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遂宁、内江、资阳,机会来了?!

未来城市研究院 2023-05-30 14:08:03

中国西部内陆,有这样一片壮阔沃土。

西起龙泉山,东止华蓥山,北至大巴山,南抵长江以南,地壳运动的碰撞与挤压,群山与平原的互相角力,成就了一片起伏连绵,丘陵河谷纵横的秀美之地。

安定的环境,丰饶的物产,孕育出千古灿烂的蜀地文化,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上,塑造出四座活力之城:

自贡、遂宁、内江、资阳。

这里是川中丘陵,连接成渝的“天府之心”。

曾经,它们是巴蜀文脉的熔铸之地,以甜与咸的自然馈赠,滋润了人间的万家烟火。

现在,它们正乘着双城经济圈的政策东风,借助时代大势,相互创造,相互成就,筑起“中部崛起”新城与理想。

01

天府之心

物华天宝地杰人灵

蜀之山水,西南奇绝。

成都与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最璀璨的双极。而川中丘陵地区,正处于两大极核中间。

地图上,四座城市的位置,如同婉转星斗,东连重庆,西接成都。

与一马平川,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成都平原不同,整个四川盆地的中部地区,都是起伏不平的丘陵。

崎岖破碎的丘陵地形,既无法实现高质量的规模耕种,也阻碍了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更限制了城市的建设和扩张空间。

而沱江和涪江水系的通航能力,也不足以诞生重庆这种三江交汇,直通入海的大型港口。

受先天条件限制,几千年来,川中地区始终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成长为成都和重庆那样的区域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但另一方面,上天也同样眷顾这颗“天府之心”,给了它温润的气候,富饶的资源,以成渝两地的文化交融,化生出灿烂夺目的巴蜀文明。

自贡,是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井盐产地。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恐龙文化宝藏,也有从唐宋走来最具想象力的“天下第一灯会”,属于自贡的“中国彩灯宇宙”。

▲图片来源:自贡市人民政府

遂宁,寄托了平安美好的一方福地,青山环绕,湖嵌城心,温润富饶,“大唐文宗”陈子昂在这里出生,明代才子杨慎在这里结亲,这里有丰富的油气盐卤资源,也有人在水中漂浮不沉的“中国死海”。

▲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 ,图片来源:四川文旅厅

“看山须看故山青”,盛产甘蔗的“甜城”内江,是张大千念念不忘的故乡。九顶山上奔腾而来的沱江水,孕育了“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的彪炳史册,更以灌溉、航运、发电之利,滋养了这个富饶的“川中枢纽,川南咽喉”。

▲图片来源:最内江

蜀人原乡、三贤故里,独属资阳。35000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如今,穿过沱江畔的石刻龛窟,雁江古渡大雁栖息,石刻与竹编技艺代代传承,穿过红色热土,陈毅元帅的精神依然在资阳人的血液中奔涌沸腾。

▲图片来源:资阳发布

02

中部塌陷

成渝双极困锁川中

然而,历史浩荡前行,褪去岁月荣光。

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多重因素,近几十年来,川中丘陵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大盘不振,是川中四市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

六十年代末,中国发展三线建设,大量的工业资源和资金人员从沿海向西部迁移。绵阳、德阳等城市的发展崛起,都发韧于此。

然而,川中各市却没能抓住这次时代机遇。

比如,过度依赖盐业和化工产业的自贡,坚持“以盐业为基础,发展盐化工业和其他化学工业,相应发展机械工业和其它工业”,最终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如今随着国家日益重视环保、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等诸多环境变化,经济发展日益艰难。

而1985年才正式建市的遂宁,因为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交通不畅,工业企业发展也不理想。

2022年,四川21个市州中,内江的GDP只能排到第10位,而自贡、遂宁与资阳的排名则更加靠后。

成渝经济的“中部塌陷”,也是川中丘陵地区最棘手的困局。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交通建设不断提速,曾经的无数天堑变为通途,川中四市的区位枢纽价值日益提升。

自贡,地处川南城市群几何中心,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和四川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交汇区域。

遂宁,“天府之心”的最中心,与成渝等距128公里,是成渝经济圈的区域性内核心城市。

▲图片来源:遂宁发布

内江,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交接点,也是“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开车抵达成渝只需两小时,乘坐高铁抵达成渝仅需30多分钟。

资阳,更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直连”成渝的区域性中心城市,“8高11轨16快”的综合交通网络,内联成环、外联成网、通衢八方。

▲图片来源:资阳发布

然而,交通的进步,并没有给它们带来经济的腾飞,反而让成都和重庆的吸虹持续加剧,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变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中部塌陷”格局。

经济上,重庆主城和成都市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成渝地区的50%以上。

人口上,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从川中地区流向成渝两极。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内江流出人口高达56万多人,下降15.18%,年平均下降1.63%。相当于失去了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规模。

而自贡、资阳和遂宁,也都是西南地区的人口流出“重灾区”。

更可怕的是,“失血”带走的,主要是年青人,这导致川中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比如资阳,目前65岁及以上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22.62%,高居全国第二位。

03

中部崛起

“双极虹吸”变成“集团作战”

终于,“天府之心”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

2020年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这让川中丘陵四市的发展看到了曙光。

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国家经济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不论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总量,还是城镇化规模,都存在着显著落差。

要想持续健康发展,缩短与它们的差距,必须把成渝两地虹吸周边地区的“双极式发展”,转变成双城经济圈内城市相互协同,齐头并进的“集团式作战”。

如何促进川中丘陵地区发展,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中部塌陷”变为“中部崛起”,已经成为破局关键。

不久前,四川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下发《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更精准的顶层设计,要帮助川中丘陵地区破除桎梏,重焕发展活力,实现区位势能跃升。

这也是四川乃至全国,首个聚焦川中丘陵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

《意见》的发展目标是:

到2027年,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成为成渝地区现代化建设活跃的新兴增长极。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凸显了顶层设计的着力点,即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质增效。

“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则点明了川中丘陵地区对于成渝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川中丘陵四市发展寄予殷切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不但将四市的产业集群、园区建设、特色农业、文旅商贸等领域重点项目,都纳入了省一级的战略框架,更是从财税支持、要素保障、组织保障、改革发展等方面,为四市的发展提供了全面支持。

比如,建立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统筹协调机制,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建立成渝地区中部崛起产业基金,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落实重大项目统筹保障机制,推进县域集成改革试点等等,都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发展政策。

04

瞄准未来

不同的路径同样的革新

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自身特色,川中丘陵四市的突围路径也各有不同。

在《意见》起草过程中,有关方面曾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讨论论证,发现掣肘四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不足,传统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特色农业和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而现在,四市都结合自身产业实际,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与战略定位,有了不同的谋篇布局。

自贡的定位,是“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和川南渝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自贡主城区向西10余公里的航空产业园里,飞机出厂房就能上跑道,上空就是全省低空空域改革试点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协同空域。在这里,无人机及通航产业正在加速“起飞”。

▲图片来源:自贡发布

凭借区位优势,自贡主动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以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四大战略”为引领,主动对接成渝双核,差异化布局新能源、新型化工、无人机及通航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优选细分领域新赛道“建圈强链”,努力实现由“跟跑式”发展向“领跑式”发展转变。

遂宁的定位,是“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

在遂宁高新区,大型机械设备隆隆运转,遂宁市首个锂电隔膜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即将建成。在2022年,拥有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的遂宁,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00%、实现营收超500亿元,在全省锂电产业规模中占比已超20%。

▲图片来源:遂宁发布

从锂资源开发、锂材料生产到锂电池生产、梯次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遂宁正大力推动“锂电之都”建设,坚定推进制造强市,形成加快建设“绿色智造名城”,以重点突破促进“3+3+3”现代工业体系整体提升,谋求优势制造业的聚优成势,加速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内江的定位,是“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

走进内江甜味食品产业园,多个在建工程都处处呈现出铆足干劲、大干快干、加快发展的火热景象。园区已入驻川南渝西最大的粮食应急储备基地——成渝粮食应急保供物流基地,利用甜味孵化园标准化厂房,大力发展“甜味 +”食品产业。

依托“配套成渝、错位发展、彰显特色”的定位,借助成渝双核的资本溢出和带动效益,内江正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聚力“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

▲图片来源:最内江

资阳的定位,是“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

资阳临空经济区里,两台盾构机同时开工,隧道内的渣土不断往外运送,“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在紧张施工。这条预计于2024年底通车的全省首条跨市城际轨道交通线,将打破空间“藩篱”,把成都和资阳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图片来源:资阳发布

背靠成渝两大市场,资阳搭建壮大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中国牙谷等发展平台,创新“成都研发、资阳转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集中力量、持续用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交通装备、清洁能源、食品饮料、纺织鞋服、电子信息等产业。

回望过去,记忆中山水与烟火并济的小城已渐行渐远,曾经的艰难与困顿也将成历史。

但无论在什么时代,川中丘陵地区都勇于奋进与革新,生命力涌动不息。

锐意进取的顶层设计,勇于尝试的地域精神,和一个又一个勤奋、坚韧、智慧、磨难串联在一起,成就了最好的城市。

放眼未来,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沿着《意见》指明的道路,川中丘陵四市也将继续昂扬奋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天府之心”建设闪耀光芒。

-END-

作者:陈雪、柒旌

编辑:邢伟丽

设计:凡入设计

审核:王云辉

投稿联系:email@scygdl.com

7 阅读:3921
评论列表

未来城市研究院

简介:政经和产经视角下的城市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