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最年轻航天员!32岁武飞首次出征,随行物品藏着对女儿的思念

文、极速云朵/编辑、极速云朵前言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公布,32岁的武飞成为中国最年轻航天员。这位1

文、极速云朵/编辑、极速云朵

前言

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公布,32岁的武飞成为中国最年轻航天员。

这位1993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的航天工程师,将在10月31日深夜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的“管家”。

因为女儿的小名叫“小葵”,这位年轻的航天员还特意携带了一棵迷你向日葵。

草原孩子的航天梦

武飞的飞天梦,早在22年前就已种下。

2003年,神舟五号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当时年仅10岁的武飞通过新闻看到 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这个草原孩子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从仰望星空的人,变成亲手触摸星辰的人。

武飞的童年是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草原上度过的。

夜晚,他常和表哥躺在村后的山坡上看星星,浩瀚的星空激发了他对宇宙的好奇。

他的父亲是民办教师,晚上不仅教他数学,还培养了他对知识的兴趣。

武飞说,我的父母朴素地坚信,读书改变命运,他们拼尽全力让我飞出茫茫草原,才有了今天,我能飞向渺渺星河。从工程师到航天员

武飞的成长轨迹,清晰而坚定。

2010年,他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沙河校区首批本科生。

在大学里,武飞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是班级组织委员和篮球队主力。

他的辅导员郭祖博回忆说:“武飞性格沉稳、待人宽厚,特别能在集体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2014年本科毕业后,武飞选择在北航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林贵平教授。

硕士毕业后,武飞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参与了多类航天器的研发验证。突破极限的蜕变

2020年,一份关于选拔航天飞行工程师的通知改变了武飞的人生轨迹。

从守护空间站的工程师到入驻空间站的航天员,这条路充满艰辛。

离心机训练是武飞印象最深刻的考验。

第一次感受到8个G的重力加速度压在身上,他几乎无法呼吸,面部肌肉也被压缩变形。

武飞回忆道,那个时候就真正的感受到,航天探索是用身体对抗物理的过程,如果你不是特别热爱这个事业,不是特别想去挑战自我的话,就可能会在这个场景下选择放弃。

除了体能挑战,武飞的学习模式也需要彻底转变。

他坦言,以前是“掘一口深井”,追求极致深度。

成为航天员后,还需要“拓一片汪洋”,构建知识的广度。太空“管家”的职责

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将自己比作中国空间站的“管家”。

武飞介绍,我们空间站有10多个重要的分系统,包括环控生保、G NC、通信、能源、仪表等,我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仪表的监测,保证各个分系统的运行是正常的。

一旦空间站设备发生异常和故障,他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维护维修升级。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指令长张陆这样评价武飞:“思维活跃又不失沉稳,让人放心。”

在“太空家园”里,武飞这个90后航天飞行工程师将与70后指令长、80后载荷专家,组成一个跨越代际的天团。

武飞认为,互补是团队的关键词。

女儿的迷你向日葵

尽管工作繁忙,武飞还是保持着和家人的联系。

这次出征,武飞特意携带了一棵迷你向日葵,这不仅象征着积极向阳的使命态度,也呼应着女儿“小葵”的小名。

这个小小的信物,承载着武飞对女儿的思念,也代表着一位航天员父亲跨越天地的爱。

武飞希望,在中国空间站里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当目光触及这棵迷你向日葵,就能看见女儿可爱的笑脸,感受到万里之外小家的温度。

年轻一代的航天力量

武飞是中国第三位飞向太空的90后航天员。

他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后,年轻航天员更早、更多为国出征已成为可能。

武飞自己也说,迎来自己的首次飞天任务,我深感无比幸运,这份幸运也源于我们正处在一个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时代。”结语

武飞给女儿带去的不仅是一棵向日葵,更是一个关于梦想和坚持的故事。

就像他曾经写在北航的那句话:“无论这个时代以怎样的节奏运转,梦想总能谱出一首永恒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