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北京11月24日消息,综合国内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于当日正式拉开了“燃烧

北京11月24日消息,综合国内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于当日正式拉开了“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的序幕,并首次向全球公布了其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的研究蓝图,旨在加速实现“人造太阳”的梦想。 此次启动仪式在合肥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顶尖聚变科学家汇聚一堂。他们共同签署了《合肥聚变合作宣言》,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对于推动聚变能源研发的重要性,并表达了携手共创聚变能源新时代的决心。 核聚变能,这一模仿太阳内部聚变反应以释放巨大能量的技术,被视为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因其能够模拟太阳的能量产生过程,故而得名“人造太阳”。科学家们在宣言中呼吁,应以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态度,吸引更多国际科研力量加入合肥的聚变研究行列,共同探索这一能源领域的未知领域。 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透露,进入燃烧等离子体阶段,是聚变工程研究的一大里程碑。这意味着核聚变反应将能够像火焰一样,依靠自身产生的热量维持反应持续进行,为未来实现持续发电奠定坚实基础。 报道还指出,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作为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的核心设备,将承担起“燃烧”的重任。按照研究计划,该装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并随即开展氘氚燃烧等离子体实验,以验证其长脉冲稳态运行能力,并力求实现聚变功率在20至200兆瓦之间,确保产出能量超越消耗能量,为聚变能发电的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