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小马乱谈 2023-09-14 15:48:31

在中华文明长河中,不乏励志向上的故事。那些出身微贱却最终大放异彩的人生,往往最能激励后人,使人热血沸腾。骆成骧,这位清末“布衣状元”,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例。

他的一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桑梓与苦难。也见证了中国由盛转衰,再由衰转盛的曲折进程。如果说他仅仅是一介顶天立地的读书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在他身上,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脉络。

面对内忧外患,面对国家危难,骆成骧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不仅愿做懂得时务者,也努力成为开天辟地者。从夺魁状元到建学报国,他用一生诠释了“民族复兴靠教育”的深刻道理。

如今,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重温骆成骧的故事,依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

一、贫寒出身,却夺魁为殿试状元

骆成骧,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但在清朝光绪年间,他却是一时传颂的“布衣状元”。

作为清朝统治期间,四川仅有的一位状元,骆成骧的获得状元之路波折重重。他原本只是一个出身极其贫寒的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生父生母寄养给其他家庭,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担。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长大,骆成骧从小勤奋好学,刻苦攻读,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殿试的第三名,被授予“探花”的美誉。要知道,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能进入殿试前三名,就已经是人中龙凤,可谓难上加难。

而骆成骧作为一个出身寒微的孩子,能够以第三的成绩杀入殿试前三甲,实属非同一般。更让他引人瞩目的是,在这次殿试中,骆成骧竟然被皇上破格提拔,从原本的第三名一跃成为了头名状元,成为四川百年仅有的一位状元!

其实,骆成骧能够最终夺得状元头名,全仰仗他在殿试策论中写下的八个大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字策论恰逢时弊,深深打动了年轻的光绪帝,于是光绪帝破例提拔骆成骧为首名状元。

一个出生寒门,又在幼时遭遇过继的孩子,能够仅凭自己的学习努力和策论才能,反败为胜,夺得殿试状元头名,可谓是一段传奇与励志的人生故事。骆成骧的状元之路,在当时无疑鼓舞了无数书生翘首以盼的心,他的故事也流传后世,成为了后人学习奋斗的精神食粮。

二、清廉为官,一生热心公益教育

夺得状元头名后,骆成骧开始了他的为官之路。在他担任各级官职的近三十年时间里,骆成骧以其清正廉洁而闻名。

他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在任职期间从来不图私利,不收受任何贿赂。有一次,一位富商送上厚礼想要请托骆成骧,但都被骆成骧坚决拒绝,从未动摇分毫。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可谓少有。

正因如此,骆成骧得到了“布衣状元”的美称。他除了廉洁自守外,更是热心公益事业,尤其重视教育发展。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他都会想方设法捐资办学,积极改善本地区的教育环境。

例如在担任四川高等学校校长期间,骆成骧就曾多次向学校捐款,用以改善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他从自己简朴的衣食费中节省开支,每年都会拿出一定数额专门捐给学校。尽管自己家境拮据,但骆成骧从未中断过对学校的资助。

正是骆成骧等人的倾力捐资支持,四川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许多贫困学子也得以受到教育机会。可以说,骆成骧这位“布衣状元”是真正做到了清官无私、力行公益,他的毕生奉献对当地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提倡体育运动,主张强国必须强种

除了教育事业外,骆成骧还十分重视体育运动,这与他“强国必先强种”的思想分不开。

在担任学校负责人期间,骆成骧就多次提出要在学生中积极推广体育锻炼,使学生既充实知识,又强健体魄。他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单纯依靠知识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强健的体质作为支撑。

正如骆成骧所说:“监阵肉搏之术,不得不讲。”在当时中国频遭外敌入侵的环境下,推广体育尤为必要。因此骆成骧还曾资助建立武术馆,在成都开设多所体育学校,成功掀起了一股“强国强种”的热潮。

可以说,骆成骧的这些主张与行动非常先进。他超越了传统教育的局限,将体育运动融入教学体系,为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若不是有骆成骧这样富于慧眼的状元先驱,以他的影响力和鼓动力,提倡体育、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恐怕要晚很多年才能在中国开花结果。正是有了像骆成骧这样的人才,中国的教育才得以更加完善,追求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四、继往开来,推动四川教育变革

在担任各省州高等学校校长期间,骆成骧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开创和发展了四川的高等教育。他积极吸收前人经验,又勇于创新,使四川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落后走向进步。

骆成骧于1905年创办了四川高等学校,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标志着四川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四川高等学校的创立,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推动了四川学术文化的繁荣。一时间,“蜀学”风气大振,成为当时学术界的一大亮点。

之后,骆成骧又创设四川法政学校和四川高等师范学校,进一步扩大了四川高等教育的规模。在办学过程中,他采用许多开拓创新的办法,如聘请外国教师任教、编辑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等,可谓是立足四川,放眼全国。

正是骆成骧等先驱者的这种“继往开来”的精神,使四川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落后走上现代发展道路。四川高等学校也在抗战时期与国立四川大学合并,成为今天四川大学的前身。

可以说,没有骆成骧等人的开拓奉献,就没有后来四川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他不仅推动四川教育变革的精神可贵,其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作风也令后人尊敬。

五、生逢乱世,读书人的爱国情怀

回望骆成骧的一生,他正是生逢了从晚清到民国的动荡变革时期,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艰难的时刻。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接连在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逢天灾人祸频仍,民生凋敝。正当西方文明大潮迎面打来之时,清政府因腐朽冥顽而难以招架。

陆续的戊戌变法运动虽有启迪之意,但终究难以根本扭转乾坤。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又让国家长期动荡,鸦片烟尚未戒尽,新的鸦片烟——军阀混战又席卷而来。

在这动荡不已的时局下,骆成骧作为一介读书人,仍然不忘悬崖勒马,竭尽全力以拯救时艰。他先是主动请缨,上书支持变法运动,后又在教育界默默耕耘,立志用教育报效祖国。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骆成骧等仁人志士怀揣着民族大义与爱国情怀,才使这一段动荡的历史得以有所支撑。他们以文化人的方式,以教育者的热忱,为这个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今人纵观骆成骧逢乱世而来的一生,不能不为之折服。正是承先启后如此,中华文明才得以在动荡中绵延发展,并最终走向复兴与强盛。

在中华文明长河中,不乏励志向上的故事。那些出身微贱却最终大放异彩的人生,往往最能激励后人,使人热血沸腾。骆成骧,这位清末“布衣状元”,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例。

他的一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桑梓与苦难。也见证了中国由盛转衰,再由衰转盛的曲折进程。如果说他仅仅是一介顶天立地的读书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在他身上,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脉络。

历史上的一位璀璨夺目的“布衣状元”,他用一生诠释了读书人报国的境界。如今,在强国兴旺的新时代,我们更应汲取历史精华,继往开来。

面对眼前的发展机遇,我们又将开创怎样的新局面?面对道路上的艰辛险阻,我们又将如何砥砺奋进?这都需要今人深思。

或许,正如骆成骧当年主张以教育兴国,我们也应将其发扬光大,让教育之光普照,让青春之舟破浪前行。唯有民智日开,国家方能日益繁荣富强。

你又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共同思考,共同进步!

0 阅读:59

小马乱谈

简介:小马乱谈,奇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