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临死前找来李世民,力保此人,李世民:好的,转身把他们杀了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05-21 07:47:28

前言

李世民在唐朝历史上的贡献毋庸置疑,而且提及他肯定是公认的明君,但要说他被挑出来诟病一生的事情,肯定是他上位时的玄武门之变。

为了皇位,李世民把自己的哥哥、弟弟都解决了,但你以为他这就收手了吗?不仅没有,即使李渊向他求情李世民也依旧不为所动,甚至转头就把他们杀了。

而且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最后李世民究竟想怎样处理,作为皇帝的他怎么想的恐怕谁都左右不了,那么李渊给谁求情了呢?

一、兄弟间的冲突

古代每一朝每一代始终绕不开对皇位的争夺,皇子之间有了竞争的条件相互之间只能是竞争的关系,这时皇帝确实难做,但也总归是有最看好的那个人。

李渊的儿子里,竞争最大的无非就两个,一个李建成,一个李世民,李建成作为长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夺得唐朝大部分江山的李世民更得民心,而且也更有那个实力,这时李世民想不想坐上皇位不知道,但是李建成早已将其看做眼中钉肉中刺。

同时参与进去的还有李元吉,总归是皇子,试一试总归还是有机会的,但是随着矛盾的加剧,他们兄弟三人的心思可都不少。

李元吉原本是跟随李世民一起东征西讨的,当因为皇位争夺的事情越发紧张时,李元吉也成为了他们拉拢的对象。而且李建成皇太弟的身份一允诺,李元吉乖乖地就为李建成效劳了。

秦王府中的幕僚、大将不少,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开始招募壮士,而且不仅限于此。

李元吉的势力辐射范围非常广,不管是后宫嫔妃,还是朝廷重臣只要是李元吉想拉拢到的,他势必胆大联结,久而久之他齐王的阵营还有太子李建成的阵营实力都是呈上升的趋势。

按照李元吉的性格肯定是对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奈何李建成显得有些优柔寡断,使得李元吉次次出主意,也次次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反而到最后引起的是李世民的注意。

相传李元吉提议早点动手,永绝后患,而李建成却还顾及那一丝的兄弟情,并没有按照李元吉的建议来。而且还有很多次绝佳的机会,李元吉本都要动手了,竟还被李建成给阻止了。

就如李世民曾和李渊到齐王府上巡幸,这么看李世民就是送上门来的,于是专门派了人手在卧室里等待机会准备暗杀,不过最后行动并没有实施,而是被李建成阻止了。

不过这么看是李建成心软了,但是仔细想想李渊也在而且真要是在齐王府上出了事,难道李元吉就能逃得了,可以说李建成可能也是在救李元吉。

当然他们之间的冲突不会这么简单,李建成自然会做出一定的行动,只是李渊曾想着让李世民去镇守洛阳,为的是什么?自然就是为了阻止他们明争暗斗了。

可结果呢?镇守洛阳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在李元吉认为,到了洛阳后,李世民势必会建立自己的势力,到时他兵强马壮了,李建成也就更没有优势了。

最后在李建成的努力下,李渊的这一想法被打消,李世民听到风声后自然也就有了自己考虑,而他们兄弟三人之间的矛盾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加剧也就是迟早的事。

李建成一定程度上的顾虑很多,甚至还考虑过兄弟之情,可按照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来说可未必顾虑到。

二、李渊的愿望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丧命,李渊就是对李世民有再多看法,似乎已经由不得他了。李世民掌握着大部分局势,而且年纪已经不小的李渊又接连白发人送黑发人,身体早已吃不消,他能做的也只能是认可李世民。

最后李世民想要什么?无非就是李渊当时的位子。如此为了让李世民顺利登上皇位,李渊只能先把他立为太子,而后很多朝政大事自然也交由他来掌管,这时李渊退位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等到李渊逐渐认清唐朝的局势时,李渊非常有眼力劲地让出了皇位,贵为太上皇。

很多人都会觉得成为太上皇后只需要安享晚年就好了,但其实李世民对李渊也没有多好,只是表面功夫做足,李渊喜欢的,他是一个都不给他的父亲留。

直至临死前,看似李渊是在交代后事,实则更像是求着李世民。死前,李渊还记挂着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想着把他们的孩子保护起来,便要李世民放过他们。

李世民是开明大义之人,当然答应了,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谁知道到底能泼成什么样呢。

这不太上皇李渊生命到达了终点,而李世民也丝毫没有手下留情,转头就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杀了,总之是“皆坐诛”。

李世民为斩草除根可丝毫不会顾虑是谁求的情,只要是可能会出现反抗或是有反抗能力的人,他基本上都斩尽杀绝。

不过聪明的李世民不仅只会杀戮,为了坐稳位子,更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曾还有过一系列的追封行为,就连对李建成的改葬事宜都大操大办起来。

不得不说关于李世民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身处皇室,一些斗争本就是残酷的。

三、李世民雄才大略

李世民为了上位不管做得有多绝情,他的后世评价中也始终绕不开一个雄才大略。所以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事情上,不足以说明李世民究竟怎样,可以说我们很重视玄武门之变,而李世民同样也重视,甚至为了维护住自己的形象,他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在我们的认识中,历史上的皇帝很多都是缺乏责任心的,开始的时候还好,但是久而久之,关于朝政大事也就荒废起来,这一朝也就迎来了由盛转衰的时候。

有了这样的皇帝统治,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也只能是葬送在他们的手中。可李世民的皇帝形象在古代的历史中非常少见,首先他的责任心强就很不一般,当秦王时开疆扩土,征战沙场。

成为唐太宗后,更每天勤勉地处理政事,而且忧虑着天下老百姓,昼夜更替地为唐朝各种事务操劳着,总之他得以让朝臣臣服,更让百姓无可挑剔,所以此前为了登基时的事情也就被覆盖不少。

不得不说,李世民该心狠的时候确实心狠,为了达成目的,势必需要牺牲一些东西,但大多数的情况下李世民还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结语

在兄弟间的斗争中,李世民胜出了,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如果李世民不狠,恐怕对唐朝的江山来说只能是动荡更多,而想要盛世也就更难了。

所以在暗潮涌动的朝廷,有很多的威胁,也就有很多不得不做。

2 阅读:859

玲珑历史放映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