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罗斯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球哗然,20号下午俄国家杜马上演罕见一幕,450名议员零反

俄罗斯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球哗然,20号下午俄国家杜马上演罕见一幕,450名议员零反对、零弃权,清一色投了赞成票,一份给政府的呼吁书直接砸向欧盟,敢动我3000亿美元冻结资产,就别怪我“以牙还牙”绝不留情。 很多人看到新闻标题时可能只是觉得戏剧化,俄国家杜马450票零反对,这种整齐程度在任何国家都算罕见了。真正值得盯住的,是这背后牵动的资产链条和反制工具。 那天欧洲那边还在讨论乌克兰融资的时候,市场上已经有人开始盯着法国道达尔和德国巴斯夫的股价了。两家公司在俄罗斯的投资规模不小,尤其道达尔的油气项目,一旦遭遇冻结,公司的财务会立刻出现压力。 俄罗斯这次的做法,不算突然,反而像是提前准备好的布局。几年前普京就签了《反扣押法》,外国敢冻结俄资产,俄就依照程序冻结回去一次。外界以为这条法律只是摆设,现在看来,是专门为今天的局面留的工具。 为了让行动不被指责是情绪化,俄罗斯还设了一个特别委员会,用来审核反制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这个设计让整个动作不那么像政治斗气,更像对外宣布,这件事他们玩的是规则,而不是吵架。 欧洲那边的风险来源其实早就埋下了。去年冬天能源价格飙升时,不少企业已经在抱怨成本负担太重,德国经济研究机构甚至发布报告提醒制造业竞争力正被削弱。 那时候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一旦资产反制发生,企业面临的不是能源价格,而是直接的资产损失。 把视线拉回到这次事件的起点,欧盟以及G7掌握着冻结的俄主权资产,数字接近2565亿欧元,欧盟自己握着超过2100亿。这本是俄央行的储备资金,用来稳定汇率和应对经济波动,通常被国际金融体系视为不应被动的区域。 可是过去两年,部分西方国家开始讨论利用冻结资产的利息,为乌克兰项目提供抵押。这个动作并不算常规,而且带有明显风险,俄方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认为这是在突破底线。 现在俄罗斯选择正面对抗,把话挑明,结果就是这次450张赞成票。投票不是象征动作,反而像在宣布,他们已经准备好把对方在俄的资产纳入反制范围。 欧洲企业的投入规模本身不小。巴斯夫的化工基地、仓储和生产设施价值不菲,法国道达尔在俄的油气项目接近130亿美元,还有两万多家欧洲中小企业涉俄贸易,它们的设备、库存和资金都在风险清单里。 这部分资产一旦被冻结,很可能让欧盟内部的产业界向政客施压。 视角再拉大一点,这件事影响的不只俄欧。过去二十年,伊朗、阿富汗等国都经历过海外主权资产被冻结的情况,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就对“资产安全”产生顾虑。 俄罗斯现在的做法,会让更多国家重新考虑储备资金放在哪里更稳妥。 从趋势看,各国央行增持黄金、本币结算比例上升,都是同一方向的反应。国际金融秩序以前靠美元和欧元维持,现在却被一次次冻结事件动摇信任,这种变化不算立刻显现,但长期影响会越来越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俄欧双方谁更能熬,市场其实已经给出部分答案。俄罗斯靠能源和粮食形成稳定收入,经济虽有压力,但没有像外界预测那样下滑失控。 欧盟这边却面临通胀、高能源成本和企业外迁的问题,政策空间比俄罗斯小得多。 所以这次“450票一致”,不是形式主义,而是摆明告诉欧盟,不要再幻想俄罗斯会忍让。金融账本不是单向的,谁动手,就得承担对方的反制能力。 接下来,只要欧盟继续推动动用冻结资金的计划,欧洲企业会第一时间感受到压力。资本比政治更敏感,这一轮谁扛不住,很快就能看出来。 俄罗斯的意思已经很明确,谁把它的国家资产当筹码,它就把对方的实体资产锁进去。规则什么样,不是嘴上说的,是由谁敢行动决定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