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患有胃病的人可以说越来越多,对于一些症状较轻者,大多无需过度治疗,日常注重保养即可,但对于一些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来说,不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还必须要接受相应的诊治,否则就很容易留下健康隐患。在临床上,胃病的种类有很多,而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的反流性胃炎。
我们都知道,胆汁和肠液都是用于消化食物的,本来应该是下行,但若是逆流而上,到达了脾胃,就会出现胃胀、胃酸过多等症状,进而对胃造成极大损伤,而若是再进一步上行,就会到达食管、咽喉,所以,反流性胃炎最大的症状,就是在吃饭后,会出现胃胀,而且在平躺时,会伴有反酸的症状。

针对于胃炎病症的治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胃药,但这种治疗方式对于反流性胃炎来说,疗效并不显著,这其实是因为这类胃炎病症的关键并不在胃,而是在于肝脏,不少患有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在情绪上都常常会不受控制,会很容易出现烦躁等情绪,这则与肝主疏泄密切相关。
当自身肝气疏泄不畅时,就会影响脾胃,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气不舒就很容易造成肝木横逆克制脾土,肝气本来是上升的,但如今肝气不升,那么胆气也就自然难以下降,体内的气机一旦出现异常,就很容易造成胆汁反流。同时,肝气横在了脾胃之间,胃气难以下降,肝气阻挡了胃气下降的通道,所以胃气便只能上行,因此就会出现呃逆、反酸等症状,而这些都是肝胃不和的表现。
所以,总的来说,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其实并不在脾胃,而在于肝胆,故想要治疗这类胃炎病症,就一定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那么,在中医里究竟有没有治疗这一病症的妙药呢?自然是有的,而且效果也非常好,这个特效方剂就是“四磨饮子”。此方具有温中下气的效果,专门用于缓解七情所致的病症,由于情绪的疏泄和肝脏有关,所以这一方剂主要是用于疏肝理气、降气顺气,以此来实现治疗反流性胃炎的目的。

四磨饮子的组成很简单,仅仅包含了4味中药,分别是沉香、乌药、木香、枳壳,这四味中药也算是中医医家的常用之物了,而且具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气药,由于反流性胃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调气,要先将自身的气机疏泄,保证肝胆的正常运行,这样脾胃的气机才能恢复。
方剂中的木香药性辛苦,具有温性,能够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由于木香辛行苦泄温通,芳香气味浓厚,善于行脾胃的气滞,因此是医家行气止痛的要药,木香疏肝解郁的效果,可以让肝气慢慢上升,同时振奋肝气,理顺全身的气机运行。而乌药则具有理气顺气的效果,可以让身体的气机周转起来,同时,乌药具有温性,能够起到散寒的效果,毕竟寒邪凝滞,也是导致气机郁滞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关于沉香,相信我们都不陌生,虽然大多数木头都会上浮,但沉香却是例外,它是往下沉的,所以沉香的气机具有下降的特性,可以将上逆的气机下引,特别适合因气机上逆而出现烦躁情绪的人。沉香和木香的相互配和,一升一降,即可将体内的肝胆之气顺畅,从根源解决反流性胃炎。

最后就是枳壳,相对于同样是理气药的枳实来说,枳壳的药性缓和,具有降胃气的效果,可以将上行的浊气下引,解决胃气不降的问题,有助于缓解胃胀等病症。
这四味药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重于气机的疏泄,无论是气机的上行,还是气机的下降,都是在调整周身气机的运转,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肝胆气机疏泄不通的问题,肝胆舒畅了,脾胃自然就不容易受到影响,而胃炎病症也就能得到缓解。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