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与西方在安理会激烈交锋,双方提案都被否决,中方投的票很关键

过去捌卦阵 2023-07-16 11:06:24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没能就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通道延期达成共识,分别由巴西、瑞士以及俄罗斯提供的两份决议草案都被否决了。当前,俄罗斯与西方在叙利亚问题上形成了均势对垒,中方作为五常之一,投出的一票也很关键。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人道援助问题投票

起初,联合国和国际援助机构要求延长叙利亚跨境人道主义救援通道12个月,巴西和瑞士经过折中后,提出了延长9个月的决议草案获得13票同意,遭到俄罗斯否决,而俄罗斯作为五常之一具有一票否决权,该草案未能通过;

由俄罗斯提交的草案,主张延期6个月,并要求取消针对叙利亚的单方制裁,但遭到美国、英国和法国3个常任理事国反对,以及10票弃权。由于同意票数没有达到规定票数,决议草案没能通过。对于这个投票结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达失望,呼吁成员国支持继续提供援助。

其中俄罗斯的提议草案引起了俄方与西方的激烈交锋,而巴西和瑞士的提议草案,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的立场,只不过巴西参与了进来。实际上,巴西自总统卢拉上台后,对于俄罗斯的态度转向冷淡,卢拉不仅拒绝了俄方发出的访俄邀请,而且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也表现出不支持俄方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俄罗斯的提议草案,中方投的是赞成票。那么双方提案最终都被否决,表明不管是俄罗斯还是西方,在叙利亚问题上形成了均势对垒。但是中方投的票背后代表的立场却很关键,对巴西和瑞士提案投弃权票,表明中方对提案中的关键条款不赞成。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

对于这次投票结果,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明确提出了在叙利亚问题上,中方的2点立场,首先就是“中方主张向叙利亚提供人道救援,尊重叙利亚主权和叙政府的主导权”。这代表着中国未来对涉叙利亚问题的原则立场。不管谁的提案,如果不符合这两点立场,中方都不会赞成。

而对于俄罗斯的草案,中方投了赞成票,表明中国绝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屈从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搞出来的所谓“政治正确”,即凡是俄罗斯提出的都要反对。这完全无助于解决众多全球性问题。所以中方的立场才代表真正的公正和公平,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安理会发言

目前,国际援助机构和人权团体谴责俄罗斯否决巴西以及瑞士提交的决议。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向安理会表示,人道援助将流向“恐怖分子”,而跨境机制只是一场“作秀”。那么涅边贾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长期以来,中方也一直强调需要将跨线救援作为叙利亚人道主义救援的“主渠道”,这是国际社会对叙利亚现行援助机制的修正,核心是国际社会对叙利亚的援助要做到公平、公正。

而国际援助往往强调跨境救援,国际社会捐助的人道主义物资被运送到叙利亚境内。但由于西方国家支持叙利亚境内的反政府政治军事团体,这些救援物资往往被送到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盘,但是他们占据的只是叙利亚的一小部分,在叙利亚政府控制的更大范围内,人道主义形势更加严峻,因为那里的人口占叙利亚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应该消除政治前提,从跨境救援转向跨线救援,更好地帮助叙利亚人民。

联合国约85%的援助物资是通过土耳其到叙利亚北部的巴布哈瓦边境口岸运送的

在此次处理延期问题上,张军表示,考虑到当前叙利亚人道主义形势,中方支持维持跨境救援的安排,主张安理会应尽快解决现有人道救援机制存在的不足。这主要从四点来抓:首先,要采取措施防止叙西北部实控方再次阻碍跨线救援,提高跨线救援的频率和规模。其次,要进一步扩大人道主义活动,同时也要支持叙利亚人民在关键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向叙利亚提供充足的人道主义资金。第四,重视人道救援当中单边制裁带来的负面影响。

张军表示,对话是化解分歧、凝聚共识的根本途径。为了化解当前安理会面临的困境,中方呼吁各方本着理性务实的态度,摒弃双重标准和将人道问题政治化的做法,继续耐心协商,找到能照顾彼此关切的最大公约数和解决方案。

今年2月,土耳其和邻国叙利亚发生7.8级地震

今年2月,强震重创土耳其、叙利亚,国际社会迅速驰援土耳其,但叙北反抗地区因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沦为“人道救援黑洞”。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制裁极大地阻碍了救援进程。目前,两个土耳其地震后开放的人道救援通道,预计8月到期,届时叙利亚西北部反政府武装控制区,大约有410万人的生存可能陷入危机。

当前,美国为了巩固世界霸权,利用手中的权力绕过联合国的多边机制,在世界范围内挥舞经济制裁的大棒,成为20世纪以来实施经济制裁最多的国家。美国实施的单边经济制裁,无论是全面制裁还是定向制裁,都带来了巨大的人权风险。

自1979年以来,叙利亚一直处于美国的制裁之下。美国于20年6月通过了“凯撒法案”的制裁措施,目标是与阿萨德总统的政府有业务往来的叙利亚和外国公司、机构和个人,授权对叙利亚当前和潜在的合作伙伴实施禁令和金融制裁。欧盟也对叙利亚实施了类似的制裁。美国和欧盟的制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批评,因为它阻碍了叙利亚为大量公立和私立医院进口医疗设备和备件,而其中一些医院本可以为数百万叙利亚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世界粮食计划署向叙利亚受地震影响的家庭分发食品

美国在实施全面制裁时,针对一个国家,通常采用经济封锁或贸易禁运等手段,往往导致被制裁国家经济瘫痪,人民基本生活物资无法保障,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例如,除了叙利亚,美国对古巴、海地、伊朗等国实施的全面制裁,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急剧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食品、饮用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对受制裁国家人民享有生命权、生存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造成了不利影响。

美国的虚伪在叙利亚问题上暴露无遗。一方面实施单边制裁,孤立叙利亚,扼杀其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美国继续利用叙利亚的资源,特别是石油,要么通过走私油轮直接窃取,要么以不合理的低价“购买”。美国实施的单边经济制裁违反了《国际人权宪章》的规定,受到国际人权法的强烈规制。未来在联合国框架下,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规范美国的单边经济制裁,可以突破各国应对制裁的局限性。

0 阅读:17

过去捌卦阵

简介:历史资讯,史事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