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下,法国惊呆了,德国震惊了,就连美国都傻眼了!因为美媒发现,中国车企生产全球约

这下,法国惊呆了,德国震惊了,就连美国都傻眼了!因为美媒发现,中国车企生产全球约70%的电动汽车。它们销售的汽车如此先进,美国与中国电动汽车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福特汽车的CEO吉姆・法利,在播客里说得特实在,他说中国在电动车这块儿就是个“700磅的大块头”,不管是特斯拉、通用还是他们福特,真想跟中国车企硬碰硬,根本没辙。   这位天天盯着行业动态的CEO,一点不藏着自己的焦虑,他自己开了半年小米电动车,直言中国车企的进步,是他见过“最让自己觉得跟不上的事儿”——不光产量占了全球七成,成本和质量还比西方车企好一大截。   这可不是瞎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实打实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光国内就造了快700万辆新能源车,占了新车总销量的四成多,差不多每两辆新车里就有一辆是电动的。   更让西方坐不住的,是中国电动车的技术真够硬。就说蔚来汽车,成立也就十几年,光全球专利就拿了快一万项,还把换电这事儿做成了生意,在中国和欧洲建了3000多座换电站,车主换个电三分钟就能满电出发,比去加油站排队加油还省事。   他们家电池能跑的距离,在全球都是最长的,车里的双视角抬头显示和线控驾驶系统,连德国的工程师都忍不住拿来研究。   更厉害的是生产的时候,蔚来工厂车间里全是机器人在忙活,还能按车主的需求量身订做,核心想法就是“先把车的‘大脑’做好,再造车”,把软件和AI当成了汽车的魂儿。这种“技术+规模”的组合拳,西方车企根本接不住。   美国这边早就慌了。前总统拜登之前给中国电动车加了一倍的关税,以为这样就能拦住,结果特朗普上台后,干脆把电动车补贴给取消了,可没想到,两边的差距不光没缩小,反而越拉越远。   美国有个研究汽车行业的公司,专家说得特实在:“要是不靠中国的供应链,美国车企根本造不出便宜的电动车。”道理其实特简单,美国连造电池需要的锂、钴这些原料,80%都得从国外买,本土的矿场要么过不了环保关开不了工,要么建到一半就没钱了。   就像福特在密歇根的电池厂,因为没人买,规模直接砍了一半,政府都把6亿美元的补贴给收回去了。   充电设施就更别提了,特朗普政府一停了NEVI那个充电计划,高速公路上的充电站建设全停了,车主想跑个长途都犯难。反观咱们中国,从锂矿提炼到电池组装,再到整车生产,全链条都握在自己手里,成本自然能降下来。   欧洲那边的反应更复杂,德国车企看着街上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动车,急得直转圈。今年夏天去欧洲,街上到处都能看着中国电动车,6月份卖得比去年同期多了快五成,市场份额涨到了5.5%的新高,到7月份,上牌量直接翻了一倍。   欧盟不管德国反对,给中国电动车加了35%的关税,结果荣鼎咨询一查,就算加了税,中国车在欧洲卖照样能挣钱。更打脸的是,现在轮到欧洲车企反过来求着跟中国合作了,想拿市场换点技术。美国有个智库看明白了:“以前都是中国求着要技术,现在倒过来了。” 中国电动车往外扩张的速度,肉眼都能看见。2020年的时候,咱们还得从国外进口汽车,现在倒好,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4年乘用车出口就涨了近两成,到了490万辆,反观进口,从124万辆掉到了70多万辆。   单说湖南一个省,2025年前三季度电动车出口就涨了85%还多,9月份一个月直接涨了两倍多,对印尼的出口更是翻了6倍。而且这些车可不是低端货,出口的钱数比出口的数量涨得还快,说明技术含量和卖价都上去了。   西方嘴上不服软,可身体却很诚实。福特那CEO天天开着中国电动车,研究怎么跟咱们竞争;大众、宝马也偷偷挤进来,想加入中国的供应链;连特斯拉都得天天盯着中国车企的动静。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专家说得准:“中国车企现在已经站在技术最前面了。”他们花十年时间磨出来的自动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本事,西方想在短时间内追上,根本不可能。   现在两边的差距还在扩大,中国都已经把电动车技术用到AI、机器人这些领域了,美欧那边还在为供应链和补贴的事儿互相扯后腿。   这哪是什么突然爆发,分明是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以前咱们还只能模仿外国品牌,现在都能自己定行业规矩了。中国电动车靠着重全球七成的产量、够硬的技术,还有拆不散的供应链,给了全世界一个大惊喜。   美欧现在懵圈一点不奇怪,毕竟他们从没见过这么能打的对手——不光造得多、造得好,还能卖到全世界,就算加关税也拦不住。这还只是个开头,以后技术更新更快,全球布局更广,中国电动车肯定能跑得更靠前。    

评论列表

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 27
2025-11-07 17:57
美国人骂中国电车是因为抢了特斯拉的市场,日本人骂中国电车是因为抢了丰田本田的国内市场,但是中国人骂中国电车,我真的不理解。

请靠边停车 回复 11-07 18:52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骂国产车的是一少部分,新能源销量占比已经过半了,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

夏日柠檬 回复 11-08 00:44
等卷跑了外资车你就懂了,真实想造车搞实业的没几个,都是资本运作圈钱的

午时真言
午时真言 2
2025-11-07 23:05
是不是因为电动车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比如说跑长途电池电量不足,充电设施不完善,充电耗时长,电池寿命短,冬季寒冷地区电力不足等等情况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 1
2025-11-07 22:37
你去看看国产车的钢材薄得像纸片,电池6-8秒烧光,

用户10xxx32 回复 11-07 23:12
上次看到车辆自然数据,好像还是油车遥遥领先。那数据不知道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