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后,如来为何叹息?原来他发现了悟空的秘密

川鹤史 2024-02-27 17:55:27

500年前,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最大的愿望是重获自由。

500年后,随着五指山山顶的封条被揭起,它从山底一跃而起。重获新生的这一刻,它也肩负起了更重的使命。

一路向西,一路成长。

最初那只纯真率性的野猴,用自己的火眼金睛识别了各类形形色色的妖怪,却在遇到一只叫做六耳猕猴的猴子后方寸大乱、不能自己。

这个与它容貌一样、实力一样、甚至说话语气都一样的猴子,到底是谁?又从何而来?

为何在西天灵山一棒打死这个假悟空后,那个嫉恶如仇、骄纵随性的孙悟空也一去不复返?

六根的起源

取经之路路途遥远,要克服的远不止路上遇到的困难,更难克服的还有心境上的困难。而猴子本性中的顽劣,注定这场修行路上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的本性。

人本身就有着各种情感和欲望,猴子也不例外。

六耳猕猴出现的这一集,孙悟空打死了拦路的六个强盗。

而打死的六个强盗,原著中介绍:一个叫眼看喜,一个叫耳听怒,一个叫鼻嗅爱,一个叫舌藏思,一个叫意见欲,一个叫身本忧。

佛教中将喜、怒、哀、思、欲、忧这些情感和欲望视为“六根”,“六根”这个词恰好与六个强盗名字相对应。

似乎是命中注定有此劫,只有将“六根”抹去,才能做到“六根”清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修行。

小说中六根所指代的强盗被孙悟空一棒清除,猴哥嫉恶如仇的一面由此得以展现。客观世界中的六根被清除了,但它心里的六根要怎么清除呢?

二心的出现

仙气缭绕的普陀崖,坐在莲台上的菩萨接待了遭唐僧驱赶后离开的孙悟空。

恼怒不已的孙悟空向菩萨倾诉着自己取经路上遇到的苦楚,此时的它还不知道,宝莲台下,由自己心魔幻化而来的六耳猕猴也就此形成。

而唐僧这边,孙悟空的离开,也使得它和唐僧的师徒关系出现了间隙。

此时,八戒化斋未回,沙僧一面化斋一面寻找八戒,唐僧独自一人无人保护。这一切都给了六耳猕猴可乘之机。

它假借孙悟空的身份接近唐僧,在不满唐僧对自己的态度后又棒打唐僧,紧接着重回花果山称王、策划自行取经。

凡此种种,所做之事,都映射了孙悟空被自己性格里的阴暗面主导后想要干的事情。

它像是孙悟空的一个心魔,让猴哥性格中顽劣暴躁、不受约束的部分得以呈现。

将孙悟空长久以来埋于心底的恶意,展露的一览无遗。它的出现也迫使猴哥不得不正视自己真正的内心,思考取经路上真正的自我修行到底是什么。

初生时的孙悟空面对浩瀚世界时,学习过各种本领,唯独伦理道德这一块没有人教。取经路上遇到的种种,使得邪念和善念也在它脑海里不断交织。通向自由的路上如何驱散心中邪念,战胜性格中野性的那部分,成为了它首要解决的事情。

这一天的普陀崖,访客很多。

除了找观音诉苦到访的孙悟空,还有与六耳猕猴交战后落败过来求助的沙僧。

从沙僧处听闻,有人正在冒充自己,行大逆不道之事,孙悟空的愤怒立马被点燃。它随即找到自己的冒充者六耳猕猴。

随后,两人开始激战,从山野打到天空,震惊了三界。

以假乱真的六耳猕猴具备孙悟空的所有技能,一时间连神通广大的各路神仙也无法分辨出他们俩到底谁真谁假。

这场始终无法分出胜负的纠纷,最后闹到了如来那里。

三界最高主宰如来道破了六耳猕猴的真实身份,六耳猕猴眼见不妙,一时心慌,变成蜜蜂准备逃走。

雷音寺的众佛不识,以为它逃走了,直到如来将钵盂扔出才最终其擒住。

叹息的秘密

钵盂接起后,孙悟空随之而来的劈头一棒,六耳猕猴死在了金箍棒下。

看着眼前的一幕,如来发出了轻微的叹息,或许他早已洞悉孙悟空会经历此难。

随着六耳猕猴的死去,孙悟空与自己的心魔做了真正意义上的了断,它找回了自己的本心。

隐藏在孙悟空内心深处的那些躁动不安的顽皮和冲动,似乎也一并消失了。

曾经喜欢大打出手的孙悟空成为了过去式,他开始变得稳重,对唐僧更加恭敬,学着用策略和手段解决问题。

这一切的转变都与之前的样子判若两人。

它亲手杀死了那个灵魂不受束缚的自己,彻底皈依佛门。

做到这些之后,它好像也明白了真正的修行是什么,对此次西行的态度和认知也有了新的理解,成了一个真正的佛。

从六名强盗的死到六耳猕猴的死,这由外到内奇妙的呼应,揭示了孙悟空为自己的成长与转变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经历这一难后,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啊,唐僧几乎没在念过那个令人头痛的紧箍咒,孙悟空也在朝着众人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来的一声轻叹,也显得难能可贵。

他知道,成长背后的代价过于沉重。那个初出茅、向往自由、嫉恶如仇的灵猴在此之后已不复再见。未来取而代之的,会是一个新的、更强大的孙悟空。

结束语

人的性格最能反映真实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性格又有多面性,要克服自己性格中的阴暗面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学习与自己的阴暗面共处,学习调整自己性格中的阴暗面,才能把人生深度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

六耳猕猴的出现不仅仅是作者对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要领悟真正的修行所设置的一道考验,更像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

漫长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认认清真真正的自己,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

而这场名为人生的修行之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索实践。

3 阅读:94

川鹤史

简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每天了解一些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