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何有人说中国芯片产业可能要变天了?因为台积电南京扩产事件最大的影响,不是短期的

为何有人说中国芯片产业可能要变天了?因为台积电南京扩产事件最大的影响,不是短期的市场争夺,也不是就业数字的浮动,而是长远技术自主权的步步流失。 当时台积电南京扩产的消息一出来,不少人以为是中国芯片产业的 “福音”,觉得终于能用上更便宜的成熟制程芯片了。   这种想法实在太天真,项立刚点破的真相才值得警惕 。人家拿着咱们的清洁水电生产 28 纳米芯片,根本不是来帮忙的,是来堵中芯国际的路。美国突然松口让它扩产,背后的算盘打得更响。   我先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28 纳米芯片可不是什么 “低端货”,国内 70% 的芯片需求都靠它,汽车里的 MCU、手机的电源管理芯片,全离不开这玩意儿。   以前中芯国际在这块慢慢站稳脚跟,良率都追到 98% 了,跟台积电就差 2 个点。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突然解禁台积电南京工厂的扩产限制,允许它加码 28 纳米产能,这时间点巧合得可疑。   台积电的算盘打得精。南京工厂靠着大陆丰富的水电资源,生产升本比台湾本土低不少。项立刚早就说过,这种低成本优势要是用来打价格战,刚起来的本土企业根本扛不住。   2025 年三季度就有苗头,某存储芯片厂商本来给中芯的订单,硬生生被台积电抢去 30%,理由很简单 —— 报价低了一成。   美国这步棋更阴险。它之前把高端芯片卡得死死的,现在反倒放开成熟制程,根本不是良心发现。   成熟制程是芯片产业的 “基本盘”,中芯国际正靠这个积累技术和资金,准备往更高端突破。美国让台积电来 “倾销”,就是想让本土企业赚不到钱,没钱搞研发,永远困在低端打转。   这套路跟以前用低价商品挤垮本土产业的玩法一模一样。    我认识个做车规芯片的朋友,前阵子跟我倒苦水。他们本来跟中芯签了长期供货协议,台积电扩产后直接找上门,不仅价格低,还承诺交货期缩短一半。   老板差点动心,后来算笔账才发现不对劲 —— 台积电的低价只保一年,要是中芯被挤垮了,明年涨价多少全由他们说了算。这就跟小区里新来的超市先低价抢客,把老超市逼走再涨价一个路数。   中芯国际的实力可没那么容易被压制。2025 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它在国内成熟制程的产能占比已经到 40%,国内客户营收占比飙到 62%。某头部车企上半年芯片断供,还是中芯紧急提产 20% 才救了急。   这些实打实的订单,不是靠低价能抢走的,毕竟芯片这东西,稳定供货比一时便宜更重要。   台积电自己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项立刚提过一个关键细节,它在美国建厂要花四年,成本比大陆高好几倍,钱全砸在那边,只能靠南京工厂的利润填坑。   这种情况下扩产 28 纳米,更像是被逼着来抢市场回血。可它忘了,大陆企业最擅长的就是 “跟着跑再超车”,当年光伏、高铁都是这么起来的。   有人担心这会让技术自主权流失,这种警惕没错,但也别把本土企业看扁了。中芯没闲着,一边稳住 28 纳米的基本盘,一边悄悄搞封装技术突破。   现在不少芯片靠先进封装能实现 “准高端” 性能,绕开了高端制程的限制。这就像打游戏绕不开 BOSS,就先练满级再拿神器,照样能通关。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身边的国产家电、汽车越来越多,里面的芯片也慢慢换成了 “中国芯”。这些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中芯这样的企业一点点拼出来的。台积电想靠成熟制程牵制我们,可它没算到,中国市场的需求能养出不止一家 “台积电”。   美国的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它以为放开成熟制程能卡住我们的脖子,却忘了技术迭代的速度。   中芯已经证明能做好 28 纳米,再给点时间,更高端的制程早晚能突破。就像当年大家觉得手机芯片做不出来,现在华为不也搞成了?   台积电南京扩产更让我们看清了自主的重要性。依赖别人的技术永远要看脸色,只有自己手里有硬货,才能在谈判桌上有底气。这道理放在产业上是这样,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一样,靠谁不如靠自己。   信息来源: 紫金财观 ——2021-04-29台积电斥资29亿美元南京扩产 专家为什么呼吁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