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的卫瓘,最终是什么结局呢?

情怀历史 2024-02-27 19:31:26

景元四年(263年),朝廷命卫瓘在讨伐蜀汉时以监军的身份并持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代理镇西将军军司,并统兵一千人。蜀汉灭亡后,卫瓘先是逮捕了居功自傲的邓艾,后来派人将其杀害。至于谋划叛乱的钟会、姜维,也死在卫瓘手中。那么,问题来了,一手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的卫瓘,最终是什么结局呢?

具体来说,益州平定后,朝臣建议对卫瓘加以封赏,卫瓘却坚持不接受赏赐。之后,他出任使持节、镇西将军。不久即转任镇东将军,进封爵位为菑阳侯,卫瓘的弟弟卫寔也受荫赏,获封开阳亭侯。

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日(266年2月8日),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取代曹魏,正式建立西晋。在此基础上,卫瓘因为深受司马氏的信任,所以先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泰始七年(271年),卫瓘出镇北境,任征北大将军,兼任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

咸宁二年(276年),朝廷听从卫瓘之前的意见,设立平州,后来,卫瓘兼任平州都督。卫瓘在任内又离间北方鲜卑诸部,使“务桓降而(拓跋)力微以忧死”,为朝廷解决了边害。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奸险小人的形象,但是,卫瓘在治理地方上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面对成绩出色的卫瓘,晋武帝司马炎非常欣赏,于是赐其一子爵为亭侯。卫瓘乞求将这个爵位封给自己的弟弟,但还未受封他就去世了。对此,朝廷封卫瓘子卫密为亭侯。卫瓘六子都没有爵位,全都让给自己的两个弟弟,远近之人都称赞他这种行为。众所周知,西晋以孝治国,卫瓘这样的行为,促使他更加受到朝廷的信任。

咸宁四年(278年),卫瓘被征召入朝,升为尚书令,加侍中。他为人严谨,以严法对待属下,看待诸尚书如同自己的僚佐、尚书郎如同自己的掾属。太康三年(282年),卫瓘又升任司空,仍领尚书令、侍中。

成为朝廷重臣后,卫瓘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为政清简,所以深得朝野上下赞誉。晋武帝将其女繁昌公主下嫁与卫瓘第四子卫宣。后又领太子少傅,加一千步卒、一百骑兵及鼓吹于府中。到了这个时候,卫瓘显然来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伴随着晋武帝的去世,卫瓘的命运也遭遇了转折点。

永平元年(290年),司马炎去世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太傅杨骏辅政。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作为帝师的卫瓘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录尚书事。但是,不久之后,卫瓘因为建议让诸王回到籓国,所以得罪了司马炎第五子司马玮。与此同时,贾南风也觉得卫瓘限制了自己,便以“谋图废立”的罪名,下诏给司马玮,命其免卫瓘官位。

对此,司马玮决定趁机除掉卫瓘,所以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众人都怀疑诏书有假,想让卫瓘问清楚再认罪不迟,卫瓘不愿意认罪,于是与子孙九人一同遇害,享年七十二岁。只有卫恒的两个儿子卫璪、卫玠在医者家里才躲过一劫。

值得注意的是,卫瓘被杀后,他的女儿和朝廷大臣经过百般奔走、上书,卫瓘一案才得以昭雪,司马衷下诏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

5 阅读:3132
评论列表
  • 2024-03-08 00:49

    胃灌

  • 2024-03-12 11:46

    神技:束缚

  • 2024-03-02 10:26

    这个家伙以为杀了姜维,钟会,会有功于司马昭,可能吗?司马昭,司马师兄弟专权,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会留着它吗?肯定不会

    悦宝 回复:
    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卫这样的就算不被卸磨杀驴也会因为清廉而被司马家那帮恶人捏造罪名处理。须知司马衷一个正史记载的傻子都能说出嵇绍是忠臣,还能说出衣服上的血是嵇绍留下来的,让人不要洗去,说明有关司马衷的史书记载之前有可能被改过,司马衷有可能是庸人,确实能力不到位但绝对不是傻子,起码智力是没问题的——司马衷能明辨忠奸,分清善恶,这是很多皇帝都做不到的,比如完颜构、猪骑朕、李煜、高纬这些皇帝。否则我不信一个傻子有这个智商,我更不信司马家这帮小人能干出什么堂堂正正的事,关于这方面的史书可信度都不高,得带着脑子去看
    悦宝 回复:
    司马家上到司马防下到司马邺从头到尾只出了一个疑似正常人司马朗,其他的不是恶人就是庸人,还有一个疑似傻子,在那个时代只要不是实在是最坏的情况真真正正彻底无路可走的情况谁都不会给司马家办事,除非本身就是小人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