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二月桃花美诗五首:山头桃花红入天,只爱桃花二月红

初衣胜雪 2024-03-04 22:27:36

仲春桃花美诗五首:路上桃花亦欢喜,恰是东风二月时

桃花什么时候开?桃花当然是春天开。但春天里桃花什么时段开?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

因为花开依赖阳光,温度,水分,还有气候以及地域。如果气温持续在10度左右连续十天,桃花就会迎来花期。那么先秦的古人,根据黄河流域桃花开花的规律,将桃花开花定在惊蛰节气。

也就是在仲春,农历的一月底二月初。

所以桃花,惊蛰开。简短,鲜明,也很有涵盖性。

因为先秦黄河流域相对温润,和现在的气候略有不同。

随着中华文明的壮大,版图的扩展,以及桃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就算是北方气候偏冷,但是长江流域,南方地区,也会迎来桃花的开花期。

所以惊蛰桃花开,是具有概括意义的。

桃,是中国古老的原生树种,在中国土地上遍布各种野生桃树,我有时候惊讶自然独钟中华,无论是进化论中人由猿猴演变,还是人类是空降的物种,那么生存在古中国大地的古老先民,最先选择的山林水果中,就有桃。

桃,李时珍说,是古人说这种树的语言名称,也是因为这种树的果实繁茂,花果丰硕,所以写作“兆”,有千万无穷的含义。

而近人有联想,说桃字,就是按照桃子的形状写出的,中间有一条果沟,外面披着小绒毛。

而无数的关于桃的传说神话,也显示出桃在上古重要的地位,象征繁育,健康,长生不老,生生不息。

而桃从医学上来讲,古医学,认为桃枝,桃叶,桃花,桃果,都有很好的祛除肠道疾病的功效。

上古流行桃木辟邪,至今的春联的前身,就是挂在门口过年时辟邪的桃板和桃符。

而桃花开放的时候,一种春天的明艳和欢快照亮了你的眼睛。

所幸是桃树的栽种和培植,历代都有扩大和改良,晋朝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的桃林,实际在南北各个地区的城乡,都有呈现。何止十里桃花。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二月春心动,游望桃花初。

回身隐日扇,却步敛风裾。”南梁 · 萧子显《咏苑中游人诗 》

桃树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人工种植,到了周朝,实际已经形成了较为可观的种植林。

比如《诗经》里,数次出现桃,和迎娶,桃园种植,欣赏相关。

桃花开放之美,令婚娶增添喜色和祝福,而桃园在周朝的存在,也证明了是一种种植产业和经济行为,伴随着的当然是欣赏桃花。

汉朝的上林苑,就是皇家园林,收罗了来自各地不同品种的桃树。

南北朝时代,每逢节令赏花,必然不会错过桃花,因为桃树被认为是阳树,桃花是春日之花,折柳送人,这中间也不乏桃花,桃枝,因为辟邪,阳光。

所以人们很自然的会在桃花开放的季节去踏青,看桃花。

这是一位贵族的女子,在贵族园林中,游玩,车马停在了桃花林边的高处空地。春天的暖阳明媚,花光绚烂,阳光照眼,女子回过身来,站在了有遮阳的仪仗扇下。此事春风浩荡,吹开了她的裙摆,她用手轻轻护住裙摆,眼光却眺望花海。

这远看,就像一幅桃花仙女图。那日光和桃花的颜色,都在她明净的脸上吧,风带着阵阵花海的香气,流过她飘潇的发丝和衣裳。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唐 · 杜甫《昼梦》节录

气温骤然升高的仲春,空气中一种和暖和春气息,使人蓦然从寒冷的桎梏和压力下解脱,尤其是有阳光的上午和午后,一种松弛感如同轻微的醉酒卷过身心。

这就是春困。

白天逐渐变长,所以醒的早,却又在白天思睡。

在一片桃花温柔温暖的红色里,眼皮更是抬不起来,太阳压在眼皮上,睡了过去。

而在梦里,也是梦见了春天的流水和落日,在一片桃花香里。

花气袭人知骤暖,原来最原始的出处在这里。

所谓红楼梦,大约也是一场春梦,花有痕吧。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深树冥冥一径风,溪流应与十洲通。

仙家日月无人识,只爱桃花二月红。宋 · 林仰《刘阮祠》

许多神话传说,和桃树相关。传说西王母天上种植有仙桃,凡人不可能吃到,汉武帝倒是有幸吃了几个,也未成仙。又传说,能够让人成仙的桃树,长在崇山峻岭的高处,有缘分的人,才可以见到桃树。传说汉朝有两个人叫刘晨、阮肇,他们去天台山采药,迷了路,结果进入了不知名的山林,遇见了两位女子,救助了他们,晚上又有一群女孩,每个人手上拿着三五个桃果,一起这这里欢聚。刘晨和阮肇在这里逗留了半年多,终于因为太想家,就辞别了她们。

结果下山之后,发现人间早已经变迁,他们已经有了七世孙,也就是人间已经过去了百年。这才发现自己到天台,原来是遇见了仙女。

后人纪念这两个人的奇遇,在这里建立了庙宇,种植了桃花。

那么宋朝的林仰旅游到这里时,但见满山桃花,一条小路。

他倒是不信神仙之说,这里的美,不美在前人遇仙的故事,美在了二月桃花红,此地就是现实的仙境,何须舍近求远,要什么仙家永生。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归来长恐已春迟,恰是东风二月时。

路上桃花亦欢喜,为人浓抹湿燕支。”南宋 · 杨万里《鹅鼻铺前桃花》

喜欢杨万里的诗,因为他总是自带明丽气质。

这个由清贫父亲带大的孩子,有着一种特殊的坚毅和属于山川自然的柔韧。

在人生的种种挫折下,他从来没有太多的沮丧,反而保持一种向上的健康明朗。

我常常怀疑他是穿越过去的,只是为了爱惜生命体会的过程,一种落花,也被他写的别有天地,比如落下的荷花瓣,他说是自由的小船,水云做天。

他死的时候家徒四壁,但是他的官服却腰上缠金,富贵如浮云,他却又不是逃避,而是不动声色的坚持一种清廉,甘之如饴。

那么这首雨中的桃花,同样给人带来好心情。

那不是雨中的楚楚可怜,而是雨中的清丽和明媚。

路上的桃花都带着欢喜气,在春雨中抹着胭脂,健康俏丽动人,青春饱满而欢悦。

如果你看多了春雨忧愁,花湿如泪之类的陈词腐语,你不得不感叹杨万里那身在红尘一种超脱却又健康的审美。

桃花春雨,被他写的喜气动人。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紫髯绿发如飞仙,白驴偷吃种芝田。

二月三月春气盛,山头桃花红入天。”元 · 李孝光《华山图 其二 》

这是写的一位华山修道者。紫髯绿发,通常是形容面貌奇异的人,当然现在说,这是有胡人血统。当然中国人臆想的神仙,也多半有不同于凡人的面貌和颜色。

但也许说的是长期在山林生活不修边幅导致的邋遢也可能。

元朝时期,有很多色目人进入中原,没准这中间,就有一心向往修道并笃行的外国人。

总之这位修道者身份不可考,但是华山出现白色驴子,倒是有可能。因为物种的白化,在山林地区有见,比如神龙架的白化动物,至今是个谜。

最喜欢的当然是描写华山桃花盛开的景色之美。

农历二三月,山上桃花红上天。

让我想起唐朝刘禹锡的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

山林种植桃树,自古已然。因为桃果,是难得可以代餐解救饥荒的水果,没有一般水果的寒湿性,利肺和肠道。唐朝孙思邈说,桃,肺之果,肺病宜食之。当然这是在古代食品和药品短缺的情况下,对于当时桃果的价值评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又是一年惊蛰时,桃花开,燕子来。都市的人们或因为世俗文化的影响,认为桃花常见而平凡,但是,我劝你亲自去看看,盛开的桃花。那种大气清丽的美,实在是不凡。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