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车界11月28日消息,据《商业内幕》报道,曾担任特斯拉全球销售与市场总裁、现任通用汽车董事会成员的乔恩·麦克尼尔表示,特斯拉曾拆解过中国电动车,并且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已经体现在一些特斯拉最受欢迎的车型上。
麦克尼尔在2015至2018年期间就职于特斯拉,他说:“特斯拉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新知识。”
在他任职期间,Model3正深陷著名的“量产地狱”,而特斯拉也才刚刚发布ModelY的首张图片。
这位前特斯拉高管表示,从中国电动车身上学到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零部件的重复使用——将某一车型的核心零部件用于另一车型,这一点在Model3和ModelY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曾在2019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ModelY的零部件约有四分之三与Model3共享,这使得生产提速变得更加容易。
特斯拉的发言人未回应置评请求。
零部件复用的更高境界
麦克尼尔并未透露他在任期间特斯拉拆解了哪些中国电动车,但他表示,最近他看到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在与通用汽车的拆解分析中,将零部件复用技术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他说:“中国工程师们在复用客户看不到的发动机罩下零部件方面非常严谨,他们由此节省了大量成本。”
这一做法并非中国车企独有。长期以来,汽车行业内普遍采用在不同车型上使用相同零部件的做法,例如方向盘或转向信号杆等部件。
不过,麦克尼尔指出,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零部件复用的深度和广度上更具特色,他们将复用策略应用到了车辆的辅助部件上,从电池组到车内座椅的热泵和电机都实现了标准化。
他说:“如果你拆解所有比亚迪车型——所有车型都使用相同的雨刷电机;相同的热泵;相同的导管。换句话说,不会有某个团队单独负责设计某一款车型,各干各的。”
麦克尼尔补充说,这种做法“非常聪明,因为雨刷电机不会对用户体验产生实质性改变”。
这种做法不同于平台共享技术,在后者中,不同车型可共享车辆底盘或底层架构。平台共享已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核心实践之一。
麦克尼尔表示,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在零部件复用上的深度和广度,在传统车企中并不常见。
他说:“丰田每款车型使用的热泵、雨刷电机和座椅调节器几乎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卡罗拉的内部核心部件几乎完全不同于凯美瑞。”
比亚迪和丰田的发言人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新兴车企必须削减成本
对于任何汽车制造商来说,零部件复用都是实现高效规模化生产和降低成本的关键。对于新兴车企而言,这种策略尤为重要。
麦克尼尔说:“在过去一百年中,只有一家汽车公司成功创立并发展壮大,这说明汽车创业真的很难,真的非常难,而且资本密集度极高。”他所指的就是特斯拉。
他补充道,像特斯拉这样的美国电动汽车公司必须“不遗余力地”降低制造成本。
特斯拉、比亚迪和Rivian等电动汽车制造商之所以能在更深层次上实现零部件复用,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是高度垂直整合的企业,也就是说,它们在内部自行开发和制造部分汽车零部件。
这种对设计和生产的高度控制,使得车企能够更广泛地标准化零部件并加速生产。
RivianCEOR.J.斯卡林格此前曾告诉《商业内幕》,他的公司曾拆解了小米SU7车型,并赞扬了这家中国车企“高度垂直整合的技术平台”。
然而,他指出,小米或其他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值得Rivian借鉴的地方。
他说:“我们很清楚他们是如何实现成本控制的,‘拆解’并没有让我们学到什么新东西。”(电车界编译)(转载自:电车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