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评为中将,他认为军衔太低:签字署名全带着“中将”发泄不满

斯文先森 2024-05-22 00:41:48

文|斯文Talk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1955年莫文骅被评为开国中将,当时引起一些社会上的讨论,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另外莫文骅对这一中将表示着不满。

莫文烨之所以能够如此不满,基本上跟他曾经的经历相关,在之前的战场上,他靠着勇猛杀敌,坚守阵地获得了非凡的荣誉。

按道理来讲获得上将是没问题的,但是为什么最后却是获得了中将呢,这中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曾立下悍马功劳

1995年的他就成了中将军,1988事业更是上了一层楼,荣获奖状无数,一身的荣耀,可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莫文骅的一生可谓是精彩极了。

1955年被评为中将的莫文骅心里感到十分的失落,觉得自己为什么不能评为上将而是中将,根据自己的战功来说,评为上将应该不是问题啊!

他开始了一系列的疑问,但是按照上级的规则,应该是只有正兵团级的人才能获得上将,而副团的人只能评为中将,那为什么莫文骅没有被评为正兵团级呢!

如果按照的成绩来讲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因为一件事情,莫文骅在执行一场剿匪的行动,当时的流寇就有几十万,结果一年以后反而有增无减。

是莫文骅他们放松了警惕,所以,莫文骅对于此次的行动有着重大的责任,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主席牵扯了好几个人都写了报告。

所以这件事情对莫文骅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还有就是1941的一天,有几个小兵和和县里面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双方都不作出让步,争吵的很是激烈。

最后还开了枪,这件事对当地的影响非常大,后来他们找到几个小兵的领导正是莫文骅,就对莫文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来莫文骅就处决了这几个小兵。

当时莫文骅并不想处置他们几个,但是迫于压力,还想等商议之后再解决,但是上级已经等不及了,要立刻做决定,上级只是想用他们几个敲一下警钟。

但是很快到了第二年就有了转机,他进入国家的党校学习,当时的学习非常艰苦,但是他不怕苦也不怕累,有一次太阳很毒,但是他顶着大太阳训练。

一点都不觉得热,他的1948年10月,塔山阻击战战况异常惨烈,之后岁月里,4纵成长起来的8位开国将军去世后埋葬到塔山。

回到了75年前长眠在此的烈士们中间,在以后的岁月里,有八位将军被埋到了塔山,部队反击时不能一味猛追,小心中敌人埋伏。

白天不停地击退敌人,晚上还要防止偷袭骚扰.……阻击战的惨烈和悲壮已载入军史。阵地上,两方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前沿哨兵发现,杨家洼子北河谷地带,悄悄集结了5000多名国民党军,他们想攻击我七号阵地我炮群随即对此地炮击,掀翻了这批国民党军士士......六天六夜。

战士们坚守阵地,不吃不睡,个个眼睛都是红红的,但个个精神亢奋,越战越勇,誓死紧守阵地。

将士们的耳边,始终响着林罗刘的命令:“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塔山终于守住了,但许多战士永远留在了那里。

锦州解放后,锦州司令官范汉杰被俘,后来他途经塔山时,看着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头,他不敢相信在这里竟然让支援他的十万国民党军队惨败。

塔山阻击战,其地位和影响远远超出塔山之战的胜负,因为其不但关乎辽沈战役的进程和结局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

而亲身经历这场血战的4纵9位将军,烈士墓碑前方,9位参与塔山阻击战的开国将军碑映入眼帘,还有1位将军的遗体安放在不远处的塔山军人公墓。

来自天南地北的9位开国将军,和守卫塔山的英雄在一起,一起融进这座英雄的小山,生死在一起陵园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开国将军和烈士墓碑前,鲜花簇簇,9位将军与塔山阻击战牺牲的烈士们长眠在一起。

莫文骅这一辈子取得的成绩和荣耀,值得炫耀一辈子,到现在很多的旅客专门跑广西南宁去纪念莫文骅先生,可见莫文骅的影响力。

南宁还有莫文骅的故居,现在已经成了打卡的圣地,大家从没忘记过他,他更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同年一起获得上将的还有廖汉生

廖汉生,1911年出生于湖南张家界桑植,他与贺龙元帅是老乡,16岁时,廖汉生便参加了红军,跟随贺龙元帅上了战场。

这一期间,廖汉生凭借着勇敢的作战表现,军职也不断擢升,1933年,加入我党,其后先后担任过红3军9师政委和红2军团组织部部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务,1954年担任国防部副部长。

如此看来,无论从资历、战功上看,还是从职务上来看,廖汉生的军衔基本上能担得起上将军衔要知道,当时的军衔评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以军队级别为主要依据,参照编制军衔确定军官军街:“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副兵团级、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

当时,廖汉生所处的职位为“副兵团级”,而他的老搭档贺炳炎为“准兵团级”,最后还被评定为了“上将”,由此对他来讲授予中将有些委屈了。

但是,作为一名老革命廖汉生将军对此看得很开,他多次表示完全接受组织的安排,想到那么多优秀的老战友都牺牲了,自己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知足了。

结语

莫文骅在自己的晚年说,战争爆发以后,莫文骅就带兵保卫边区,八路军就带兵守护着兵团,当时的莫文骅是政治部主任,当时上级非常看重莫文骅。

准备让他当政委一职,只是当时的莫文骅身上有太多的工作,无法胜任这个工作了,因为自己顾不过来这么多工作所以就给推脱了。

后来莫文骅就给上级写信,推荐自己的好朋友萧劲光就担任政委一职,后来上级竟然同意了这件事,可以看的出来莫文骅的话还是非常管用的。

另外毛主席对莫文骅这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在任职期间,毛主席曾多次夸奖莫文骅聪明,有才华,有一天毛主席看到了莫文骅写的一篇文章,边看边笑。

后来莫文骅就来了,说文化你的写作水平挺高啊,我竟然是第一次知道你的水平这么高,毛主席对莫文骅说到,莫文骅得到毛主席的认可高兴极了。

说毛主席是自己的知己,两个人聊得不亦乐乎,之后的毛主席还教起了莫文骅一起写文章说如果你要写文章就要像鲁迅先生学习,鲁迅的水平是非常高的。

莫文骅从心里佩服和敬重毛主席,他把毛主席当成了自己的老师,莫文骅在毛主席那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莫文骅亦偏爱古文,尤对古文名篇,学来颇感兴趣,因此,他上学时就显露文学才华,对学过的文章能背诵不忘,常有文稿获奖,并在学校展出。

对文学的兴趣,使他养成看书写作的习惯,以至对后来写诗著文打下了基础,莫文骅这一辈子获获得荣誉无数,他为我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他本人多才多艺,深受毛主席的喜爱,我们大家一定要铭记莫文骅将军。她的多才多艺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文韬武略的文骅将军。

我们要永远记住他虽然最后被评为了中将,他表面不是服气,但是莫文骅同时也尊重上级领导的决定,还有人说莫文骅得罪了人所以才获得了中将。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他这一辈子曾经辉煌过,也为国家做了巨大的贡献,他老人家并不后悔什么,至于外界的传闻就让大家去猜吧!

后来的莫文骅活到了90岁高龄,可以说晚年过的比较幸福了,他对身边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和蔼可亲,这就表示了他的肚量,绝对不是小鸡肚肠的人。

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尊重的人,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以上内容参考自党史博采,2023.11.12,关于“与上将军衔擦肩而过的五名开国中将”

0 阅读:49

斯文先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