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当场回击!日本使馆提醒:不要大声说日语

常视界 2023-08-26 15:50:58

8月24日,日本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引发多国质疑与声讨。面对国内外强烈反对的声音,日本当局为混淆视听,发起密集公关行动,大肆宣扬“核污染水安全论”,并将其作为日本外交的一个重点。

报道回顾↓

刚刚宣布:全面暂停进口!

日本首相要求“立即撤销”,中方回击

中方在联合国回击日方说辞:

机构报告不能成为排海“通行证”

当地时间25日,在参加联合国同太平洋岛屿论坛的合作决议讨论时,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发言中表示,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更是太平洋岛国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12年前,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向海洋释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造成巨大灾难。12年后,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又给当地民众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二次伤害。

耿爽表示,核污染水处置具有跨国影响,绝不是日本一家私事。日方这一举动无视公共利益,公然向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极其自私自利,极其不负责任。人类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没有先例,也没有公认的处置标准。长期以来,围绕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严重关切。日方做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也一直受到广泛质疑。日方迄未解决国际社会对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长期可靠性、核污染水数据真实准确性、排海监测方案完善有效性的重大关切。中方等利益攸关方多次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

在回应日方代表答辩时,耿爽进一步指出,日本代表在发言中以及日本政府近来的表态中,一再援引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我想提醒各位代表注意,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报告前言及相关记者会上一再强调,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国家决定,机构报告既不是对这一政策的推荐,也不是背书。大家都不难听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并不能成为日方强推核污染水排海的“通行证”。报告无法给予日方排海正当性与合法性,也无法免除日方应承担的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无论日方如何辩解,都改变不了未来30年日本将把上百万吨的核污染水持续向太平洋排放的现实,都改变不了排海将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风险的事实。

耿爽表示,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敦促日本政府,纠正错误决定,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以真诚的态度同有关国家和利益攸关方善意沟通,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避免对全球海洋环境、避免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危害。

日本大使馆提醒在华日本民众:

谨言慎行

25日,日本驻华大使馆在日文版页面发布声明称,因不排除发生意外情况的可能性,请大家注意:

(1)外出时,尽量谨言慎行,如无必要时不要大声说日语。

(2)需要访问大使馆时,请密切注意大使馆周边情况。

日本驻华大使馆网站页面

今年7月自日本进口水产品金额下跌近三成

中国近年自日本进口水产品情况如何?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1年,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的总额(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分别为33.85亿元、25.35亿元。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水产品出口额计算,上述两个数据占日本当年水产品出口的比例均超过15%。2023年1至6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达到17.02亿元,同比增长23.98%。

7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严防存在风险的产品输入。

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为2.3451亿元,同比减少28.25%。《日本经济新闻》21日分析称,中国今年7月全面启动了对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进口额或是受此影响而下降。

此前,日本政府曾将2025年农林水产品以及食品的年出口额的目标锁定在2万亿日元,2030年为5万亿日元。然而在核污染水排放的背景下,想达成这一目标似乎颇有难度。

日本水产企业“陷入恐慌”

在日本执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工作后,中方随即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确保中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综合日本广播协会(NHK)、时事通讯社等24日报道,中国在日本水产品出口中占据“断层”领先地位,诸多日本水产和加工企业在中方管制措施发布后“陷入恐慌”。

日媒报道称,福冈一水产公司社长坦言听到消息后“大脑一片空白”,北海道一水产加工公司看着冰库里十几吨还没装运的冷冻扇贝发愁,当地渔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更无奈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一时之间日本国内水产行业相关人员“哀鸿遍野”,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全渔联)会长亦火速打电话向日本内阁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控诉:“全国渔民都对此非常惊讶。”

8月24日,日本民众在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前抗议核污染水排海。图源:视觉中国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水产品出口近来一直呈强劲增加趋势,2022年创下3873亿日元的最高额,其中出口额最高的是中国大陆(871亿日元,22%),其次是中国香港(755亿日元,19%),两者约占整体出口四成。

报道称,今年上半年(2023年1月至6月)日本水产品出口继续创历史新高,直到中国海关于7月宣布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水产品实施更为严格的通关检测程序后,出口到中国大陆的日本冷藏生鲜鱼几乎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

对于中方24日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的日本水产加工企业非常担心。

“听到消息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我原本以为福冈不会被列入禁止进口的名单。”总部位于福冈的“昭德”水产公司,其社长汤浅俊一说。

据NHK报道,这家公司销售额的4成来自出口,将不可避免受到中方新管制措施的影响。而且这家公司此前还专门聘请了中国人担任拍卖中间人,特别加强了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

日媒提到,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扇贝类产品的需求,北海道近年来扩大以扇贝为主的水产品出口,去年北海道有6成扇贝类产品出口至中国,受新措施影响巨大。拥有日本全国最大扇贝捕获量的当地渔业协会常务理事森丰明哀叹:“感觉该来的还是来了。”

另外,在大分县内的水产相关人士也正在手忙脚乱中。大分县去年以中国为销售中心,养殖蓝鳍金枪鱼的出口额大幅增长,现在不得不另寻出路。

西岐市的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正在办理向中国大陆出口2万条鰤鱼的手续,眼下只能将出货地改为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国内。

东电社长:想向中方解释

《每日新闻》提到,在看到中国海关发布的消息后,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全渔联)会长坂本雅信马上给内阁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打电话,敦促政府全力采取措施,西村则回答称“已向中方提出抗议”。

时事通讯社提到,此时此刻西村康稔自己也身陷日本民众骂战。为了给日本水产的安全性背书,他在核污水排海前(23日)当众吃起了日本海鲜,希望就当局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寻求水产行业的理解。

不过,他的作秀行为并没有打消现场600个商家对于排海的顾虑,反倒被日本民众发现了一个严重的漏洞:为什么要在核污染水排海前一天,而不是开始排海后再吃这些海鲜?

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议员小西弘幸在他的X账号(原推特)上对此大加嘲讽:“我曾多次对经济产业省提议,在开始排海时,应该让西村大臣坐着船直接去福岛海岸钓鱼现吃,这才能看出来大臣有多认真,多诚恳。”

日本杂志《Flash》也提到富士山电视台的周末节目曾称“只要政客们亲自喝一杯处理过的核污水,就足以证明此举的安全性”,吐槽道事实上“从未有政客公开这么做过”。

核污染水入海正加剧日本全国渔业人员的不安情绪。据日本共同社23日报道,包括渔业人员在内的日本福岛、宫城、茨城县居民等,将向福岛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要求叫停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排放入海。据称,这将是日本全国首起有关叫停核污染水排海的起诉,计划于9月8日发起正式起诉。

不过,东京电力公司社长小早川智明24日接受采访时称,“没有听说起诉一事。我将在倾听内容之后,切实应对。”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社长小早川智明。图自NHK

他还声称,东电将为受到损失的日本企业提供适当补偿和咨询服务,并希望能向中国就核污水排海的所谓“安全性”进行充分解释,“中国是日本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因此我们将提供详尽的安全解释,以便(中方)尽快撤销这样的(禁运)决定。”

1 阅读:751
评论列表
  • 2023-08-26 18:39

    小日本是全人类的公敌,美国是帮凶。

常视界

简介:平常视界,发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