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英雄刘锡琨!攀援绝壁奇袭敌人阵地,化妆行动劫日寇军火列车

千年历史千面游 2022-06-18 16:24:27

“没天理啊!这帮孬种手里有枪不打鬼子,咱老百姓想打手里却没枪!天下还有这样窝囊的事儿?!”

1937年10月的一天,在山东淄博高青县的一个小树林里,一个脸膛黝黑的彪形大汉正和同伴这样抱怨着。就在他们眼前,一群山东军阀韩复榘的溃兵正围坐在一起,眼睛巴巴地看着火堆里烤着的羊肉。这只羊,是他们从附近的村子里抢来的。他们打击侵略者不行,抢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倒是一门灵!

那个大汉,看着这帮人,越想越气,就想给他们来一个“绝”的。他蹑手蹑脚地走到这帮人的背后,突然大喊了一声:“鬼子来了!快跑啊!”那帮溃兵一听,也不辨真假,全都四散奔逃了,连放在路边的枪都不要了。大汉赶紧招呼自己的同伴过来,把地上的二十多条步枪和手雷、子弹全部收走了。

此时,这位大汉还不知道,自己将会作为一个传奇的抗日英雄而被永载史册。他的形象,会在多年后被夸张的搬入抗日神剧。在剧中,他有一句很标志性的台词:“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没错,此人就是《飞虎神鹰》等电视剧中,神人燕双鹰的原型,传奇的侦查英雄刘锡琨!

刘锡琨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刘家茅托村。他有过一些学习经历,认字不少。幼年时,刘锡琨对侠义精神特别崇拜,最喜欢看的书是《水浒传》和《岳飞传》。通过这些书,他渐渐地有了一种很朴素的爱国情怀。同时,他也把这种情怀身体力行。刘锡琨抓紧一切机会来健身习武,逐渐练成了强健的体魄。

刘锡琨有个表哥,名叫王幼平。这是一位1931年入党的老革命干部了,他在回家时,经常拉着刘锡琨聊天,给他讲革命的道理。渐渐地,刘锡琨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信仰,并在1937年加入了长桓地区的抗日武装。

这一时期,战争形势非常严峻。日军在攻击华北、上海的同时,又分出一部分兵力进攻山东。山东军阀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竟然率部撤退,轻易地将山东让给了日本人!虽然事后他因此而被杀,但是也无法赎回他的罪过。

最苦的,还是山东的老百姓。韩复榘的队伍,原本也不是什么纪律严明的文明之师。此次撤退,更是对广大的老百姓来了一次洗劫。山东人民遭遇了匪兵和日军的双重打击,生活苦不堪言。也就在此时,刘锡琨和一部分同伴出来执行任务,偶然发现了溃兵,于是便发生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刘锡琨用疑兵之计吓跑了匪兵,拿着20多条枪就回到了驻地。不久之后,党员姚仲明、廖容标等人在黑铁山起义,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长桓地区的抗日武装被并入其中。刘锡琨由于武功高强,被选派成为了廖容标的警卫员。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刘锡琨不管是在政治觉悟上,还是作战技能上,都获得了飞跃式的提升。什么双手打双枪、大刀、飞檐走壁、骑马倒立、镫里藏身等等,他都能手到擒来。他和自己的主官廖容标,更是结下了兄弟般的革命友谊。

1938年,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廖容标赶赴太河镇,和“博山黄沙会”的首领吴鼎章进行谈判。吴鼎章这个人心狠手辣,做事没有底线,还曾经出尔反尔,叛变过革命。廖容标虽然也不是文弱之人,但毕竟是去人家的地盘上活动,危险是必然会有的。刘锡琨作为警卫员,自然要跟着前去。为了能应付突发事件,他在腰间跨上驳壳枪还有四颗手雷,胸前挂一把冲锋枪,后背插一把大刀,威风凛凛的就进了太河镇!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刘锡琨始终如同关羽保护刘备一样,站在廖容标身后寸步不离。吴鼎章不敢小看他们,谈判得以平稳进行。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成立了“淄河流域抗日联军办事处”,开始一致对外。

由于功劳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廖容标觉得,让刘锡琨仅仅给自己当一个警卫员太屈才了。于是在他的推荐下,刘锡琨成了一位侦察兵。当时的侦察兵身兼数职,既要在平时建立情报网络,打探敌人的消息,还要在必要的时候成为攻坚利器,攻克最难打的堡垒。而刘锡琨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

刘锡琨古道热肠,平时结交甚广。县城里的贩夫走卒、老板乞丐、车夫工人、和尚道士,都是他的内线。通过他们,刘锡琨获取了大量的敌人情报。而且,他还善于化妆,不管是扮伪军军官,还是富商、小老板和乞丐,他几乎是扮啥像啥,让敌人难分真假。1943年,他带领三名同志化妆进入太河镇,在汉奸唐云三的部队中呆了好几天,终于等到机会击毙了日本特务田恒!此举惊动了日军高层,但是他们严查之下居然找不到一点儿线索,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如果要说刘锡琨在攻坚方面的功绩,就不能不提马鞍山之战。

这里说的马鞍山,不是那座位于安徽的马鞍山,而仅仅是一座形似马鞍的石头山。这座山位于淄河上游,是我鲁中军区通往清河地区的必经之地。在山上,有一个敌人的军事据点,经常骚扰抗日军民。这个据点依托险要的地形,十分易守难攻。据点周围,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人工开凿的陡峭石阶沟通上下。都说自古华山一条路,马鞍山其实也差不多,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敌人的这个据点,对抗日斗争工作的开展和根据地之间的交通威胁很大。1942年初夏,军分区领导决定拔掉这颗钉子。这个任务被交到了廖容标的手上,这可着实让他有些犯难。怎么进攻呢?强攻是肯定不行的,我军没有重武器,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只要敌人将那条唯一的通路守好,常规的进攻方式就相当于做无用功!

经过研究,廖容标决定采用当初我军突破腊子口的方式,从绝壁上攀援而上,去敌人的背后展开攻击!而时任侦察股长的刘锡琨,成为这次行动当仁不让的突击箭头。他带领着五位身手矫健的同志,带好驳壳枪、手榴弹、大刀和绳索,在两位熟悉当地地形的攀岩高手指导下,开始攀爬陡直的峭壁!

峭壁确实不好爬!如果说很多地方直上直下,连一个落脚点都没有的话,反倒不容易出危险。最要命的,是那些看起来很结实、踩上去却会突然崩落的石头。为了保护同志们的安全,刘锡琨一马当先,率先向上攀登!他那扎实的武术功底,此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总是在自己彻底站稳脚跟后,才让战友们顺着自己的路线向上走。有的时候岩壁过高,刘锡琨就自己先窜上去,用手指扒住岩缝,再让战友们拽着自己的脚脖子上去。这种操作需要惊人的臂力,但对于刘锡琨来说并不算什么。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辛苦攀爬,小分队最终战胜了悬崖,成功地绕到了敌人身后!最终,他们将正在熟睡的伪军全部俘虏,成功地占领了马鞍山!

仅仅夺取马鞍山是不够的,还要能守得住。在八路军大部队赶到之前,刘锡琨要带人守住这一辛苦得来的据点。此时他的身边,仅有六名便衣侦察员和区中队一个班,不到二十人。敌人会来多少,他不知道,但想来至少不会少于二百人!十倍的兵力差,再加上武器上的差距,这一仗真的很难打。不过,好在马鞍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这是战士们的一大优势。刘锡琨给每个人都安排了防守区域,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敌人过来。

果不其然,二百多日伪军在得知马鞍山遭袭后,立刻赶来增援。我军战士依托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敌人急了,就调集大炮进行轰炸,结果仍然是收效甚微。敌人疲惫了,刘锡琨叫战士们把山上的那些锣鼓、鞭炮全都集中起来,一起敲响来庆祝胜利!敌人被气得肺都要炸了,但就是打不下马鞍山!最后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撤退!

相比起攻克马鞍山的正面作战,智取日军军火的故事,让人看到了刘锡琨有勇有谋的一面。

1939年夏,八路军收到情报,山东日军司令喜多诚一准备从青岛调运一批军火到济南。如果能把这批军火搞到手,那八路军将会如虎添翼!于是纵队首长命令刘锡琨,带领侦察队,摸清敌人的运输路线,为后续的夺取行动做准备。

刘锡琨带着自己的5名侦查员,化妆成客商,悄悄地潜入了青岛。很快他们就摸清了这批军火的情况:一半的军火,还在军火库里放着。那里有重兵把守,恐怕不易下手;还有一半,已经被日军放到了船上,准备走海路运输!

走海路运输,是刘锡琨最不想看到的结果。海面太大,根本无法设伏。而且八路军缺少船只,得到军火之后的转运问题无法解决。他和同志们一合计,认为必须想一个办法,让敌人放弃海路运输的打算。如果能逼得他们走铁路运输,那八路军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就能有用武之地了!

那么,怎么让敌人打消海路运输的念头呢?刘锡琨微微一笑,计上心来,说如果自己深夜出击,将敌人的运输船炸了,不就可以了吗?说干就干!刘锡琨通过内线,搞到了两大包炸药,然后就在当天晚上,带着自己的同志们出发了。

青岛不是八路军活动特别频繁的区域,所以敌人的守备相当松懈。当晚,运输船上的大部分船员都已经下船休息了,上面只留有很少的人在执勤。刘锡琨悄悄爬上运输船,用一把尖刀,很快就解决了敌人的守卫。然后他找到放置军火的运输仓,拉着了炸药包的导火索!

当天晚上,青岛的港口上升起了一团团橙色的火焰!随着接连不断的爆炸声,运输船带着军火,翻滚着沉入了海底!

军火船被炸,让日军司令喜多诚一大为恼怒!原想采用海路运输的计划,也被彻底打乱了。他赶紧让人调集火车车皮,把陆上军火库中的另一半武器装车运往济南。而与此同时,刘锡琨已经通过青岛地下党的帮助,成功的化妆成了列车员登上了火车!

火车隆隆向前,在当天的夜里行驶到了青州附近。此时刘锡琨在几个车厢串了一下,发现押车的日军士兵已经大部分睡着了。于是他来到车厢外,一个纵身就上了车顶!他悄悄地来到了火车头处,和同样是我党地下人员的司机对了一下眼神,然后弯下腰,悄悄地松开了挂钩!就这样,车头一溜烟地开走了,而满载着军火的车皮却渐渐地停了下来。此时,早已埋伏在路边的八路军战士登上火车,消灭了押车的鬼子,将所有的军火悉数搬走。事后经过清点,这一车的军火,足够装备3个八路军主力团!

以上的几件事,仅仅是刘锡琨多次神勇表现的一个缩影。后来他参加武工队,在敌后开展锄奸行动,也让山东的那些汉奸们提心吊胆。曾经有人想要用高官厚禄收买他,可是遭到了刘锡琨的严辞拒绝。这些人恼羞成怒,用残忍的手法杀害了他的两个哥哥。亲人的死,并没有动摇刘锡琨抗日的决心!他用更优异的表现,让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伪军们惶惶不可终日。这些人将刘锡琨视为无法战胜、而又令人尊敬的对手,给他送了个外号叫“飞天神鹰”,并且称他的作战方式“防不胜防”。

抗战胜利后,刘锡琨继续活跃在敌后战场上。三年的解放战争,他在山东策反了多个国民党战斗单位,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上海解放后,他又担任了保卫工作,揪出过不少隐藏极深的敌人特务!“飞天神鹰”的名号,一直是我军特种作战的一块金字招牌!1964年,刘锡琨被授予了上校军衔,成为了军中永远的传奇。

26 阅读:1970
评论列表
  • 2022-06-20 01:03

    智勇双全的英雄,多传颂[点赞]

  • 2022-06-24 08:07

    这个军衔太低了吧!

  • 2023-04-30 18:12

    敌人将他视为无法战胜、而又令人尊敬的对手,给他送了个外号叫“飞天神鹰”,并且称他的作战方式“防不胜防”。“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没错,此人就是《飞虎神鹰》等电视剧中,神人燕双鹰的原型,传奇的侦查英雄刘锡琨!

  • 2023-04-02 14:29

    这是多好的电影电视剧的题材!

  • 2023-04-30 18:09

    这些人恼羞成怒,用残忍的手法杀害了他的两个哥哥。亲人的死,并没有动摇刘锡琨抗日的决心!

  • 2022-10-04 16:29

    拍成电影多好

千年历史千面游

简介:分享我心中的历史和文化,分享我眼中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