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大叔做1行20年,天天给美食“挂水”,村民称挂得越多越好吃

视觉故事 2021-12-07 21:09:57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细心钻研,就可能成为行业中的“高手”。在皖西南山区有一位大叔,他做1行已经20年,旺季的时候,经常一个人一天能达到800元以上的收入,虽然有不少人想干这一行,但大都被他“比”下去了,他的活儿也因此越做越多。

这位大叔姓刘,刘大敊做的活儿是制作粉丝,粉丝是当地农村常见的一种美食。当问及大叔是怎么想起做这一行的时候,他说,他的父亲做这一行40年,算得上是祖传的手艺,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手艺都要有创新,否则的话,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

以前,制作粉丝是纯手工,也就是村民们说的推粉丝,工序是先将红薯粉蒸熟,然后做成粉块,再用类似于制作萝卜丝的刨丝器推出粉丝。这种方法推粉丝效率低,大叔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器代替手工推粉丝。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机器,甚至有的机器能够“一条龙”出粉丝,效率高,但大叔认为那样与手工推出的粉丝有很大区别。

大叔坚持用土锅灶蒸红薯粉,他觉得蒸红薯粉和制成粉块对粉丝的口感影响较大,这两道工序少不了,而推粉丝是用刨丝器,因此,他感觉可以用机器代替手工来回拉动。没想到,后来,他真找到了这样的“设备”,随着电动机的转动,刨丝器横向来回移动,速度比手工快很多,效率高出3倍左右,可是,很快大叔发现新的问题。

“机器毕竟是机器,没有手工的‘感觉’,遇到不同质量的红薯粉块,手工的话可以用推动的力度来调节粉丝出来的质量。”大叔说,而机器只有固定的速度,因此,时常出现断粉丝的现象。怎样改变这一状况,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他觉得,适当给刨丝器上洒一些水润滑,推出来的粉丝更顺畅。可是,怎样给其添加水呢?他想到了输液器。在架子上挂一个瓶,瓶子里装水,然后通过输液器将水匀速提供到刨丝器上,这一招还真管用,从此以后,他推粉丝时,天天给粉丝“挂水”。

给粉丝“挂水”,村民觉得很新鲜,刚开始,大叔制作粉丝时有很多人来看“稀奇”,有人认为这么操作可能影响粉丝的口感,但吃过以后,村民们都说不错。每根粉丝的长度都一样,中间没有断开的,相比以前,质量有提升。这种机器设计不复杂,由电动机带动刨丝器左右移动,粉丝便从刨丝器露出来,操作中,大叔感觉匀速“挂水”比间断“挂水”效果更佳,村民称挂得越多越好吃。

推粉丝的速度快了,收入也跟着提高。以前,一天时间蒸的红薯粉压成粉块后要3天左右才能推出粉丝,如今,那么多粉块一天时间就能全部推完。一般情况下,大叔2天时间能把800多斤红粉做成粉丝,蒸用一天时间,推粉丝一天时间,收入有1600多元,算下来,一天有800多元收入。

看到大叔收入不错,也有村民欲学这一行,可是,制作粉丝看起来简单,但里面有很多的“奥妙”,只有经验充足者才能把不同品质的红薯粉做出质量相对较好的粉丝。时间久了,找大叔制作粉丝的村民越来越多。每年秋收过后,尤其是十月到十二月之间是大叔最忙的时候,经常天天忙到凌晨一二点才休息。

如今,只要有村民想制作粉丝,大叔就带上工具和“机器”上门,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安营扎寨”,附近村民都带着红薯粉来请他加工。大叔总是说,干一行需要坚持,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不怕累、肯动脑筋才能做长远,有不错的收入。

0 阅读:185

视觉故事

简介:视觉故事,奇闻趣事,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