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任卫戍区司令,2年多后调离,级别不合适,该动一动了?

吧唧吧唧聊 2024-05-19 13:29:02

1959年,北京卫戍区成立,它的使命是担任保卫中央首长,以及维护首都社会治安的卫戍勤务等。成立后,公安军参谋长吴烈担任司令员。

吴烈在警卫工作上经验非常丰富,从1930年参军后,就被调去保卫中央首长,一直到1945年,尽管职务变动,职责不变。此后三年多时间,在冀热辽以及东北战争打仗,成为一名野战纵队师长。

在战场上历练,是过去不怎么经历的。因为他此前十几年都是担负保卫工作,并不打大规模战斗。能到前线历练,对他的军事生涯带来丰富的经验。

1949年,随着平津战役结束,对于中央首长的警卫工作提升一个新高度,虽然北平解放,可北平还有不少敌特分子隐藏,危险随时存在。当时的他,原本应该跟着四野主力部队南下中南,考虑到中央首长进驻北平,在警卫方面需要得力干将,吴烈自然是不二人选。

把他调一支部队成分纯洁的师担任师长,后扩编为中央纵队,他担任司令员,成为一名正军职干部。公安部队成立,又担任公安部队参谋长,

1959年,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不仅要负责警卫,还有司礼、阅兵、民兵建设等工作逐渐加重,原来的机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卫戍和警卫工作,因此组建卫戍区,担负警卫任务,如对国际首脑机关,党和国家领导进行警卫,还有很多临时行的工作需要警卫等,以及重点机关等。对于阅兵、司礼,如军乐的演奏,标兵的派遣,施放礼炮和礼花,负责对阅兵部队训练等。

当时的卫戍区级别不高,一直是正军级单位,因为下辖的部队也不多,只有一个警卫师,一个中央警卫团,还有一个军乐团,仪仗营等。

吴烈在如此重要的部门工作2年多,1961年被调离,原因也很简单。

部队干部需要成长,就要有上升空间,吴烈从1949年担任正军职,1952年评为正军级。一直在正军职务上工作长达11年,按照干部一般晋升的原则,他也该提拔一下了。可卫戍区本来就是一个正军级单位,要提拔就要调出去。

1961年公安部成立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制属于公安机关,领导体制改为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双重领导。作为原公安军副政委的李天焕调任第二政委,吴烈担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这个单位是正兵团级单位,吴烈调任副司令员,也就成为副兵团职干部。武装警察部队担负的任务与卫戍区部队差不多,负责中央首长,以及国家机关、中央各主要部、直辖市、省的领导机关,以及驻华使馆等,而且维护社会治安等。

在他之后,卫戍区换了几任卫戍区司令员,到1966年上级决定扩编卫戍区,将一个师一个团,扩编为4个师一个团。每个师下辖5个团,远超作战部队编制。而且级别是正兵团级,上级调北京军区副司令傅崇碧担任司令员。

从1966年开始,卫戍区的工作更加多,部队下辖10万兵力,担负整个首都的警卫、维稳工作。到七十年代后期,吴烈再次被调回卫戍区担任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卫戍区政委。1982年从卫戍区退下来。

直到1985年,卫戍区在军队大规模精简整编中降格为正军级单位。

0 阅读:6

吧唧吧唧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