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妄言,要和中国打潜艇战,这是真的疯了! 他们认为,在潜艇这个领域相较于中国

日本妄言,要和中国打潜艇战,这是真的疯了! 他们认为,在潜艇这个领域相较于中国来说有优势。甚至断言:完全有能力战胜中国。那咱们理性分析,两国就潜艇与反潜,差距到底有多大。 听闻,日本潜艇被冠以中国航母的噩梦之名。日本媒体更是对他们潜艇部队赞不绝口,表现得相当自信。 就目前来说,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潜艇共26艘,包括亲潮级9艘、苍龙级12艘、大鲸级5艘,还计划到2029年扩增至30艘。 其中,最为显眼的“大鲸”级潜艇,作为日本最新的潜艇备受日媒推崇。该级潜艇采用柴油发动机与锂离子电池组合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9号艇建造费用预计达1140亿日元(约合7.8亿美元)。 日本方面宣称,锂离子电池技术能将水下续航时间提升50%,同时将噪音降低到“无限接近海洋背景音”的水平。 他们甚至断言,这些潜艇能够在中国航母的反潜网络眼皮底下潜伏数周,在战时“未被察觉”的情况下突入航母防御圈,最后以89型重型鱼雷或“鱼叉”反舰导弹给予致命一击。 可事实真像他们说的一样简单吗?恐怕日本真是想多了。 中国海军现在已构建起“卫星-预警机-反潜机-驱逐舰”的立体反潜网络,对潜艇的侦测能力早已大幅提升,想搞偷袭哪有那么容易。 在过去,中国只能依靠直升机反潜,能力相当有限。而现在有了空警-600预警机和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实力提升的不止一点。 与此同时,中国最新型的039C潜艇也采用消声瓦技术,静音水平虽暂时比不上日本,但可依靠其他方面来做弥补。 更何况中国的潜艇部队可不止常规潜艇,其中还包括了战略核潜艇、攻击核潜艇,它们才是水下重要的打击力量。 尽管日本媒体大力渲染其潜艇优势,但日本潜艇全部为常规动力潜艇,缺乏核潜艇的持续作战能力,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弊端。 日本现有的亲潮级,采用传统柴电动力,它需要在水面或通气状态下燃烧柴油发电储能,水下航行依赖蓄电池,续航能力十分有限。 而苍龙级和大鲸级虽搭载AIP动力系统,通过液氧助燃柴油发电驱动电池,可将水下续航时间延长至约3周,但难以实现高速机动。 相比之下,核动力潜艇优势显著,可实现数月水下续航和超过10万千米航程,具备全球巡航和长期水下作战能力。 而且,日本潜艇在面对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和055型驱逐舰的协同围猎时,想实现“单艇突防航母”,可以说是白日做梦。 战场上的较量并非单一武器的比拼,而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日本想单纯玩潜艇战,其作战思维本身就很可笑。 如今,中国早已跳出“单点对抗”的思维模式,转向体系化作战。中国海军主战装备迭代迅速,以第四代装备为引领、第三代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人民海军正在形成。 随着高速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航母战斗体系,055、052、054各型号驱逐舰和护卫舰,以及空中反潜机、预警机与水下潜艇,将航母裹得严严实实,哪是那么轻易被攻击的? 日媒幻想靠一两艘潜艇就能突破航母编队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微乎其微。因为中国反潜体系的进步早已让美军都感到头疼。 至于日本媒体吹嘘的“潜艇封港”理论,历史上从未有过成功的先例。潜艇的核心战术是靠隐蔽突袭,想正面强攻,这无异于是找死。 综上所述,结论就是:日本还是洗洗睡吧,你们现在真的不够看,别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