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时期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行者无疆1982 2024-02-01 18:30:49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规矩,不许宦官干政、不许宦官识字。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

明成祖朱棣从他侄儿朱允炆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有没有人谋反。他怕大臣靠不住,让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这样,宦官的权力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朱瞻的时候,连批阅奏章也交给宦官代笔,叫做司礼监。这一来,宦官的权力更大了。某年,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蔚州(今河北蔚县)地方,一个名叫王振的人,年轻的时候读过一些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未果,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像王振这样粗通文字的太监不多,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镇读书。朱祁镇年幼爱玩,王振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痛快,朱祁镇很喜欢他。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死后,刚满九岁的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在祖母太皇太后张氏的指教下,他任用贤臣,继续执行祖父、父亲较为开明的政策,明朝的国力在他在位的初期,达到全盛。

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去世。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张太后在世时,王振有所忌惮,张太后一去世,王振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劣根性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王振敢公然叫人将朱元璋挂于皇宫门上铁牌摘掉。

明英宗一味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王振趁机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手里。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次,王振到东阁召集众公卿集会议事,大理寺少卿昂首直立,不理会王振。王振怀恨在心,指使党羽诬陷,将他抓进大牢,定成死罪。驸马都尉责骂自己府中的太监,王振怪他辱及自己的同类,找个理由,将他逮捕入狱。朱祁镇在皇宫设宴招待百官,宦官身份的王振是不能参加的。王振大发雷霆,朱祁镇连忙派人补请他。他从东华门步入宴会场地,百官都得向他行拜见礼。一些王公贵戚都不得不讨好王振,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力可算达到了顶峰。

当时,明朝的主要军事威胁来自北部蒙古各部落。永乐末年,瓦剌与鞑靼之间的均势逐渐被打破,到宣德年间,瓦剌部最终吞并了鞑靼部。明正统四年,也先成为瓦剌部的首领。瓦剌每年派贡使到北京进贡,借此机会,索要财物及所需的生活用品。明朝廷对周边民族采取绥靖政策,各国贡使入境后,一切免费,以少量贡品换回价值高得多的物品。瓦剌部常会虚报进贡人数、马匹数量,明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细究。

也先并不满足这样的交往,他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正统十年(1445年),也先发兵围攻西北地区的哈密卫,俘虏了明廷所封的忠顺王,而明朝廷却不发兵救援。正统十一年(1446年),也先率兵攻打与明政府交好的兀良哈三卫,而明政府仍然坐视不管。正统十三年(1448年),哈密卫被瓦剌所控制,从此明朝廷失去了西陲屏蔽,明朝与西域的交通也受阻,甘肃方面的边防吃紧,西北地区失控。

朝中很多大臣上奏,要求整顿军队,加强北边防务。但朱祁镇和王振却不予理会,也没有任何战备措施。当时明朝的军屯制度已经名不符实,驻扎各地的亲王和将领侵占军士的屯田为私家田庄,并让士兵为他们耕种,致使军士大量逃亡,明军的战斗力严重削弱。

后期,也先开始大量增加贡使数量,以进贡为名,向明政府索要财物。永乐年间瓦剌每年的贡使不过数十人,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派二千使者入贡,为了多领赏物,冒称有三千人。以往这种情况也多有发生,但这次王振处置失当,王振叫礼部按贡使实有人数给予赏赐,又削减马价五分之四。瓦剌贡使回去禀报后,也先勃然大怒,向明朝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犯。便于当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向辽东、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和甘州(今甘肃张掖)大举进攻。

前线的告急文书不断传到北京,大同离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蔚州被瓦剌军侵占,竭力主张朱祁镇带兵亲征。当时正值夏末初秋,军用粮草及至各类战备物资,均难以筹齐,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认为朝廷没充分准备,不能亲征。但朱祁镇偏信王振,不听劝谏,决意亲征。朱祁镇叫他弟弟郕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埜等官员一百多人,带领五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向大同赶去。朱祁镇让王振负责一切军政事务,随军的文武大臣却不得干预。

由于毫无计划,组织不当,大军忽而北、忽而南,加上连日风雨,部队还未到大同,就因病饿而死伤多人,明军士兵士气低落,有大臣发现士气低落,劝朱祁镇退兵,被王振臭骂一顿,还罚跪了一天。

八月初一日,明军到达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误以为他们是被明天子的威严震慑而退的,不顾随行大臣的上疏请回的呼声,执意要求军队继续北进。过了几天,明军前锋在大同城边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各路明军纷纷溃退下来。当王振得知先头部队惨败的消息后,便又惊惶失措,决定退兵回北京。

本来已经决定退兵,自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大同附近的蔚州是王振的老家,为了到他老家蔚州去摆摆威风,王振就想让部队从紫荆关撤退。几十万将士离开大同,往蔚州方向跑了四十里地,王振又怕大军一路军马士卒踏坏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又命全军原路折回,重走来时的老路。随行的官员告诉他,此去离紫荆关只有四十多里,入了关就安全了,但王振执意不听。当退兵到宣府时,被大批瓦剌骑兵追袭,后卫部队全军覆没。

八月十三日,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此地距怀来城仅二十里,那时候,太阳刚刚下山,有人劝英宗趁天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今河北怀来)再休息,瓦剌军赶来,也可以坚守。但王振因其千余辆辎重车未到,执意原地等候。

土木堡名称叫做堡,其实没有什么城堡可守。兵部尚书邝野一再上疏要朱祁镇轻驾快速入居庸关,都被王振阻止不报。等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瓦剌军赶到土木堡,把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朱祁镇想再行进时,已是为时晚矣。土木堡地高无水,明军被困,人马饥渴不堪。朱祁镇知道没法突围,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攻打明军一夜未果,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便假装撤兵。

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下命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兵士们争先恐后跳出壕沟往河边跑,乱成一团,将领们要制止也制止不了。这时候,早就埋伏好的瓦剌军兵士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明军兵士纷纷丢盔弃甲,狂奔乱逃。瓦剌军紧紧追赶,被杀的和被乱兵踩死的, 不计其数。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大学士曹鼐、张益,驸马都尉井源等数百文武臣僚壮烈殉国。

明军五十万大军,死伤过半,二十万骡马和大批辎重尽为也先所获。满腔愤怒的护卫大将军樊忠激愤不已,把一腔怒火集中在这次变故的罪魁祸首王振身上,大喝道:“我为天下诛此贼!”用铁棰将王振击死,恶宦算是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樊忠自己冲向瓦剌军,拼杀了一阵,中枪倒下。明英宗眼看脱逃没有希望,只好跳下马来,盘着腿坐在地上等死。瓦剌兵赶上来,俘虏了明英宗。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震惊,百官痛哭。人们首先把愤怒集中到造成这奇耻大辱的罪魁祸首王振身上,他的亲信死党都被抓起来杀掉。在抄王振家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他擅权7年,搜括到手的金银财宝竟堆满了60多间仓库,玉盘有上百只,高六七尺以上的珊瑚有20多株。

0 阅读:222
评论列表
  • 2024-02-05 16:43

    因为大明的历史都是满清胡编乱造的。历史上哪有什么土木堡之变啊!都是满清为了污蔑大明,宣示自己英明睿智而编的。大家不要相信。

  • 2024-02-03 12:58

    关于你这白痴标题。我得问一句∶为什么西汉刚开国,就发生了“白登之围”?

  • 2024-02-03 00:30

    编,接着编。[得瑟]

  • 2024-02-28 11:33

    杀功臣、杀恩人的猪重八,必定干了很多见不得事,故🉐国不正!!!朱重八养猪百万头,累死李自成张献忠二个杀猪匠!张献忠在朱重八的祖坟上竖一面旗,旗上写了六个字:古元真龙皇帝,没多久,明朝就垮了!朱重八大杀功臣,李自成张献忠抓住朱重八的子孙当猪杀!朱重八为了占尽天下财富,大杀功臣,用人民的血汗养猪百万头,大力开养猪厂、屠宰厂,转型为养猪资产阶级,靠养猪厂赚得第一桶金,初步进入资本社会!李自成张献忠杀尽朱重八的一群瘟猪赚得上千万两银子!朱重八亏大了!!!朱重八给铁木真舔屁股,都嫌他猪舌头太粗了!朱重八的子孙远不如慈禧,一个妇女敢向西方所有国家开战,由于武器装备落后,打不赢才被迫割地(留给北洋1160万平方公里)!朱重八的子孙不战而逃,直接弃地而逃,领土从700万减少至300万!明朝北边被蒙古族追着打,东边被倭寇追着打,让人笑掉大牙!居然还号称天子守国门,不割地不赔款!

行者无疆1982

简介:随笔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