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驻村见闻⑤:西营坊村:打造宜居和美乡村背后的“美丽密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5-20 15:05:09

(人民网 郑莉茵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齐钰)四面青山环抱,村外潮河如带,清脆的鸟叫声夹杂着远处的火车轰鸣声。运气好的话,你还能看见苍鹭从上空飞过。这里,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虎什哈镇西营坊村。

近年来,西营坊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显著提升。2017年,村子更是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如此蝶变,离不开县、镇、村三级齐力共抓人居环境整治的决心。

“十年前可不是这样”

潮河是北京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其中流经西营坊村的河段约有5公里。每天傍晚,河边充斥着饭后过来散步放松的村民。

潮河流经西营坊村的河段风景秀美。齐钰摄

“十年前可不是这样!”虎什哈镇党委书记赵春伟告诉记者,“过去有企业在河床上建沙场,挖出了很多大坑。不少村民在河道上种庄稼,用完的农药瓶子就随手丢到河里。此外,还有人捕鱼、电鱼,这些都对潮河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2015年,情况开始有所转变。

这一年,李树民开始担任西营坊村党总支书记。他敏锐地意识到,“不能再任由村民破坏环境”。于是,他筹集6万元清理河道垃圾,带头退田还河,还亲自劝阻违规行为,“我不怕得罪人,以前还老跟捕鱼、电鱼的人打架呢,现在他们都能理解我了。”李树民笑了笑说。

水清岸绿、鸟飞鱼跃。如今的潮河不断涌现着生态价值,已成为村民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我们村比别的村都干净”

统一的木质休闲长椅、平整无垃圾的水泥路面、摆放整齐的建筑用材……第一次走进西营坊村的人,都会对干净整洁的景象感到惊叹。没有花费重金去“涂脂抹粉”,更没有竞相攀比的“面子工程”,村子的风貌处处体现了原生实用之美。

干净整洁的西营坊村主街道。齐钰摄

住在村子近40年的于阿姨,见证了这些年西营坊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村比别的村子都干净,大家都自觉,所以路上基本看不到垃圾,我们也爱坐在路边休息。”她骄傲地说。

摆脱脏乱差,迈向农村美。从“要村民改”到“村民要改”的转变,老村新貌背后的“美丽密码”是什么?

过去,保洁公司清理垃圾不及时,常常十天半个月才来一次。李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定决心要让村庄摆脱“脏乱差”:村里给每户都发一个垃圾桶,每五天由保洁公司上门收垃圾;招聘四名专职保洁员,工作出色的保洁员年底可获奖金;雇佣一位村民兼职卫生督查员,发现问题及时在微信群反映。

一套“组合拳”下来,钱花得少了,村里卫生更好了。

如今,每到卫生检查的时刻,西营坊村的村民和村干部都颇为淡定。近几年来,保持自家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已成为村民们的“肌肉记忆”。每天只要一有空闲,村干部也会四处溜达检查卫生情况。“没别的,就是平时得自己盯紧点。”李树民语气轻松地说。

有了绿色生态的“大环境”和干净整洁的“小环境”,西营坊村未来可期。下一步,村子计划将闲置的院落盘活,面向北京、天津的老人发展“租赁一处院、承包一亩地、结交一门亲”的民宿新业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