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根本没有能力能够造出芯片,即使造出来的中国芯片也落后于世界20年!”198

“中国根本没有能力能够造出芯片,即使造出来的中国芯片也落后于世界20年!”1989年国际芯片展上,外国人极尽嘲讽,黄令仪听到后悲痛万分。没想到的是,后来的黄令仪,却成为了让美国都惧怕的人物! 当时展厅里的外国人还在对着她的背影窃笑,有人甚至故意把手里的芯片样品往桌上一摔,发出刺耳的声响。黄令仪攥紧了口袋里的笔记本,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她不是没想过退缩,但一想到年轻时亲眼见日军飞机轰炸家乡的场景,想到周总理当年握着她的手说“国家需要你们”的温暖,她就没法停下脚步。 谁也想不到,这个已经53岁、头发开始发白的女人,接下来会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泡在实验室里。回国后,她主动找到中科院的领导,拍着胸脯说“给我一支队伍,我一定搞出中国自己的CPU”。可当时国内连像样的设计软件都没有,她就带着团队用算盘算数据,用放大镜看电路图,甚至把旧仓库改造成临时实验室,夏天顶着四十度高温画图,汗水滴在纸上晕开了墨迹也不管。 有次团队里的年轻人熬不住想辞职,黄令仪就拿出当年在展会上写的日记,念那句“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年轻人看着她通红的眼睛,默默把辞职信收了回去。她还把自己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11万块养老钱拿出来买实验材料——那可是九十年代的11万啊,够买一套房子了,可她眼睛都没眨一下。 后来龙芯一号成功那天,实验室里的人都哭了,黄令仪却只是看着芯片样品,轻轻说了句“终于迈出第一步了”。再后来龙芯三号赶上世界水平,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的高管专门飞到中国考察,看完龙芯的性能报告后,脸色铁青地说“这个女人,打破了我们的垄断”。 现在想想,黄令仪院士的厉害,从来不是因为她有多天才,而是她那股“不认命”的劲。53岁本是该退休享清福的年纪,她却选择重新出发,用三十年时间把中国芯片从“零”做到“世界先进”。她去世的时候86岁,直到最后一刻,她的办公桌上还放着最新的芯片设计图。 我们现在用着国产芯片的手机、坐着装了龙芯的高铁,可别忘了背后有像黄令仪这样的人,把一辈子都献给了祖国。她不是明星,却比任何流量明星都值得我们追捧;她不是超人,却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中国芯片的一片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国之脊梁,才是我们该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