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众议院兵推结果显示,台海战争将不会只有海战与空战,会有8万解放军登陆台湾,美军则击沉80艘解放军舰船。 这场兵推源于美国国会对中国大陆军力扩张的警觉。2023年4月19日,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联合新美国安全中心,在华盛顿闭门进行桌面演习。参与者分成蓝红两队,蓝队由议员扮演美方决策者,红队专家模拟大陆指挥。设定时间为2027年4月22日,演习覆盖72小时,从外交僵局到首轮交火。棋盘上标记台湾海峡深度、福建港口坐标,投影屏显示卫星模拟图像。目的在于检验美军响应机制,找出潜在弱点。结果直击要害:美军虽重创敌方海军,却无法阻挡大规模登陆。这暴露了单纯海空对抗的局限,强调地面防御的紧迫。演习虽未全公开细节,但报告指出,多域协同已成为现代冲突核心。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事后强调,此类模拟有助于国会拨款优先事项,避免纸上谈兵。类似活动在美国智库中常见,却少见国会直接操盘,凸显台海议题的敏感度。 兵推过程模拟大陆舰队从厦门港启航,航母群领衔,两栖舰紧随,穿越海峡浅滩。蓝队迅速激活关岛和菲律宾基地,潜艇下潜锁定目标,鱼雷和精确导弹首轮齐射,击沉多艘护卫舰和登陆艇。红队调整队形,战机起飞争夺制空,导弹饱和攻击台湾机场,跑道损毁影响美援运抵。蓝队F-35编队从克拉克基地升空,反舰导弹低空掠海,摧毁补给线,累计损失红队舰艇达80艘,包括主力航母损伤。海面爆炸连锁,油污扩散,但红队两栖部队趁乱加速,登陆艇链条放下,士兵分路涌滩。蓝队岸基火炮和火箭系统开火,炸起泥土阻滞推进,却难挡八万兵力多点渗透。演习日志记录,红队工兵架桥,坦克集群沿公路推进,建立桥头堡。蓝队战机低空扫射,投弹击毁车辆,但库存导弹快速见底。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模拟,红队虽海军折损严重,仍安置八万部队于岛内。这结果显示,封锁海峡难度超出预期,敌方渡海能力不容小觑。 从军事角度看,这次兵推突显台海冲突的多域特性。过去人们常聚焦海空决胜,但演习证明地面突破是关键转折。红队登陆后,台湾陆军面临重压,海空军先遭重创,难以持久抵抗。蓝队依赖分布式基地,如冲绳和苏比克湾临时跑道,运弹补给,却因长程武器耗尽而被动。报告建议,美军需强化潜艇网络和隐形导弹生产,当前库存仅够一周高强度作战。红队舰队阵型密集,易遭围攻,但补给线韧性强,039A潜艇反制有效。专家分析,大陆海军扩张迅猛,福建舰服役后三航母编队初具规模,万吨驱逐舰火力密集,防空网严密。蓝队虽有F-22和阿利·伯克级优势,却在饱和攻击中暴露漏洞。演习还模拟经济制裁,蓝队冻结大陆资产,红队抛售美债,全球市场波动剧烈。这提醒,军事行动外溢效应巨大,半导体供应链中断将拖累世界经济。 与其他智库模拟相比,此次兵推更注重国会视角。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曾跑24次战棋,美台日联手多阻挡入侵,但代价高昂:美军损失上千架飞机、数十艘舰艇,台湾基础设施崩坏。CSIS报告指出,台湾地形险要利于防御,美日支援迅捷,中国空军需先夺制空权,却遭F-35和潜艇反制。国防部内部评估强调快速响应,避免冲突拖长成消耗战。2022年另一模拟显示,美方虽胜,经济却崩盘,全球贸易链断裂。台湾半导体产业占全球一半,战时停摆将引发芯片荒,影响汽车和电子产品供应。这些案例一致警示,胜利往往是惨胜,胜负难分。兵推结果虽让蓝队警醒,却也反映美军转型压力:从大陆战转向印太分布式作战,需盟友深度绑定。日本和菲律宾基地关键,但演习中盟友犹豫制裁,暴露协调难题。 政策启示方面,兵推直接推动国会行动。加拉格尔呼吁通过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拨款扩建导弹生产线和防空系统。报告列出三点教训:加强弹药储备、最大化盟友贡献、提升台湾不对称能力。武装岛内“到牙齿”,包括反舰导弹和无人机蜂群,能放大防御效果。专家如CNAS研究员建议,分散态势降低两栖风险,长程打击削弱敌登陆舰队。当前美军太平洋舰队规模有限,需加速弗吉尼亚级潜艇部署。全球看,此类模拟增多,旨在嚇阻而非挑衅。台湾当局应借此评估实情,推动民众了解和平价值。退役将领观点指出,大陆跨岛能力增强,需岛内加强韧性建设。整体而言,兵推不是预言,而是镜鉴,促使各方审视准备不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