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超前观剧,五位专家各有独到发现

影视独舌 2024-05-23 10:50:29

5月22日下午,爱奇艺《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涂山结缘盛会于北京举行。

活动上,独舌观剧团举办了第二次超前观剧座谈会。五位特邀专家与媒体、300位爱奇艺忠实VIP会员同场,抢先在大银幕上看到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精彩两集,并与《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总制片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导演麦贯之,导演杜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这五位专家分别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擅长讲脱口秀的编剧宋方金,长于奇幻题材拍摄的著名导演林楠,以及花丝镶嵌专家、浙江外国语学院工艺讲师李迎辉。

李迎辉也全程参与了这部剧的道具制作,他现场向观众讲述了花丝镶嵌工艺的悠久历史,以及这项工艺在剧中的巧妙运用。

专家们现看即评,现场分享了对《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观感和评价。

王一川: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精神

我对仙侠剧过去接触较少,今天是带着一个好奇心来看剧的。

看了以后,觉得很有收获。剧中主要的人物,都有中国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侠义精神。无论是狐族还是人族,都讲究一个义字,讲究一个爱字,讲究善意。

虽然故事刚刚展开,但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已经展现得很透彻了。

剧中非遗元素,也让我印象深刻。主角的服装、饰物以及场景的很多摆设,都体现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些装点看起来是外在的,但实际上内在包含了传统的礼仪、伦理以及心理结构,透露出了一种传统在当代的延续。传统事物背后透露的,是传统的礼仪、伦理、心理结构以及传统理念。

康伟:“中国色”背后是传统文化的表达

看完这两集,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感受就是它对“中国色”的呈现。“中国色”最近几年在电视综艺、戏剧舞台、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中红、青绿、灰、白、黑等一系列色彩不仅有视觉上的冲击,还代表了背后的人物设定,代表了对传统文化颜色内涵的理解和表达。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在这样的仙侠剧题材中,《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能把喜剧感拿捏得这么好。有让我们会心一笑的地方,但是它没有过界,再过一点可能就有点油腻、有一点浮滑,现在则恰到好处。仙侠与喜感能如此巧妙地贴合剧情和人物,我觉得挺意外的。

仙侠剧必然要有奇观的营造,奇观营造是否到位,对于观众观看这类题材的体验非常重要。《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奇观营造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而且确实在视觉上、在心理上、在情感上带来了很大冲击力。

这种奇观的营造和叙事的节奏、叙事的结构、叙事的重点契合在一起,让人印象深刻。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里,人和妖的叙事结构是互文的。人和妖本质上没有太多区别,都是有情感的,都是有正义和邪恶之分的,通过人与妖的互文叙述,主创完成了对正与邪概念的表达,完成了对情感的表达。

林楠:敢上大银幕,爱奇艺很有勇气

其实知道这部戏大概有三年了,当时还是一个概念,我特别期待。因为这部剧是爱奇艺率先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作品,那时候虚拟拍摄其实还不那么成熟,包括很多业内人士对虚拍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都还在探索中。

这个时候“唯一”的爱奇艺就冲出来了。我期待的同时也很担心,因为不知道到底能呈现出什么样,但像《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这样的题材是特别适合虚拟拍摄的。

其实技术革新最怕的是硬件革新,硬件一革新,就会把整个技术翻代。尤其像虚拟拍摄这种,LED显示屏的指标至关重要,能见度、点间距、扫描速度,它只要有一点提升,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看完剧发现,它的视觉呈现会更贴近原著,是追求动漫感的景致。一来,这样视觉上更有完整性,二是视觉空间表现、空间感染力会更强。

严格来说,电视剧在这么大的银幕上来放,是非常不友好的,屏幕大了,毛病会被无限放大。我们在做后期、做特效的时候,特效公司会问你是要电影级别的特效,还是剧集级别的特效,价格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剧集有勇气拿到大银幕上来放,本身就是制作方的自信。

我看到非遗的小片花的时候,特别感动。不知道后续剧情和第二部、第三部当中这些非遗元素有没有被贯彻和放大,有没有给这些非遗的小道具或者是小装饰赋予剧情、赋予法力、赋予情感,这样推广起来可能会更美,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最美的中国奢侈品。

本来传统仙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遗的物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两者相结合,非但不违和,反而会放大美好。用作品传递出更多传统文化的美好,《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很努力。

宋方金:《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平了两个反

我参加过很多电影、电视剧的发布会、产品会,这是我看到的最大阵仗的剧集发布会,不仅人多、空间大,而且还把苦情树搬到了现场,撒了一地的花瓣。

来的时候我就有点担心,这么震撼的一个观剧仪式,剧的品质能不能匹配上。看完之后我放心了。

首先要给这部剧定位,它是一部“平反剧”。它平了两个反,一个是平了狐狸精的反,这么多年来,只要骂人就是“小狐狸精”,这些年咱们对狐狸精的评价、审视都是负面的,但这部剧里,妖界很美好,狐仙是有情有义的。

第二,是平了志怪类型剧的反。前几位老师都说这部剧是仙侠剧,我不同意,我觉得它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志怪剧,它延续的是我们中国源远流长、喜闻乐见的,来自《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志怪文学的传统。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还有很特别的一点。

过去都是狐狸闯入了人的世界,我们对它进行评判。这次有一个非常大的创新,某一个人进入到了狐狸的世界,从狐狸的世界来看待人性,观照出我们人间的一些情谊。

有个理论叫宇宙全息论,说的是折下一根柳条插到地里去,它就能长成一棵柳树,因为这根柳条里边包含有这棵柳树所有的信息。看到这两集,我觉得从宇宙全息论上说,我对整部剧是抱以期待的。

李迎辉:老祖宗手艺惊艳当代人

花丝镶嵌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以前一直在宫廷里面流传,1989年之前一直在做创汇产品。如今我们希望通过剧集,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推动手艺的传承。

在我们接到花丝镶嵌的任务的时候,时间比较紧,我们当时一下就做了两套模具。现在有一个面具已经在展厅里面做展示了,很多人看了这部剧,就觉得面具非常的惊艳。

当然在设计的时候我们也用了很多的心思,它的结构是一个狐狸的小面具,包括上面的线条,也是模拟狐狸面部的形状,去表现羽毛的走向。然后把每段六字的小线头,填出绒毛的质感。包括使用的宝石,蓝宝石代表的是聪慧、勇敢,也非常符合我们想传达的意思。每颗石头所在的位置也是有很大的深意,这个我这里先不透露,留待剧中去揭晓。

【整理/马二】

0 阅读:81

影视独舌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