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养儿防老?不生孩子,老了被欺负,孤独终老?

心理驿站 2024-05-06 06:32:41

你好,我是Ding

不生孩子,老了以后会不会很凄惨?

我拿这个问题,问了身边的一个90后姑娘,她嘴里嚼着口香糖,笑着对我说:

”丁老师,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老了”呢?想那么多干嘛,先过好现在吧!”

我又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采访片段,

主持人问嘉宾:很多人认为女人不生孩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女嘉宾一脸茫然,觉得这句话相当不可思议,不屑的回答:

男人也没生孩子啊,难道他就完整了吗?

“关于生孩子”这个问题,堪称神一样的回复。

你怎么看?

我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是外地一家妇产科医院的行政人员,前不久闲聊,她说起:

去年他们医院整个下半年的新生儿只有300多个,

她过去基本都是脚不沾地,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现在清闲的让人一下子适应不了。

如果你看过人口出生率和相关数据,就会明白,此言非虚。

是啊,不知从何起,大家都不生孩子了。

那么生孩子和不生孩子的家庭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我有一个朋友,39岁,上海人,女性,丁克家庭,先生和她家里有三套房,

一外资企业的行政人员,平时喜欢打卡小众旅行点,看音乐剧,和朋友下午茶,

家里还养了一只猫一条狗,她的计划是:五年退休。

我还有一个大学同学,也39岁,上海人,女性,已婚,一双儿女,也有三套房,

一普通民企的打工族,她早上6点起床,送两个孩子上学,然后上班,晚上18点下班,

回婆家吃饭,然后带两个孩子回家辅导功课。

周末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日复一日。

她不敢失去工作,全心全力照顾家庭和孩子,

她的计划是:把孩子抚养成人再考虑自己的计划。

有没有孩子,折射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好坏,只有取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面临生孩子问题,你又会如何建议她呢?

因为自己专业的关系,我会更多探究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人性的特点。

究竟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3个思路一同探讨下,也欢迎友友提出自己的思路。

出生人口的下降,背后揭示的是人内心的变化,金钱是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因。

1: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迷茫和世事的不确定增加

过去的人生活充满了“确定性”,现在一睁眼就要面对无数的“不确定”和“不可抗力”,

或者这样说,以前的人不会把生孩子和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也不懂什么确定性,

现在的人懂得更多了,反而畏首畏尾。

比如:我们父辈或者奶奶辈,基本都是拿固定工作,养家糊口,基本不会出什么意外。

现在,搞不好一踏进单位的门,领导就把你叫到办公室,一顿矫情,最后告诉你,

这是你最后一个月。

现在的社会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互联网的发展又给我带来了海量的信息,

不管正面还是负面的感受都同时被放大,我们却更容易焦虑了,人人自危。

毕业就业,职业发展,压力,情绪,婚姻问题,每个都是一道道的坎。

正因如此,

习惯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快速打破了那原本坚固的,不可撼动的统一观点:

结婚要生孩子。

2:现在年轻人对人生看的更透彻,对自己想要的人生相当明确

我有一个同事,她说起她那天马行空的双鱼座儿子,一连愁容。

“我儿子大四,面临着毕业找工作,但他一点都不急,每天吊儿郎当的,问他要干嘛,

我和他爸爸都急死了,我自己还帮他物色了几个工作单位,没想到被孩子一票否决。”

有一天,他居然跟我说:

妈妈,我已经找了个实习的地方, 一周去3天,每天工作4个小时,一个月3000。

以后转正了会多一点.

他妈一听急了,3000哪够花?

没想到,孩子的一番话却让家长吃了憋。

他儿子说:

我有房子住,单位离家近,我走路就可以,交通费也省了,单位有午餐,

回家有晚餐,我又不买名牌,而且我们寝室好几个人都和我一起去那个单位,

一个月3000还能剩呢。

再说了,我又不结婚不生孩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我一周就工作12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属于我,难道不好吗?

妈妈一听震惊了!

我一听,觉得似乎也没错。

是的,50 60 70 80 年代的人和90,甚至00后的想法截然相反,

他们并不认为,结婚生子是人生必经之路,为什么要走你们走过的路?

用他儿子的话来说:"

你们也过的并不幸福,那证明你们的路可能是错的。"

3:关于教育的内卷和教育理念的不确定性

现在的生孩子,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多双筷子多个人,而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

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教育内卷已蔚然成风。

孩子的出生不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保障,更多的是教育和培养。

这个过程上的压力显然比“多双筷子”要大得多。

当然,也有家长不卷,孩子除了义务教育之外什么都不会,但需要有足够的定力不被裹挟。

我之前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有个身边朋友的真实案例,让我很意外。

一个成绩中等,家长眼里俗称什么技能都没有的女孩子喜欢跳舞,

学校里正好要挑选几个对舞蹈感兴趣的孩子参加外区的活动,这个坐在第一排

最显眼位置的小孩子举手:老师我要参加。老师全程当没看见。

孩子回去哭了一晚上问家长:妈妈,为什么老师不选我? 伤心的令人心痛。

如果不卷,家长和孩子都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我们终究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当然,我自己认为:成绩的高低,技能的多少并不是关键,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

我有时也纳闷,

为什么不卷“人格培养”?不倦“道德礼仪”,不卷“德行品性”?非要卷技能和所谓的知识?

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同时问了GPT,他是这么回答我的:

在三四十岁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生命中最好的事都已经发生过了,

剩下的只是重复和老去。一年年,一天天,而孩子会冲走重复,让生活重新变得未知。

它让你烦恼,让你牵挂,让你欢喜,让你惊讶,让你再经历一次童年,

让你明白当年父母的心境,让你有理由买曾经求而不得的玩具,让你在痛苦时坚强,

在危机中冷静,让你看到童年时的自己,看到他的勇敢,他的好奇,他的局促,他的不安,

从而更好的理解自己,接受自己。

父母养育了孩子,孩子也陪伴了父母,父母和孩子滋养了彼此,也成就了彼此。

在飞逝的时光中,他让未来有所期待。

你呢?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爱玲说:

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其实生与不生都是个人选择,

就怕没想清楚,贸然把孩子生下来,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

你说呢?

作者:Ding心理

心理剖析 洞见本质 放下焦虑 感受幸福



0 阅读:64

心理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