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个烤红薯要17块?现在买个红薯都得先问价了,不然结账时心慌慌。 事情发生在粒

一个烤红薯要17块?现在买个红薯都得先问价了,不然结账时心慌慌。 事情发生在粒上皇南宁的一家门店。有位姑娘去买板栗和烤红薯,特意挑了个看起来不算太大的红薯。她挺谨慎,还跟店员说:“先帮我称称看多少钱。” 店员称完告诉她:“9块2。”姑娘觉得价格合适,就决定买了。 结果朋友用优惠券付款时,她瞄了一眼账单,愣住了——怎么要17块多?这时候另一位店员拿着小票过来解释,她才明白,那个不起眼的烤红薯居然要17.1元。 姑娘后来在网上说:“不是吃不起,就是觉得老板称重时应该把总金额说清楚。” 事情闹大后,记者去采访了这家店。店员确认确有此事,还调了监控。他们解释:“当时我跟她说了,板栗9块9毛6,红薯17块。”至于顾客听没听清,店员表示这就不清楚了。 关于价格,粒上皇方面说他们是分城市统一定价。南宁的烤红薯卖18元一斤,小的十一二元,大的十五六元,还有更贵的。“我们广西还算便宜的,深圳、广东那边更贵。” 这事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也太贵了!”“现在烤红薯都成奢侈品了?” 其实细想,问题不在红薯该卖多少钱,而在消费过程要明明白白。要是称重时店员把总价说清楚,或者价签更醒目些,可能就没这误会了。 现在很多传统零食店都在走“网红”路线,装修越来越精致,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但再怎么样,诚信经营、明码标价这个根本不能丢。 作为消费者,咱们以后买没标价的东西,还是多问一句价格。免得结账时被吓一跳,那得多影响心情啊。 这事说到底就是个沟通和透明度的例子。商家明码标价,顾客问清价格,双方都清清楚楚,这样的买卖才做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