入了香草、蜂蜜等调料之后,面包的口感也开始有所改变。

当鸡蛋牛奶也成为了面包的辅材时,面包终于被改头换面,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西方人之所以选择吃面包而不是馒头,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蒸馒头,而是因为他们对“吃”这个问题,一直就没有太大的追求。

如果想要追根究底,那么还要追溯到希腊时期,因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就是希腊。

希腊的面积不大,因为地理位置环境的局限性,很难大力发展农业。

但是希腊人口基数不小,这也就意味着那里的粮食,往往要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希腊只能向周边不断发起战争,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殖民地为自己服务,以此解决粮食不足的严峻问题。

因为希腊的殖民地大都都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地区和国家,所以他们只能被动的选择以小麦为主食。

但是因为希腊人对吃无所谓,不管味道好坏,填饱肚子就行,所以他们对于单一的小麦主食,依旧欣然接受。

而他们之所以发明面包,还是源于一次意外。

当时奴隶的任务是把面粉烤成饼,但是因为干活太辛苦,奴隶竟然在烤饼的过程中睡着了。

就这样,等他醒来之后,意外的发现了一种新的美味,面包。

很快面包就成为外出打仗士兵们的主食,因为军队里都会配备面包师,任务就是能够随时做出面包,确保士兵不饿肚子。

因为对吃无所谓,所以西方人也不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改良美食制作上,自然也就只有烤面包,没有蒸馒头了。

在我国,馒头最早出现在商朝晚期。

据说吐蕃王子赞普才在公元七百多年时,在长安请了一位面点大师,回到领地之后,大师便向当地居民传授烹饪技能,让馒头迅速征服了当地人的味蕾。

那时馒头的地位很高,一般会作为祭品出现,表达着人们对祖先最深的敬意。

不过我国早期的馒头口感不好不说,而且吃起来明显偏硬,完全没有现在馒头的柔软可口。

毕竟那时的技术有限,虽然古人能够做出馒头,但是因为没有好的设备,没有细腻的小麦面粉,所以都会直接影响馒头的口感。

如今馒头之所以口感好,除了面粉好之外,也得益于烹饪时温度的把控。

但是在古代,人们往往都会用大火直接蒸面粉,不仅会影响馒头口感,也会让馒头的营养有所流失。

在我国西汉初年,面粉加工技术其实已经相对成熟,当时人们为了帮面粉选择一个最佳做法,其实真的费了一番心思,最终决定舍弃烤,选择蒸。

为什么我们古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甑就被智慧的古人发明出来了。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蒸制食物的工具,因为原材料只有陶沙,所以经过烧制后就被取名陶甑。

无论是罐还是钵,又或者是其他类型的陶甑,它们的底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小孔。

这样在蒸制食物的过程中,热气便会自下而上,让食物的整体都能通过加热而熟。

因为我国蒸制食物的历史悠久,蒸制工具也相对先进,所以在“蒸”方面我们是有着一定经验心得的,自然选择蒸食物会更有信心。

而大米和小米两种我国本土农作物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麦在我国的主流做法是蒸而不是烤。

大米和小米与小麦是有本质不同的,因为缺乏面筋蛋白,所以在磨成粉加入水之后,它们依旧缺乏粘性,无法成为一个面团。

这也就决定了大米和小米不能烤着吃,但是可以用其他烹饪方法制作,比如煮或者蒸都可以。

但是和煮相比,蒸其实更适合大米和小米。

虽然我国的陶器可以加水煮食物,但是大米和小米在煮的过程中,因为含有较高的淀粉,所以很容易粘锅糊底,存在浪费和清洗难的情况。

在发明陶甑之后,烹制食物的方法便变成了蒸,因为能够有效解决煮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尤其是后来我国蒸制炊具不断推陈出新,更是奠定了汽蒸方法的主流地位。

小麦大面积的种植时期是在汉朝,而那个时候,我国的汽蒸工具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所以用蒸这种方式处理小麦,制作馒头,也就在情理之中。

虽然大米和小米是我国南北方不同的主食,但是因为相似的特性,所以烹饪方法也就不谋而合。

这意味着我国几乎大部分地区,都习惯于把食物蒸着吃。

当然,小麦在我国也曾有过被“烤”的时候,比如胡饼,就是烤制的产物。

但毕竟蒸这种烹饪方式影响范围更广,所以从主流发展来看,中小麦在中国还是以做馒头为主。

其实馒头也好,面包也罢,在不同国家的人们心里,都是美食。

所不同的只是烹饪方法。

只能说中国人在吃方面真的是无人能敌,所谓美食不可辜负,懂得享受美食,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当然我们之所以如今能够吃的好吃的欢,还是要感谢古人的努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最强大脑”,才能让我们享受如此多的美味,馒头也能吃出新花样。

1 阅读:102
评论列表
  • 2024-01-15 17:57

    迷途指引生命经典 《心经的故事》济逊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 2024-01-06 14:23

    人家有烤箱,我们只有锅

谷兰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