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印度商工部长:“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印度绝不允许中资继续‘吸

印度商工部长:“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印度绝不允许中资继续‘吸血’!印度不欢迎来自中国的大规模投资。” 本来全球贸易有套老规矩,大家各做各的生意,虽说有竞争但也算安稳。 可中国一加入WTO,情况就变了,中国的工厂能造出又好又便宜的东西,不管是手机、家电还是衣服鞋子,成本比别的国家低一大截,一下子就把全球市场占了不少。 这些便宜好用的中国商品,其实给全球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 年到 2021 年,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让美国消费者年均节省开支近 800 美元,累计节省超过 1.6 万亿美元。 欧洲消费者也一样,中国产的家电、电子产品让他们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品质,这怎么能叫 “破坏贸易体系”? 真正健康的贸易体系,本来就该让高效的生产者获得更多市场,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再说说印度口中的 “中资吸血”,更是毫无根据的偏见。中资进入印度这些年,从来不是 “只拿不走”,而是实实在在带动了当地发展。 就拿手机制造业来说,小米 等中国品牌在印度建立了超过 30 家工厂,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近 200 家,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 150 万个。 这些工厂不仅给印度工人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也能看到中资的身影。 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孟买 - 艾哈迈达巴德高铁,是印度第一条高速铁路,建成后将把两地通行时间从 7 小时缩短到 2 小时,极大提升区域交通效率。 还有印度的港口、电力项目,中资的参与不仅解决了资金缺口,还引入了更高效的建设标准,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贡献。 印度说 “不欢迎中资大规模投资”,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发展机会过不去。 当前印度正大力推动 “印度制造”,但短板很明显:产业链不完善、基础设施滞后、技术人才不足。 中资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成熟的产业生态和技术转移。 全球贸易体系这些年确实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疫情冲击供应链等,但这些都和中国入世没有半毛钱关系。 恰恰相反,中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过去十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 30%,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已经带动沿线国家贸易额超过 19 万亿美元,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 印度之所以抛出这样的言论,本质上是对自身竞争力不足的焦虑。这些年印度一直在推动制造业升级,但在全球市场中,中国的产业优势让印度感到了压力。 可竞争不是靠 “甩锅” 和 “拒斥” 就能解决的,封闭只会导致落后。 看看东南亚国家,越南、马来西亚等都在积极吸引中资,借助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发展自己的制造业,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和产业升级速度有目共睹。 中资从来不是 “吸血虫”,而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 “助推器”。拒绝中资,本质上是拒绝了技术、就业和发展机会。 希望印度能看清事实,放下偏见,通过合作而非排斥来实现自身发展,这才是对印度经济真正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