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7年突然毁约?泰国单方面取消中国订单,造一半的潜艇怎么办?

世界名人的过去 2024-05-18 20:58:1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3年年底,《欧亚时报》放出一则重磅消息。

据泰国新任国防部长素廷透露,泰国将单方面暂停与中国价值超10亿美元的潜艇订单。

作为补偿,泰国将转而向中国订购一艘护卫舰。

此消息一出,顿时在全球军火市场引发舆论的一阵哗然。

对于泰国突然毁约背后的种种因素,更是众说纷纭。

泰国为何会突然毁约?

中泰舰艇订单

中泰之间的这笔潜艇订单,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

当时,泰国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地区军备竞赛压力,有效增强海军实力,决定采购数艘先进的常规潜艇充实竣备。

在泰国军方放出要采购常规潜艇的消息后,立刻引来了国际上各大卖家的竞争。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后,中国与俄罗斯、韩国和德国成为最终入围的四个国家。

在综合潜艇性能和报价性价比等多方面因素后,泰国军方最终选择了中国的S26T潜艇,并随即与中国签订了3艘总计10.4亿美元的采购合同。

S26T是以我国海军现役的039B型常规潜艇为模板,改造出的国际贸易版,是一款性能极为优越的AIP潜艇。

所谓“AIP潜艇”,就是指搭载不依赖空气动力系统而运行的潜艇。

因而潜艇的噪音极低,大大增强了了潜艇的隐匿能力。

此外,S26T还搭载了中国最新研制出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使其具备超过1万海里的最大航程,可连续在水下活动3周之久。

毫不夸张地说,这款以中国海军现役主力常规潜艇为蓝本改造出的新型潜艇,是当前东南亚地区战力最强的潜艇之一。

原本,中泰之间的这笔潜艇交易十分顺利。

2019年,中国便将首艘S26T移交给了泰国军方。

其优异的性能和超高的性价比令泰国军方十分满意。

可就当中国即将开始建设剩余两艘潜艇时,意外却发生了。

2020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加剧,美国不断施压欧美盟友迫使其收紧对华高端工业品的出口。

其中军火领域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自然是首当其冲。

在美国的压力下,德国无奈宣布停止对华出口MTU-396柴油发动机。

而这款发动机正是用于S26T潜艇上的发动机。

由于德国方面的突然断供,中国被迫找到泰国与之协商。

经过多次沟通与谈判,中泰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泰国同意使用中国国产的CHD620发动机,继续完成合同。

实际上,我国的CHD620发动机正是从德国的MTU-396发动机逆向开发而来。

再加上中国自身的潜艇发动机研发积累,CHD620的性能丝毫不逊色于MTU-396。

泰方同意用国产发动机替代德国发动机后,中国方面才从2021年开始,继续了余下订单的建造。

可就在2023年年底,意外再次发生。

新上任的泰国国防部长素廷突然对媒体表示,由于泰国不满意中国的国产发动机,中泰之间的潜艇订单将被搁置!

泰国突然的出尔反尔令中国猝不及防,同样也在全球军火市场引起了舆论的哗然。

为了平息全球的舆论,也为了安抚中国的不满,素廷随后又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出新的消息:“为了补偿中国,泰国愿意继续采购一艘中国制造的护卫舰,以此弥补中方的损失。”

毁约之谜

对于泰国方面突然毁约的背后因素,国际上一直众说纷纭。

从明面上,是因为泰国军方始终不满意中国用国产发动机替代德国制造的发动机,对中国技术的不信任,最终引发了毁约行为。

这种观点最为浅显直接,也有一定的道理。

由于中国的军工实力在最近十余年才突飞猛进,即便实现了对欧美军工强国的追赶甚至是超越。

但“中国制造=落后”或是“中国制造不如欧美制造”的思想钢印,仍然在大多数国家中根深蒂固。

泰国自然也不例外。

这种看法太过浅薄,为了刻板意见导致的歧视而公开得罪中国,显然是不明智的。

因而泰国毁约的背后,仍存在着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泰国毁约的真正原因,恐怕是因为经济和政治上的因素。

从经济的角度讲,潜艇虽然能极大增强泰国海军的实力,但其性价比相对较低。

无论是潜艇本身的昂贵价格,还是对应潜艇兵的训练成本,对于泰国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而过去数年全球因为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各国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压力和财政赤字压力。

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泰国,更是这波疫情危机中的最大受害者。

这也让泰国本就举步维艰的财政更加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采购潜艇这种奢侈品,显然很不明智。

但如果直接表示自己因为囊中羞涩而不得不毁约,又明显会丢了泰国的面子,且损失泰国的国际形象。

因此,泰国方面才借口不满意中国的国产发动机,而暂停了潜艇合同。

在经济压力之外,政治因素,恐怕才是让泰国不惜得罪中国也要毁约的决定性因素。

在历史上,泰国一直保持着“左右逢源、两不得罪”的中立外交政策。

正如泰国近代时的独裁者披汶所言,“泰国始终奉行着无敌国政策,任何国家都可以成为泰国的朋友。”

由于这种八面玲珑的外交姿态,泰国在近代东亚被西方列强大举入侵之时,始终灵活的游走于各方列强之间,用列强之间的互相猜忌来形成制衡。

最终,泰国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没有被殖民的独立国家。

这也使得泰国在二战结束后,更加坚定地奉行这种游走于列国之间的平衡外交策略。

直至现在,泰国也同时游走于中国与欧美两大阵营之间,以一种平衡来维持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由于泰国作为东盟的中坚,近些年与中国交往密切,或许他们需要“故意”制造与中国的“摩擦”,来安抚欧美的情绪,继续维持泰国两不得罪的外交准则。

显然,毁约中泰潜艇合同,是一个可控范围内的上佳选择。

而随后转而订购中国护卫舰,也让泰国既安抚了欧美,也不至于太过得罪中国。

中国的东南亚战略

泰国毁约行为的背后,其实蕴藏着游走于东西方两大强权之间的外交智慧与无奈。

这也侧面折射出东南亚作为一个夹在中美之间的关键地缘整体,同样存在着左右摇摆的政治倾向。

对于这样摇摆不定的东南亚,中国对他们的外交政策与态度,也需要更加审慎。

毫无疑问,东南亚在中国的未来全球地缘政治的布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亦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与战略支点。

从数据上看,东南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和发展潜力股。

根据IMF的数据显示,东盟国家如今有着6.6亿人口,经济总量超过3.6万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第四大经济体,是与印度并驾齐驱的新兴经济体。

实际上,东南亚与中国在经济上完美互补。

其一,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东南亚各国也相对贫穷,因而既需要外国资本大力投资带动起发展,也需要外国先进技术进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

而中国可以为东盟提供其需要的一切;

其二,东南亚有着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这对于陷入人口老龄化困境、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中国而言,是一个极佳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地。

不仅如此,东南亚在地缘上与中国相连,对其转移产业链也不用担心面临美国向东亚转移产业链,最终却导致产业链布局失控的风险。

其三,东南亚庞大的人口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一个逐渐富裕起来的东南亚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销售地。

实际上,在欧美因政治导向而强行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大背景下,东盟已经连续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撑力。

即便不看经济上与东南亚巨大的合作潜力,仅是地缘政治上的巨大战略价值,也让我国必须打理好与东盟的关系。

一旦东南亚纳入我国的势力范围,我国将有效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一战略要地,从而在与美国的全面竞争中,获得更为有利的位置。

因而,泰国的毁约行为虽然可恶,但我国仍需以平常心看待,不卑不亢地处理此类争端,让东盟始终作为我国坚实可靠的合作伙伴。

结语

对于东盟,恩威并施或许是对中国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用经济扶持帮助其逐渐实现工业化,让其切实感受中国发展为他们带来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又应继续提升军力,有效震慑其潜在的不轨之举,以此,方能长久维系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李倩玉.中国S-26T型潜艇欲打入泰国市场[J].兵器知识,2015(09):40-42.DOI:10.19437/j.cnki.11-1470/tj.2015.09.010.

0 阅读:4

世界名人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