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手握何等重权?这也难怪丁义珍以他的“影子”自居

曾周到啊 2024-01-15 17:31:24

在汉东省的政治版图中,许多人认为省委副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的地位似乎远高于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然而,深究体制内的权力结构与运作机制后,你会发现“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道理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李达康只是省委常委,但作为京州市一把手的他,实际掌握的权力远超想象。

首先,我们从干部任命权说起。李达康在市一级拥有对正处级和副处级干部推荐、建议的权力,而干部人事的最终决定往往需要经过市委常委讨论研究,身为市委书记及市委班子班长的李达康,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就像剧中孙连城前期表现积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获取李达康的认可,一旦得到提拔,其工作态度也随着好处的增多而逐渐懈怠。

其次,重大工程项目落实上,市委书记的话语权不容忽视。剧中的李达康为了争取省长职位,在光明区推动了高达200多亿的光明峰项目,尽管具体执行由丁义珍负责,但李达康是挂名总指挥,换句话说,丁义珍手中的权力实则来源于李达康的授权。丁义珍时常自诩为李达康书记的化身,这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再者,常委会议决定权同样关键。在京州市委常委会上,李达康以市委书记的身份主导全局,不仅对常委会议议题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对下属部门也有直接的意见权和建议权。例如,他对孙连城处理信访窗口问题提出意见,虽看似故意刁难,却也在权限之内,让孙连城无可辩驳。

此外,财政权则是李达康手中最为硬核的资源。当大风厂事件爆发时,李达康能够果断调动市财政、光明区财政乃至公安维稳基金来解决问题。这种看似独断专行的做法,实际上彰显了他对于财政控制权的巧妙运用——即使下属有所不满,但在财政去留这样的大事上,他们也只能服从。因此,李达康能够通过有效调度财政资源,确保危机得以及时化解。

李达康的权力之大,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人事任命、重大项目决策,还是常委会议掌控、对垂直领导的建议权,以及至关重要的财政权,都无不展现出他在京州地区的一把手地位。纵使与高育良在省级层面的职务有所差距,但在他的地盘上,李达康无疑是一位呼风唤雨的大佬,以其独特的权力逻辑,上演了一场场波澜壮阔的政治博弈。

0 阅读:157

曾周到啊

简介:九五后学长|互联网民工|资深打工人|峡谷厨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