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优争先争效】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坚持“三个聚焦”做实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

清朗天空 2024-05-11 19:50:25

近年来,福建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实施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聚焦目标任务、聚焦学生群体、聚焦便民服务,联合我省各类学校和有关单位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聚焦目标任务,开展所校合作

“过去我们自己组织开展的禁毒教育,缺乏鲜活案例,更没有毒品的现场展品,学生们都觉得比较枯燥。与戒毒所开展合作,在校内建设禁毒教育基地后,改由民警为师生开展更为专业的禁毒宣教,有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毒品展示、知识竞答等内容,大大丰富了形式、载体,有力提升了禁毒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福州三中负责同志在禁毒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上表示。

近年来,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把校园作为禁毒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把青少年学生作为禁毒宣传的主要对象,积极与全省各地大中小学共建合作,建立禁毒教育基地,搭建禁毒宣传合作平台。截止目前已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屏东中学、福州三中、厦门双十中学、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等56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设立禁毒宣传教学点,并加挂“禁毒教育基地”牌子。

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还主动推动民警到校兼职,如:福州十六中聘请省未成年人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担任兼职副校长;厦门技师学院等三所学校聘请司法戒毒所民警担任校外辅导员等,成为双方合作共建的“纽带”,为后续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去年来,全系统共进校园开展预防“上头电子烟”“聪明药”“麻醉精神药品的滥用”等内容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397场次,各级媒体宣传报道443篇,受众师生达20多万人次,在广大学生中倡导“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助力“无毒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聚焦学生群体,开展定制服务

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群体的禁毒教育需求,有效提升禁毒教育质量,厅戒毒局与省禁毒办、福建警察学院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最新毒情形势,打造标准化毒品预防教育课程内容,组建禁毒宣传专业师资队伍。各戒毒所采用“禁毒宣传+”工作模式,结合青少年年龄、认知特点,通过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咱们几个台上站。”“传播知识和防范。”“响应号召做宣传。”“宣传员。”

女子所与福建邮电学校师生共同编排禁毒三句半,使禁毒宣传教育中更易入脑入心;南平所组建百合之声乐队、百合戏剧社,到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演出,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厦门所编排具有闽南特色的禁毒答嘴鼓,使禁毒宣传教育更具地方文化特色;榕城所与福建理工大学“互联网创客中心”共同研发“情景式”禁毒志愿宣教服务,将禁毒宣传教育寓教于乐;闽江所将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等专题与禁毒宣传教育相结合,拓展禁毒宣传教育课内容。

这些举措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让禁毒宣传教育好听、易懂,获得师生好评。

聚焦便民服务,开展模式创新

在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组建“绿盾”禁毒宣讲联盟,打造“一所一品牌”,全省10个强戒所下设10个禁毒宣讲团,组织开展“禁毒教育流动课堂”和“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专题教育活动,面向青少年提供更便捷的禁毒宣传服务,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禁毒宣传教育新模式。

“戒毒局向闽姐姐空中家长课堂送来了专业的禁毒宣传课程,更好地打通了服务妇女儿童的新车道,形成共同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新机制和新合力。”省妇联的同志在双方签约仪式上表示。

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加强部门联动,女子所与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作,组织禁毒宣传志愿者加入“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通过“闽姐姐空中家长课堂”向全省妇女儿童开展禁毒宣传;漳州所联合民盟漳州市委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为漳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禁毒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月一校行”活动.....

“原来毒品有这么多种类,这些花花绿绿的包装让人防不胜防。”福州麦顶小学师生在参观女子所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后,纷纷表示要擦亮双眼、提高防范,绝不让毒品有机可乘。

研发升级“绿色守护”微信小程序,通过开设“毒品常识教育”“禁毒法规政策”“禁毒宣讲团预约”“禁毒基地预约”等功能模块,广大师生只需指尖一点,就能轻松获得更加便捷、精准、科学的线上科普+线下预约禁毒宣传活动等服务。

来源: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

责编:赵淑琳

审核:方琮 高奇

■ 完善破产重整机制助力企业发展 ■ 厦门海沧:“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疑难杂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