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近1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大衰退要来了?银行的贷款放不出去了

锦河眼 2024-05-13 23:36:34

央行上周六公布了最新金融数据,有2个数据非常吓人。

一是4月社融新增-1987亿元,近19年来首次变成了负数,比去年同期的1.22万亿元少了1.42万亿。要知道上个月社融新增还是4.87万亿,这个月直接断崖式下跌,所以让人心里有点咯噔。

二是4月M1同比下降1.4%,创下史上次低,上一次为负是在2021年1月。

社融是全社会从金融体系借钱的金额,社融下降意味着大家不愿意借钱了或者是借不到钱了。

M1是流通中的现金M0+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M1增速为负,意味着企业的活钱在减少。

你想想,一般啥时候企业的活钱会变多?自然是需要大额花钱投资的时候,比如房企要买地前,账上的活钱就会变多。反之,企业活钱变少,意味着投资少了。

结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大家不愿意借钱了,企业不愿意花钱了。

社会上借钱的主体有三个:政府、企业和居民,而4月政府发债、居民贷款和企业的短贷新增都是负数,这传递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所有人都在缩表!

企业在忙着还债,有房的人在提前还贷,还没买房的不愿意贷款买房了。

4月社融新增的细分项中,人民币贷款增加了3300亿元(不含非银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为近五年新低,外币贷款减少31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48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减少98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500亿元。

明面上看,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了4486亿元,好像才是下降的大头,但实际上减少的钱相当于银行给企业贴了现,相当于银行贷款下面的票据融资是增加的,而这仍然在社融口径下,所以贷款项下的其他贷款(居民)缩水才是社融转负的关键。

4月份,人民币贷款(含非银贷款)增加730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减少51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00亿元。而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的这8600亿也主要是靠票据融资撑起来的。

细分来看,企事业单位贷款中,短期贷款减少41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1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381亿元,而这种票据融资只是一种贴现行为,并没有实质的投资发生,一般企业的融资几乎没有增长。

4月住户新增贷款的-5184亿元中,有3518亿是短期贷款,1666亿是中长期贷款。

也就是说,现在普通人的消费意愿在下降。短期贷款主要对应的就是1年以内的贷款,比如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贷;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房贷,其实就是买房的人变少了,这个从惨淡的楼市数据就能看出来,所以大部分城市的限购也取消了。

有意思的是,在2022年以前,4月的住户贷款都是整数,2020年高点甚至高达6669亿元,从2022年开始住户贷款就变负,随后跌幅逐渐变大。2022-2023年,4月份住户贷款数分别是-2170亿元、-2411亿元。

为啥2022年开始变化了,因为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就开始进入寒冬,房企一个接一个违约爆雷,房价也开始下跌。

除了居民,政府4月的融资也是负数。

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是-984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532亿元。直接原因就是政府发债节奏慢了,毕竟现在的地方债已经够多了。

社融负增长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手工补息被叫停。

一句话,现在的大环境是真的不好,经济没活力。

有人就问了,M2余额不是都超300万亿了么,钱都跑去哪儿了?

关于这个事,央行最近在公众号回答了。央妈说:

分部门看,3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163万亿元、81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一句话,贷款大部分去了企业的基建、房地产项目上。

另外,关于存款在哪,央妈说:2024年3月末,在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个、下降4.2个、下降3.3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类支出会体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

通俗来讲,钱都被大伙存起来了,而且更多的人存成了定期。

央妈还说了,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了。

意思很明显,现在放的水已经很多了,大家不愿意投资、消费。

现在的经济,有种类似流动性陷阱的感觉。

经济学上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指的是当利率很低的时候,大家都预期未来利率会调高,所以都把现金攥手里不买债券,等着未来利率高了再买。

所以这个时候,无论再怎么降利率,钱都被大伙存起来了,没到市场上消费流通,导致降利率这招失灵,刺激不了经济。

而我们的现状,就是央妈不断放水,但是大家都揣兜里,就是不花等情况好转了再去花,导致市面上流动的钱很少。

流动性陷阱美国和日本都出现过,后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用了一个大招:量化宽松。

22 阅读:8508
评论列表
  • hi 91
    2024-05-14 06:52

    社会财富初次分配不均导致:给工人偏少(消费者),给资本家过多(生产者)——都拿去买地、买设备、建厂房。结果生产出一堆商品消费不了,只能打价格战。

    长红 回复:
    就这工资还不少?
    阳生物种 回复:
    中国的初次分配比例在世界范围都是中下游。
  • 2024-05-14 08:21

    老百姓借钱谈何容易,但是找中介收天价中介费银行又借

    尼莫 回复:
    要有抵押物,只有马爸爸那里不需要抵押物,但是利息不低,挺高的[静静吃瓜]
  • 2024-05-14 16:05

    现在才是正常 以前不过是房地产假繁荣

  • 2024-05-14 15:28

    节衣缩食导致进一步的节衣缩食,涨水电气价格,更加节衣缩食

    tb01144671 回复:
    [点赞]
  • 2024-05-14 15:42

    芳向若不变,吴姐

    感恩的心 回复:
    不允许
  • 2024-05-14 07:16

    什么是量化宽松

    用户17xxx34 回复:
    大家都不消费,就无法贬值。
    捣蛋的蚂蚁 回复:
    流通不起来,影响不大
  • 龙文 33
    2024-05-14 04:08

    评论区都没人

  • 2024-05-14 16:39

    要钱的贷不到,不要的拼命打电话问!

  • 2024-05-14 16:29

    是存款放不出去吗?是贷款收不回来造成的,看看各地方的地方债,看看房企的贷款,如果这些都能解决,贷款会放不出去吗?

  • 2024-05-14 11:26

    希望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

  • 2024-05-14 15:14

    首先,资本市场要在趋于公平的环境下活跃起来……

  • 为啥要借钱生活。。。普通人,赚多少花多少就行了,赚不到就少花点。。。。你又不做生意,借那干嘛。。。

  • 2024-05-14 23:28

    要尊重经济规律,不能硬来。

    千与千寻 回复:
    一个比一个厉害,人定胜天[笑着哭]
  • 2024-05-14 13:43

    可以降到负利率,看看大家还存钱吗?

    用户36xxx13 回复:
    不存,利好买保险柜的公司
  • 2024-05-14 21:36

    不是大家不花钱,而是大家找不到赚钱的法子。 能赚到钱了,自然就愿意花钱。

  • 2024-05-14 19:23

    什么是放水?放哪里去了?

  • 2024-05-14 23:47

    分析的很好,下次不要分析了[笑着哭]

  • 2024-05-14 20:12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 2024-05-15 00:28

    好消息!

  • 2024-05-14 23:45

    钱少物多打仗不怕,打仗最怕钱多物少,老美一大打立垮

  • 2024-05-15 00:02

    你个滞胀[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5-14 15:47

    看把你高兴的!如果大衰退来了,小编的生活会更难!

  • 2024-05-15 07:52

    不消费是吧?那就提高水电煤燃气高铁等刚性需求端,你不用那我就收过来帮你用。

  • 2024-05-14 22:04

    这个月银行不冲刺贷款,不突击放贷,反应的真实数据,上个月季未冲刺业绩。季末放贷,月初还款

  • 2024-05-15 23:30

    钱借来不知道干啥!干啥都亏

  • 2024-05-15 03:15

    三战吧。让世界重启。

锦河眼

简介:关注最新时事,讲财经故事,看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