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周总理谁还适合当总理?毛主席说出一人被认同

洞鉴五千年 2024-04-25 10:57:21

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赢得了尊敬。

周总理的一生不只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更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周总理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精通多国语言,为中国建交做出过巨大贡献,还对国际形势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

谈判是非常考验人的,而周总理总是能冷静处理,他甚至能够把握对方的心理,用机智和策略化解困境。

当年周总理在与尼克松谈话之后,尼克松被周总理的魅力所感染,曾表示:“周恩来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无私、忠诚和献身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另外周总理也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他们第一次见面在1926年的3月20日,后来都在1976年去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周总理还回忆起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当时蒋介石发起战争,毛主席非常生气,言辞激烈主张给予国民党反击。

其实在那个时候,周恩来早就听说过毛泽东的大名,也听到过他做过的一些事情,见到真人的时候,周总理第一印象是“火辣”。

从他们认识了以后,两人便一路见证着我党的成长,期间毛主席的思想独树一帜,周总理始终坚定地与毛主席站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当年毛主席曾面临过被提出领导层的局面,后来在遵义会议上,周总理坚定支持毛主席,最后被选为军事领导人之一。

可以说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奋斗,甚至于到了晚年,还坚持超负荷工作,毛主席非常担心他的身体。

在周总理逝世后,人民十里长街相送,这是人民对周总理最朴素的感情,如今过了几十年,但我们依旧怀念着周总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提出一个疑问,周总理对新中国而言,是最适合当国家总理的人,那么还有谁适合当总理呢?

其实当年针对这个问题,毛主席早已给出过答案,这个人就是董必武,他也是一位资历颇深的老革命。

1950年,毛主席正在莫斯科处理中苏两国合作的问题,于是向周总理发来一封电报过来共商大事。

但周总理很纠结,因为他一走国内的事情就没人处理了,对此毛主席想了个办法,推举了一位“代理总理”人选,这个人选就是董必武。

董必武出生在书香世家,长大后的他自然是满腹经纶,孙中山先生发起民主革命后,他毫不犹豫地参加。

因此从这方面看,董必武参加革命的时间比毛主席和周总理还要早,后来更是一路跟随革命,始终没有动摇过革命信仰。

当然推荐董必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卓越的工作能力,总理这个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因此处理的事情很多,也很繁琐。

董必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饥荒,当时新中国刚建立,人民都是吃一顿饿一顿的状态,对此董必武会怎么解决呢?

面对这种局面,董必武下令成立中央救灾委员会,保证饿不死人,后来再进行农业方面的处理。

然而再处理饥荒的问题时,国家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顾及到,因此董必武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

据记载,在担任总理的两个月时间里,董必武参加的会议超50个,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8小时以上。

后来毛主席和周总理回国,董必武将这两个月的成绩进行报告,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可见毛主席没有看错人。

0 阅读:99

洞鉴五千年

简介:你想听的历史故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