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最小的庙占地不到半亩,故宫都绕开它修,这庙咋这么“霸道”?

万小琦漫游记 2023-12-24 23:02:14

去过沈阳故宫的朋友都知道,沈阳故宫方城是缺了一个角的。宫墙东北角的位置为了给一座小庙让路,特意拐了个弯向里凹进去一块,这种情况在中国皇家古建筑中实属罕见。那么这座庙究竟什么来头?连皇帝都要敬它三分,修皇宫还要给它让块地?

这事首先要从它的建成时间说起。这座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即公元1388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它本是一座关帝庙,里面除了供奉着关公以外,还有土地、山神、城隍、财神等神像。因为它地处明清时期沈阳古城的中心点上,所以被称为“中心庙”。

我们都知道,满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能武善战,而作为“武圣”的关羽,自然也是备受满族人所尊崇的。记得前年,我们在床车自驾环游中国的旅途中,来到辽宁新宾永陵的赫图阿拉城,那里是当年努尔哈赤称“汗”的后金都城。在赫图阿拉城的“罕王大衙门”附近,我们便看见有一座关帝庙,由此可见当年努尔哈赤也是崇敬和供奉关公的。尤其是在那征战不断的年代,他们笃信沙场上的胜利是受到了关公的保佑,所以包括他们建立了大清朝以后,仍十分尊崇关公,以至于供奉关公成为了一种风俗,这一点在民国初年的《沈阳县志》上得到了验证。据记载在当时沈阳城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内,就有43座关帝庙,大多建于清代。

基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金在迁都沈阳以后,修建皇宫的时候还专门为前朝留下的关帝庙让出一角,并且还毕恭毕敬地将关公供奉在庙中了。

其实关于这座中心庙名字的由来,也有一种传说。据说,当年努尔哈赤还专门请人写了“忠义千秋”四个大字的匾额挂在这座关帝庙中,于是人们都称这座庙为“忠义千秋庙”。后来,努尔哈赤又请人为这座庙题写名字,但是由于悬挂匾额的位置太小,根本写不下五个字,于是这个题写匾额的人索性就在匾上竖着(古书写习惯)写了“忠庙”两个字,努尔哈赤看见后十分满意。然而,有的人却误把“忠庙”读成了“中心庙”,毕竟这座庙正位于城中央的位置。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传说,真实性有待考证。

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这座中心庙也日渐沧桑。到了民国时期,更是变得破败不堪。于是1938年,当时的奉天市商会向中街上的六十来家商号筹集钱款,修葺中心庙。由于民间视关公为“武财神”,所以做生意的人也都乐意为此出钱。因此,很快钱款凑齐,开始动工。经过两个月的施工,1938年9月,修葺一新的中心庙呈现在人们眼前。据说,当时修缮这座庙一共花了两千五百元大洋。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心庙曾被改做民宅。

1998年,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全面翻修,并在四周筑起了青砖为围墙,开始对外开放。

2008年,这座中心庙被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关于这座庙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篇幅原因,在此就不一一讲述了。

小琦床车自驾环游中国的新旅程即将开启,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5 阅读:1926
评论列表
  • 2024-01-01 02:32

    话说康熙时候晚上做了个梦,梦里关羽张飞来找他说他是刘备转世,希望为他镇守,变在沈阳立中心庙关羽镇守,在辽阳立张飞庙

  • 2023-12-25 17:11

    [点赞]

万小琦漫游记

简介:一个酷爱自驾旅行的85后,自驾周游中国,分享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