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在家烤出能馋哭邻居的蜜汁叉烧,零失败的肉香暴击

在家烤出能馋哭邻居的蜜汁叉烧,零失败的肉香暴击我家厨房最近总飘着一股勾人的甜香,连对门的阿姨都忍不住敲门问:“你家是不是

在家烤出能馋哭邻居的蜜汁叉烧,零失败的肉香暴击

我家厨房最近总飘着一股勾人的甜香,连对门的阿姨都忍不住敲门问:“你家是不是在做什么神仙肉?我家娃闻着味儿直扒门缝。” 其实哪是什么神仙菜,就是我用一块梅花肉,捣鼓出了比外面叉烧店还香的蜜汁叉烧——表皮油亮得能反光,咬一口肉汁混着蜂蜜的甜润在嘴里炸开,连肥肉都化得像奶糖。

说起来这道菜还是我跟外婆偷学的。小时候住老弄堂,外婆总在周末支起小炭炉烤叉烧,我就搬个小板凳蹲在旁边,看她用筷子给肉扎满小孔,再用搪瓷缸子调一碗黑乎乎的酱汁。那时候不懂什么叫“入味”,只知道外婆说“给肉‘扎扎针’,它才肯喝饱糖水”。现在自己掌勺,才明白这就是最简单的“入味小诀窍”。

做这道叉烧其实比煮泡面难不了多少,先挑一块肥瘦相间的梅花肉——这肉是叉烧的灵魂,太瘦会柴,太肥会腻,梅花肉的纹理像小雪花,烤出来刚好油润不腻。把肉洗干净擦干水,拿牙签像给娃娃扎小辫一样,密密麻麻扎满小孔,这一步千万别偷懒,不然酱汁进不去,肉就成了“外甜里淡”的白嘴肉。

接下来调酱汁是“甜香密码”:一包叉烧酱打底,加两勺蜂蜜提润,半勺老抽负责上色(别加多,不然会发苦),两勺料酒去肉腥,两勺生抽增鲜,最后加两勺蚝油让味道更绵密。把切好的葱段姜片丢进去,抓着肉在酱汁里“打滚”,确保每一寸都裹上酱汁,然后装进保鲜盒扔冰箱冷藏一晚——我试过腌两小时就烤,肉里的甜香像没睡醒,腌一晚上的肉,连骨头缝里都是甜津津的。

第二天烤之前,先在烤盘铺一层锡纸(省得洗盘子),把肉摆上去,刷一层蜂蜜和剩下的酱汁。烤箱180度上下火烤30分钟,取出来翻面再刷一层酱,再烤30分钟。这时候厨房已经香得像开了叉烧专卖店,我家猫会蹲在烤箱门口,尾巴摇得像小风扇。

烤好的叉烧别急着切,放凉10分钟——外婆说“热肉切会散,凉肉切会香”。切开的时候,能看到肉里的汁水顺着纹理往下淌,肥油被烤成透明的琥珀色,瘦肉带着粉粉的肌理,咬一口,蜂蜜的甜、酱汁的咸、肉本身的香混在一起,连不爱吃甜的老爸都能啃完一大块。

上周我把烤好的叉烧装了一盒给对门阿姨,她第二天送了我一筐草莓,说她家娃吃了叉烧,连平时不爱吃的米饭都扒了两大碗。其实做饭就是这样,不用多复杂的技巧,只要肯给肉“扎扎针”,肯等它在冰箱里“睡一觉”,就能做出让全家人眼睛发亮的味道——这大概就是家常菜最动人的地方,用最简单的办法,暖最踏实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