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唯蒋校长马首是瞻的军统教父

青林知青 2024-04-04 08:01:12

戴笠:戴机撞岱山,雨农死雨中

旧时国人起名字很有讲究,不仅有名有姓还有字,而且还要相互呼应,如蒋介石,字中正;毛泽东,字润之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戴笠这个名字,他字雨农,因算命人说他命中缺水,故而起了个与水有关的名字。

看着这个名字,就仿佛看见在清晨的细雨中,一位村民戴着斗笠,沿着小溪走过古老的石拱桥,去山间劳作,似乎就是一幅绝美的山乡朦胧的晨景图,在眼前展开一般。

然而,提起戴笠这个名字,就如同恶魔一般,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特务头子,军统教父,中国的盖世太保,说他是恶贯满盈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将任何恶毒的语言加在他身上都不为过,但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的。

不得不说,现在人们头脑中的戴笠形象,是被过分地标签化和妖魔化了,似乎他成天不是在杀人,就是在玩女人,所以,他身上的两个最显著的标签,一是杀人狂魔,二是采花大盗,妥妥地是一个千夫所指的大坏蛋。

现在政体清明,连以前的独夫民贼蒋介石,现在都要尊一声蒋公了,但死心塌地为他卖命的戴笠,却依然是“涛声依旧”,顶着个恶魔般的声名,如幽灵般地游荡在历史帷幄的深处,这似乎稍稍有点不太合情理。

戴笠是他进黄埔军校后才改的名字,他原名戴春风,浙江江山人,家庭并不算太富有,但他的父亲却是前清的武举,戴笠不仅有家传的武功傍身,后来还上了少林寺拜师学艺,生活无着时,甚至还开武馆为生,所以,戴笠的武功是相当地了得。

他虽然家贫,但母亲蓝月喜却颇有见识,坚持让戴笠读书,教育的口头禅是“识得好歹,明辨是非”,在母亲的教导下,加上自身的天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很不错。

山区的孩子一般结婚都很早,他在18岁时结婚,还有了一个儿子;但毕竟不甘心老死山乡,于是发愤读书,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终于走出了山区。

不过,戴笠本性顽劣,恶习不少,妥妥的问题青年一个,七弄八搞地被学校给开除了,回到家乡后,开了个豆腐房,不久又去当兵,打了败仗后,就跑到少林寺学武功去了,三年后学成下山。

有趣的是,他是和我军的著名将领许世友同年下的山,要知道,许大将军可是在少林寺待了8年,所以,他俩谁的武艺更高,也是喜欢八卦的朋友争论不休的话题。

二人没有交过手,一切都是臆测,但我觉得戴笠肯定要技高一筹,因为许大将军虽然时间长,但长期在寺院中从事的是打杂事务,是个伙头军。

尽管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拜过谁为师,而戴笠不仅是童子功,自幼跟着父亲习武,而且一下山便轻松取得中南五省武术比赛的冠军,所以,他的武功大概率是要强一些的,何况,作为“春风武术馆”的掌门人,没有超强的本事也是难以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立足的。

胡宗南和夫人叶霞翟

在杭州期间,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后来号称“天子第一门生”的胡宗南,又去上海同杜月笙称兄道弟;及江苏督军齐燮元和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的苏浙战争爆发,正赋闲在家的戴笠组织了自卫团,保护家乡不遭兵灾,从此名声大震。

及王亚樵在湖州招兵买马,他和胡宗南都前去投靠,后来这位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斧头帮主,很看重这两人,提拔为分队长,据说还结拜为兄弟,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三人亲如兄弟倒是事实。

可是,时间不长,胡宗南告诉戴笠,他考取了广州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先去探探路,如果好的话,让戴笠也去;而戴笠在家乡又遇到了也在黄埔的老乡毛人凤,于是,便决定去报考黄埔军校,但却没考上。

而此时的戴笠却并没有气馁,在一个下雨天,同样也没有考上的徐亮送了他一顶斗笠,于是,他干脆将戴春风改为戴笠,一方面表示要从头再来,另一方面也是“苟富贵,勿相忘”之意,古诗有云: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在他不懈地努力下,终于考上了黄埔军校,成为第六期骑兵科的学员,而此时的戴笠已是年近30岁之人,这在黄埔同学中可谓是老大哥级别的老江湖了。

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蒋介石的高参,亦是民国元老的戴季陶,老戴对他赏识有加,经常在蒋校长面前替他美言,也使得蒋介石对这个无名小卒渐渐地关注了起来,而戴笠也认定了蒋介石,从此唯蒋介石的马首是瞻,要成为领袖的斗笠,为领袖挡风遮雨。

为了当好蒋介石最忠诚的卫士,他收集一切蒋介石感兴趣的情报,其中包括军校内共产党员的活动情况,定期向上报告,以至于在清党过程中,根据他的报告,就有75位共产党员遭到清洗。

北伐军进入上海后,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宣布下野,戴笠作为黄埔学生代表,去溪口看望老校长,混了个脸熟,更加深了蒋介石对他的印象。

由于一直在四处收集情报,他最终也未能从黄埔六期正式毕业,于是他就去投靠了老朋友胡宗南,正好,此时蒋介石为了掌控黄埔学生的动向,在上海成立了一个黄埔校友会毕业学生调查处,胡宗南便推荐戴笠前去,这其中的成员以后就是“蓝衣社”最初的班底。

在上海搞情报,戴笠可谓是如鱼得水,因为,他有一个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好兄弟杜月笙,通过杜月笙,他又结识了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有这几位兄弟的帮助,戴笠的情报是又及时又准确,很快就成为特务组织中的佼佼者。

戴笠似乎天生就是一位情报高手,“二次北伐”开始前,他敏锐地预判出北伐进军路线,先期潜入华北,将沿途的军力布置及各方面的情报侦察清楚,为北伐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由此,更是受到蒋介石的嘉奖,还写了“艰苦卓绝”的条幅相赠。

一个连黄埔六期都没毕业的戴笠,在一大帮黄埔一期的学员中能混的风生水起,这也是因为他出色的情报工作和蒋介石的赏识,在论资排辈的黄埔系中,也许只有戴笠才有这样的幸运,当然,这也同他是浙江人密不可分。

戴笠最让蒋介石感动的,就是“西安事变”之际,他不顾危险,只身随机去西安,因为此次前往西安的,几乎全部是蒋介石的家人,如宋美龄、宋子文等人。

除了端纳,就戴笠一个外人,一个让共产党和包括西北军在内的派系都痛恨之人,能忘生死而赴险境,这更让蒋介石对他的忠诚赞赏不已,此行也铺就了戴笠今后的飞黄腾达之路。

“复兴社”、“十人团”、“力行社”、“蓝衣社”,在经历了一长串特务组织名称后,最终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军统”,至此,戴笠成为军统的“戴老板”,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特务网络。

这个特务组织主要的任务,就是替蒋介石消除异己,他们采取暗杀、绑票、破坏、盯梢等各种手段,既杀汉奸也杀日寇,既杀共产党也杀民主人士,只要是蒋介石想做却又不能公开做的事,都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可以说,“军统”就是蒋介石的打手和帮凶。

在他们刺杀的名单中,王亚樵、邓演达、汪精卫、杨杏佛、殷汝耕、吉鸿昌、唐绍仪、张啸林、傅筱庵、李士群等一大批人,当然,也包括很多的日本高官。

他们血战汪伪76号,甚至同日本正规部队血拼,多少仁人志士献出了生命;要说军统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那也是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相比CC系的“中统”,那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可以说,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是立下赫赫战功的。

戴笠最擅长的就是情报工作,而他对电台密码的破译是情有独钟,而他最得意之作,就是破译了日本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可惜,送达到美国后,并未引起罗斯福的重视,当然,有人也说这其实是罗斯福的阴谋。

抗战胜利后不久的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飞机由青岛飞往南京,因气候恶劣,雷电交加,于是便转飞上海,还是无法降落,又转飞徐州,结果,在南京西郊的岱山飞机失事,戴笠身亡,时年49岁。

关于戴笠的死因,后世猜测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蒋介石害死说;二、美国或共产党的杰作;三、军统内讧暗杀说;其实,这些都不用辩驳,如徐志摩,如叶挺,天气不好导致的命数,奈何。

戴笠之死,对国共双方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于中共方面来说,正如周恩来先生所言,“戴笠之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对国民党而言,蒋介石哀叹道,“若雨农不死,不至失大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戴笠之死对历史进程影响的重要性,如果要具体分析的话,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预测。

首先,三大战役不会那么顺利地能取得胜利,国民党军成建制地投诚层出不穷,后勤保障系统完美无缺,如果戴笠不死,那些潜伏的特务会进行疯狂的破坏;城市的民主运动会变得更加地血腥,那就不仅仅是闻一多和李公仆这几个人遇害的问题了。

其次,地方上也不会出现大规模起义的现象,如傅作义的北平、程潜的湖南,四川的刘文辉等等,他们似乎身边完全没有特务的监控,毫无顾忌。

如果戴笠不死,他那数十万的军统成员会团结在戴笠的周围,以精准的刺杀,使得对国民党有异心之人心存忌惮,共产党的胜利不会来得这么快速和顺利。

更为重要的是,电台管理和侦破手段的水平会不断提高,这同后期的国民党军政系统一败涂地会形成极大的反差,军统无孔不入的高效,会使得我方在各上方面受到极大的阻碍和挫折。

戴笠一死,一切都成为蒋介石无法控制的局面,接任的如毛人凤等人,只知道花天酒地,同戴笠的业绩相比,真可以说是百不及一,只能在逃离大陆之前,对关押的共产党人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也就这点本事了。

戴笠生活中最大的八卦,就是同女性的关系了,几乎就到了日日笙歌,夜夜新郎的地步,什么向影心、陈华、叶霞翟、一堆的女人,甚至据说郁达夫的夫人王映霞也同他有一腿,不过,这些都是传闻,没有直接的证据。

要说戴笠想要女人,那简直就如同喝白开水一样简单,但他是个工作狂,根本不会同哪个女性有感情,唯有与影星大美女胡蝶是个例外,过程就不用多讲了,他们在一起三年,离多聚少,用杜月笙的话来说,戴笠对胡蝶是动了真情了。

都说胡蝶是被戴笠霸占,可是胡小姐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多年以后她说了这样的话,“戴笠对我很好,现在很多人在胡说八道,但我都不在乎。”她能这样说,就说明戴笠对她还是很不错的,“囚禁”一说,不攻自破。

戴笠,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这个在大陆几乎全部是负面的角色,现在百科上好像也有了“抗日民族英雄”的字样,这至少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认可吧。

在对戴笠的评价中,我还是觉得大名士章士钊先生在其逝世后送的挽联写得最好,其联曰: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1 阅读:17

青林知青

简介:三线子弟下乡知青待岗工人,打工归来一支秃笔聊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