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彭德怀去大西南当第三副主任,三位上司里两位是自己部下

广洲谈过去 2024-03-20 12:01:11

1965年,党中央决定派彭德怀前往大西南去搞建设,彭德怀表示,身为共产党员,党安排自己做什么工作,自己都应该服从,但自从庐山会议自己被撤职后,到现在自己的问题还搁置在哪里,没结论,如今让自己去搞建设当第三副主任,自己的话谁会听呢?这是彭德怀最大的担心。

不过后来通过毛主席的一番劝解和鼓励,彭德怀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来到了大西南上任。

彭德怀担任的是第三副主任,他上面还有三位上司,其中有两位还是他的部下,那么这两位曾经的部下,如今的上司又是谁呢?

彭德怀前往大西南三线搞建设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从中南海搬到了吴家花园,自此深居简出,过上了除草种菜的赋闲生活。

1965年前后,中苏关系越来越糟糕,苏联已经开始在中苏边境屯集重兵,战火有可能随时被点燃;而此时我国南方的邻居越南,大片的领土都已被美军侵占,战火随时都有可能蔓延到中国来;我国西部中印关系也同样很紧张,中印边境反击战虽然已经结束,但两国的边境之争却还在继续,印军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越过麦克马洪线。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的形势相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高瞻远瞩的毛主席,决定加强战备,于是便作出了加快战略后方三线建设的指示。

所谓三线,是按照我国的地理位置来划分的,一线指的是我国沿海地区,二线指的是中部地区,三线指的西部纵深地带。

毛主席等领导人们经过商议,决定让已被免职6年的彭德怀担此重任前往西南去搞三线建设。

1965年9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向彭德怀传达了党中央这个决定。

彭德怀后,沉默了片刻说道:“我现在这个身份,说话人家谁肯听啊,到时候我尴尬是小事,耽误了建设工作那可是大事啊。所以,还是请重新党中央在考虑一下对我的安排,让我到农村做调查也可以。”

毛主席从彭真的汇报中得知了彭德怀的顾虑后,于9月23日上午,又亲自与彭德怀谈了一次话。

毛主席表示,现在国际形势不大妙,建设大三线是为有可能突发的战争做准备,因此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为重要,才决定让你去。

对于党中央毛主席的信任,彭德怀很是感动,但他一想到自己的身份,还是顾虑重重。

毛主席看出了他的心思,语气坚定的对他说道:“去西南搞建设,这是党中央的决定,如果有人对你有意见,不听你指挥,你直接让他来找我。”

毛主席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彭德怀心中的顾虑,他欣然答应前往大三线去上任。

谈完前往三线任职的事情之后,毛主席的心情很好,他热情的留彭德怀吃了一顿饭,说是为彭德怀同意出山庆祝一下。

彭德怀到西南大三线担任的是第三副主任,在他之上还有主任和第一、第二两个副主任,其中主任李井泉和第一副主任程子华,都曾是他的老部下。

西南三线建委主任主任李井泉

李井泉是江西临川县人,15岁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上了江西省立师范,在师范读书期间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学校的共产党人走得越来越近,经常与他们在一起偷偷探讨研究中国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几乎陷入绝境,而李井泉却恰恰在这个时候,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我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自此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

加入革命队伍后,有知识有文化的李井泉被任命为第4军第25师的政治宣传员,经常冒着枪林弹雨深入到前线,去向战士们宣传革命道理,战士们大受鼓舞,在战斗中表现的愈发英勇。

1930年夏,李井泉被调到中央苏区工作,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主席对他的印象特别好,让他到自己身边工作担任秘书长。

李井泉的工作很出色,毛主席认为他非常适合做政治工作,为了重点培养他,让他到部队担任政委工作。

到部队后,他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一步步升任到军师级干部,由此可见李井泉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确实非同一般。

长征路上,李井泉奉命出任中央直属纵队政治处主任一职,协助上级首长刘伯承狠抓直属纵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成为红军大部队的学习榜样。

1935年6月,红一、红四两支方面军会合后,李井泉因为政治工作做的好,被调往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协助首长做政治工作。

8月初,按照中央军委的决定,两支方面军混编后,分左右两路北上抗日。

毛主席、周总理率右路军向班佑、巴西地区行进;李井泉跟随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领的左路军向阿坝地区行进,到班佑地区与右路军会合后,前往岷州一带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右路军到达了班佑、巴西等地区后,打败了国民党军,赢得了包座战斗的胜利,成功打开了前往甘肃南部的通道。

可就在右路军满心期待左路军尽快到来,共同北上时,张国焘却突然改变主意,坚持南下,拒绝北上,同时命令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部队也随他南下。

当时红四方面军中很多人受张国焘的蛊惑,反对北上抗日,但李井泉却坚定地支持党中央北上的决定,拒绝张国焘的拉拢,始终与朱德、刘伯承站在统一战线,顽强地与张国焘进行斗争。

张国焘南下行动失败,被迫接受北上。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贺龙的部队会师后,李井泉被调到贺龙的部队担任师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井泉被编入八路军120师担任358旅的副旅长,在师长贺龙的指挥下,李井泉率部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决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8年9月初,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点名让李井泉率领2300余人,前往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的大青山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

来到大青山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李井泉率部剿灭和镇压了当地的土匪和汉奸,稳定了社会秩序,随后又经过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粉碎了日伪军十多次大规模的扫荡和围攻,最终把敌人给挤了出去,成功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李井泉被派往晋绥地区任要职,与晋绥地区的另一位主要领导人,自己的老领导贺龙成为好搭档。

在解放战争期间,李井泉与贺龙共同领导着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9年冬,贺龙和李井泉率部参加了进军西南的战斗,此后,李井泉便留在了四川工作。

1965年,国家准备加强对西南三线的建设,随后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由于李井泉在西南工作多年,对西南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党中央让李井泉担起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这副重担。

西南三线建委第一副主任程子华

程子华于1905年出生在山西运城一户穷苦的农家,17岁考入山西太原的省立师范,在上学期间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底,按照党组织的指示,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1929年9月,程子华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前往河南从事兵运工作,著名的“大冶兵暴”,就是程子华组织领导的。

兵暴成功后,这支起义队伍被编入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程子华被任命我红五军纵队支队长。

不久后,根据工作需要,程子华被调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红三十五军某团团长、独立师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长征途中,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了红二十五军军长的程子华,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他同其他几个军领导共同率军西出甘肃,钳制敌军兵力。

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程子华任军团政委,之后率十五军团巩固并扩大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将来陕北成为我党的大本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程子华奉党组织指示,前往山西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总动员委员会担任武装部长,经过两年的努力,程子华为我党发展了约两万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

六届六中全会后,程子华又被派往北方分局任职,在任职期间,他领导着晋察冀边区军民,顽强的与敌人进行斗争,巩固并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程子华领导着冀察热辽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决战,尤其是在1947年的冀察热辽夏、秋、冬季攻势中,华北大量敌军被程子华率部歼灭,很好的配合了东北战场的作战。

新中国成立前夕,程子华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去山西主政,此后便告别了20多年的军旅生涯,转到了地方工作。

1964年5月,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毛主席提出要把“西南三线”作为重点建设项目,随后还专门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党中央经过商议,决定任命程子华为西南三线建委第一副主任,主管西南三线建设的具体工作,协助西南三线建委主任李井泉打一场西南三线建设的攻坚战。

由于党中央对西南三线的建设非常的重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除了主任和第一副主任,不久后党中央又派过来两位副主任,他们分别是第二副主任阎秀峰和第三副主任彭德怀。

其中第三副主任彭德怀曾是李井泉和程子华的老领导,因为他们二人在红军时期,都在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红三军团任过职,不过因为当时他们的级别与彭老总的差距有些大,因此他们之间直接的交集不是很多,不过这倒并不影响他们对老领导的感情。

老领导突然变成自己的下级,这让李井泉和程子华多少有些尴尬,不过彭德怀对自己的老部下成为自己的上级这件事并没有感觉到不适应。

他说,自己在领兵打仗上还可以,但在搞建设方面确实是外行,而自己的那两个部下,都有在地方搞建设的经验,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当自己的上级,领导自己也是应该的,因此,彭德怀在接到任命后,便启程来到了四川上任。

彭老总这种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真的是太值得大家敬佩了。

1 阅读:543
评论列表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