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不大量印人民币,直接去美国、欧洲随意买东西?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你额外印了

为什么不大量印人民币,直接去美国、欧洲随意买东西?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你额外印了100万亿人民币,顺利拿着这些钱去美国买了大量农产品、芯片、武器装备和医疗设备,美国也同样顺利地接受了人民币,但当美国下一次采购中国的服装、家电、手机和半导体时,他们会用之前收下的人民币付款,问题也就随之显现。   这些从美国流回来的人民币不会闲着。商家手里多了钱,就会想着进货、扩张;老百姓手里钱多了,就会扎堆去买东西。可市面上的商品就那么多,大家都抢着买,价格自然往上蹿。   1923年的德国就把这条路走死了,当时政府为了赔战争款疯狂印马克,到最后1美元能换4.2万亿马克,上万亿马克只能买一片面包,老百姓干脆烧钱取暖,因为买的柴火还没钞票耐烧。   而物价涨还只是开胃菜,汇率跟着就会出问题。人民币印多了,在国际上就会不值钱。今天你印100万亿能换不少美元,等美国发现人民币变泛滥了,下次中国再想买美国的大豆,对方就会要求用更多人民币换美元。相当于这次买芯片花的钱,下次连一半的量都买不到,反而更亏。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的国际信用会直接崩掉,现在人民币在国际支付里的分量还不算重,SWIFT统计的占比才3.17%,就算算上CIPS系统和各种双边交易,全口径占比也才接近10%,远比不上美元的47.79%和欧元的22.77%。要是突然大量印钞,俄罗斯、中东那些刚愿意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的国家,立马就会换成美元,之前攒下的国际化基础全白费。   况且国内的经济盘子也扛不住这种折腾,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M2余额已经有335.38万亿元,这个规模已经能很好支撑实体经济。再额外印100万亿,货币量直接飙涨三成,远超经济增长速度。到时候不光是日常用品涨价,房价、房租都会跟着飞,普通人家的工资根本追不上物价,辛辛苦苦攒的积蓄转眼就缩水。   更何况美国也不会坐视不管,他们手里的人民币多了,可能会拿去兑换其他货币,或者抛售人民币资产,进一步压低人民币汇率。本来我们和80多个国家的央行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4.5万亿人民币,这些合作都是建立在人民币稳定的基础上。信用一旦破了,这些协议可能都要黄,以后做国际贸易只能乖乖用美元,反而更被动。   央行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看透了这层逻辑。货币供应量得跟着经济增速走,2025年前三季度M2增长8.4%,刚好匹配经济回升的节奏。要是真搞大水漫灌,看似能短期买到国外商品,最后只会把国内经济和国际信用全砸进去,这种赔本买卖根本不能做。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22
用户11xxx22 2
2025-11-10 10:53
应该是大量印美元去美国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