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贺老总消失去哪了,列元帅第五,授衔证书不是五那是多少
解放战争期间,贺老总似乎“消失”了,那他到底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事呢?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贺老总位列元帅第五位,他的授衔证书编号却不是第五,那是第几位呢,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1976年逝世的开国元勋名单。1976年建国27周年之际1976年,新中国成立
1976年逝世的开国元勋名单。1976年建国27周年之际1976年,新中国成立27周年之际,一系列开国元勋的离世像一团迷雾笼罩全国,那些曾经领导革命的老将们突然接连故去。名单上到底藏着多少名字?他们的故事会如何揭开层层真相?周恩来1898年出生在江苏淮安,从小在天津南开学校念书,接触到各种新思想。1919年他加入五四运动,带头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推动大家觉醒。次年去法国勤工俭学,认识不少革命朋友,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回国后在上海干党的地下工作,组织工人罢工,好几次领导大规模行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转战南方,负责联络各方力量。抗日战争时,他待在武汉和重庆,协调国共合作,推动统一战线成立,还帮忙处理西安事变。解放战争中,他管后勤补给,确保部队有吃的用的,指挥渡江战役的保障工作。建国后当上国务院总理,带头搞一五计划,建起一大批钢铁和煤炭基地,还出访各国签友好协议。朱德1886年出生在四川仪陇,家里穷,早年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学军事。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率兵打护国讨袁战役,攻下好几个敌方阵地。1922年去德国留学,接触共产主义,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南昌起义,带部队突围,转战湘赣边,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长征路上,他领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冲破国民党层层封锁,到陕北落脚。抗日战争当八路军总司令,布置游击打法,扩大华北根据地。解放战争指挥辽沈和平津战役,围歼国民党大部队。建国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推动军队改革,定下训练规矩。毛泽东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小时候在家乡读书,看了不少古书和新书。1918年到北大图书馆做事,认识李大钊他们,办起新民学会。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帮着定党章。1927年领秋收起义,带队上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路子,练出游击战办法。长征后在延安确立地位,提出抗日持久战策略,指导根据地建起来。解放战争指挥淮海和辽沈战役,安排百万大军渡江。建国初期推土地改革,分田给农民,组织志愿军抗美援朝,搞五年计划,发展重工业。贾陶1909年出生在辽宁开原,早年从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进张学良部队。1936年入党,当卫队团副团长,直接管西安事变的扣押和谈判,推动抗日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转到解放区,组建炮兵队,教士兵用火炮。解放战争任东北野战军炮兵副司令员,指挥炮火支援辽沈战役,密集轰击帮部队拿下锦州。建国后当炮兵学校校长,写教学大纲,训出一批技术军官,提高部队火力。皮定均1914年出生在安徽金寨,早年参加红军,长征时负责侦察,穿越草地带情报。抗日时期指挥游击队打日军据点。解放战争领部队攻城市要塞。建国后任军区司令员,组织边防演习。肖向荣1910年出生,早年上井冈山,参加反围剿战斗。抗日当独立团团长,组织伏击战。解放战争任师长,指挥部队强渡长江。建国后任军区副司令员,管后勤。张闻天1900年出生,早年留学苏联,学马克思主义。1930年代当党中央负责人,推动遵义会议。抗日后搞理论研究,写党史资料。袁也烈1911年出生,早年参加红军,抗日任团长,指挥阵地防御。解放战争任旅长,组织攻坚战。建国后任军区副参谋长,规划部队调动。苏鲁1907年出生,早年入党,抗日指挥山地作战。解放战争任师政委,管部队思想工作。新中国成立27周年那年,国家正忙着经济恢复和应对自然灾害,一大批开国元勋因为多年劳累加上年纪大,健康出问题,一个接一个离世,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哀悼中。周恩来年初1月8日在北京医院因为癌症走了,此前他住院还坚持批文件,安排外交会见和经济会议。消息一出,民众自发去天安门广场放花圈,用松枝和白花堆起,人数多到几十万,好几天没停,形成大悼念活动。1月15日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开,邓小平读悼词,遗体送八宝山火化时,街上上百万市民站着默哀。3月23日肖向荣在北京因为心脏病走了,此前他管军区后勤,调配物资保部队供应。追悼在北京办,军区官兵都去,家属收了不少慰问电。夏天7月1日张闻天在江苏无锡因为肺癌离世,他之前住那儿,整理党史档案。没几天7月6日朱德在北京医院因为肺炎并发症走了,此前他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视察部队,尽管走路不方便还检查士兵训练。7月7日皮定均在河北邢台执行任务时飞机出事没了,那飞机从北京起飞,很快就失控坠地,他正去唐山地震灾区指导救灾,协调搭帐篷发物资。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因为心脏骤停走了,此前几个月他见外国客人,谈国家事,读报告,尽管卧床还批政策。消息传开,各地办悼念会,北京街上贴告示,工厂学校停工默哀,国际上发唁电。9月18日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开,华国锋主持,上百万群众聚齐,宣誓继承。10月22日贾陶在北京因为病走了,此前他研究炮兵技术,写教材,尽管身体弱还看报告。同期袁也烈在北京因为病离世,他之前管军区参谋,规划演习。苏鲁那年也因为病走了,此前干部队教育。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战斗看辽沈,战术看淮海,战略看平津!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战斗看辽沈,战术看淮海,战略看平津!平津战役作为三大战役的收官之战,为何能...傅作义是山西临猗人,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入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加入晋绥军。...
淮海战役:被誉为解放战争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场战役,粟裕将军一战震千古!
今天来讲一讲,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中,哪 场战役的含金量最高呢?笔者个人感觉,淮海战役的含金量最高。理由如下: 先说辽沈战役,1948年的时候,在东北战场,国民党的...
侵华战争日本陆军军衔详解(1931-1938)
在普法战争后,日本陆军军服开始转向德式。在1912年(明治45年)正式推出四五式军服。四五式军服是日本陆军第一款茶褐色(卡其色)制服,主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之后直到1938年才进行多次修改。四五式军帽为茶褐色大檐...
盘点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打得蒋光头败走台湾,粟裕占据一半功劳,却仍有两点遗憾…
解放战争时期10场经典战役,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哪场战役最能封神?人民解放军凭借着相对落后的武器装备与较少的兵力,历经多场大规模歼灭战,一步步扭转了战争局势,最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这些战役不仅成功消灭了...
伊朗“小摩托”改变战争,连美国陆军都眼馋了
伊朗制造的小摩托无人机已经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现在连美国陆军都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毕竟,美国人自己设想的在太平洋西岸的所谓台海战争中,将发动所谓的无人地域,用无人机的数量优势来淹没解放军的登陆船团。...
打了三年,俄罗斯才终于明白:光是击溃敌人没多大用,还得学学中国的歼灭战才行!
打了三年,俄罗斯才终于明白:光是击溃敌人没多大用,还得学学中国的歼灭战才行!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从2022年战争爆发到现在,这场俄乌冲突已经整整打了三年。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对于一场现代战争来说,已经够残酷了。这三年里,俄罗斯军队一度占了上风——火力强、装备多、兵力也足,看起来乌克兰根本顶不住。前线一会儿传出攻下哪座城市,一会儿又说控制了多少公里的战线。按理说,这么打下去,早该分出个输赢了。可问题是,三年过去,战争还在继续,局势反而越来越胶着。表面上俄罗斯一直在推进,可一转眼乌军又打回来。你会发现,俄军是一次次“赢了战斗”,却始终“赢不了这场仗”。这就像你在跑步机上狂奔,看着数字往前走,但实际上原地没动。俄罗斯这三年,正是陷进了这样的循环。别看俄军火力猛、装备多,但打到第三年,问题一个比一个明显。首先是后勤,现代战争不是光靠坦克、火炮往前冲的,你得有油、有弹、有补给。可俄军的补给线太长,一旦推进太快,运输就跟不上。前线的兵常常缺弹药、缺燃料,车坏了也修不及。你想,枪炮再多,没子弹、没油,有啥用?第二是情报问题。俄军一开始想搞“闪电战”,想着几天搞定乌克兰,结果情报不准、预判失误。乌军靠着西方卫星和无人机侦察,反而总能提前知道俄军的动向。你刚调动兵力,人家那边就已经布好防线。第三是士气。战争初期,俄军以为几周就能结束,结果越打越久,死伤增加、补兵困难,士气自然下滑。反观乌军,虽然装备不如俄军,但有西方撑腰、有国内支持,士气一直挺高。人家知道,只要不输就是赢,只要主力在,仗就能继续打。俄军这三年最大的误区,就是一直在“赶走敌人”,而不是“消灭敌人”。乌军虽然被迫撤退过不少次,但每次撤得都很有计划,主力都保住了。退一步、喘口气、补装备、换阵地,再反扑。等俄军好不容易占了块地,后勤一跟不上,乌军又卷土重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循环:俄军打过去、占下来、守不住、又打回来。战线在地图上来回晃,但乌军主力始终活着。只要主力没被吃掉,这仗就永远打不完。打退敌人,只是赢一阵;让敌人彻底没法再打,才是真赢。可惜俄军这点一直没做到。说到这,得提提中国的战争经验。中国历史上打过无数仗,但要说最讲究“打干净、打彻底”的,那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那时候,解放军的思路很清楚——不光要打胜仗,更要打掉敌人的主力。像淮海战役,就是个典型例子。解放军没急着去夺城,而是围着国民党主力转,专挑精锐部队下手。结果一圈一圈打下来,几十万敌军全被吃掉。主力没了,剩下的零星部队也撑不住。如果当年只是“打退”没“歼灭”,那国民党还能在南方重整旗鼓,战争还得拖好多年。歼灭战的关键,就是打掉敌人的骨架,不给他重新组织的机会。敌人没了主力,就算有人补上,也只是散兵游勇,没法再形成有效战斗力。这就是“打退”和“打干净”的区别,前者只是把敌人赶走,后者是让敌人彻底没法打。俄军在战场上确实能打,火力铺天盖地,可惜打法太分散。哪儿有抵抗就往哪儿攻,一点点磨,结果没法集中力量去歼灭乌军主力。战线越打越长,部队越打越散。乌军反而靠灵活的撤退保存了核心力量,再加上西方的补给和情报,一波波补上来。俄军就这样陷进了拉锯战——看似一直在打,其实越来越被拖住。这种局面下,俄罗斯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物资消耗得快,经济压力大,国际制裁又不断加码。长此以往,哪怕不输,也很难赢。过去的战争可能靠人多、炮猛就能取胜,但现在不行了。现代战争讲究体系作战——信息、火力、后勤、指挥,一个环节都不能短。你能不能快速获取情报、能不能精准打击敌方主力、能不能稳住补给线,这些才决定胜负。如果还停留在老套路,只想着正面推进、地盘换地盘,那就只能陷入长期消耗。你今天占一城,明天被反推,最后谁都没便宜。这三年战争,其实已经给俄罗斯上了一课。击退敌人,看着威风,但没什么用。真正的胜利,不是你占多少地,而是让对手彻底没法再打。歼灭战讲究的是集中优势力量,精准下死手,把敌人的骨干打掉,让他再也爬不起来。这样才能从战术上的一时胜,变成战略上的彻底赢。中国的经验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把敌人的有生力量彻底吃掉,战争才能结束,和平才能真正到来。
解放战争中唯一全军覆没之战,近万人殒命,粟裕写下检讨书
194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的一年。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华南、西南。国民党军队...十兵团是传统的陆军,严重缺乏海战经验和渡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