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海军姥爷们的天塌了!”   当地时间11月25日,一则消息让美国炸开了锅,

“美国海军姥爷们的天塌了!”   当地时间11月25日,一则消息让美国炸开了锅,海军正式宣布取消星座级护卫舰的后续建造计划,原本规划至少10艘的首批采购量,如今只剩已经开工的"星座"号和国会号两艘,其余订单全部砍光。   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型护卫舰项目,终究没能逃过美军装备发展"高开低走"的魔咒。回溯整个过程,星座级护卫舰从诞生起就命运多舛。   2022年8月首舰在威斯康星州马里内特造船厂开工时,美军还宣称要借助欧洲FREMM护卫舰的成熟设计快速形成战斗力,谁曾想后续修改会没完没了。   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说得明白,海军不断提出特殊要求,动力设备、武器系统甚至上层建筑都大改特改,最终成品与原型的相似度只剩不到15%。   排水量从6890吨硬生生加到7490吨,长度增加7.2米,宽度也加了1.2米,原本26节的最大航速都受了影响,这已经不是升级改造了,和重新设计没什么区别了。   改动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度严重滞后。按照原计划,首舰本应在2026年交付,可到2025年春天,造船厂负责人承认实际施工进度才刚到10%,交付时间不得不推迟到2029年。   更离谱的是,开工三年后详细设计都没敲定,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披露,这种"边设计边建造"的模式,和之前濒海战斗舰项目的混乱状况如出一辙,直接导致成本失控——已经投入的20亿美元打了水漂,国会批的76亿首批经费也眼看要不够用。   而星座级的夭折,只是美国海军当前困境的一个缩影。新舰造不出来,老舰的日子更不好过。就拿"哈尔西"号驱逐舰来说,2005年入役本该正值壮年,却被拍到炮管生锈、甲板污迹斑斑,《洛杉矶时报》曝光美国海军每年光因舰艇生锈就得损失至少30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人员短缺,政府问责局2024年的报告显示,海军缺员近1.4万人,63%的舰艇副指挥官坦言,人手不足让海上维修变得极其困难。   有水兵直言,能干的人都被累垮了,要么转业要么跳槽,形成恶性循环。像"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为了支持巴以局势在中东执勤超过200天,官兵们连轴转早已疲惫不堪。   如今的美国海军,正陷入"新舰交付难、老舰退役快"的两难境地。马里内特造船厂虽然还在赶工最后一艘濒海战斗舰,后续也只能靠建造基于濒海战斗舰的多任务水面战斗舰维持产能。   海军打算把省下的经费转投到所谓"更容易快速生产"的舰艇上,但从过往经验看,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恐怕难成气候。   如果不能解决设计规划混乱、船厂工人短缺、维护体系崩塌这些根本问题,美国海军所谓的"重振雄风",大概率只能是原地踏步,未来怕是还要继续上演更多"天塌了"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