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荠菜花美诗五首:荠花撩乱春如海,记得年时三月三

初衣胜雪 2024-04-09 16:27:18

三月三美诗五首:荠菜花开三月三

有到了农历三月三,民间有风俗,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至少在我们这里,长江中部地区,江边田野,此时到处都有荠菜花开。荠菜真的是野啊,因为无需播种,但凡荒地,废园处处有之。荠菜花雪白细小,小叶子呈现三角型,荠菜花盛开的时节,别有一种朦胧的雪意。此时的荠菜多不堪做青菜食用,但是荠菜连花带茎连根拔起,五六棵就可挽成一把,回家洗干净,卧上十来个带壳鸡蛋,煮沸后凉置于一晚,那种清新的荠菜香气,渗透到鸡蛋里,别样可口。老人说,消肿名目。

没有空踏青的人,菜市上就有卖的,也只有在这一两天,一两块钱一把。不过过了这一两天,就再也没了,反而让人生出,必要买把回来的感觉,没有荠菜花的三月三,就不叫三月三。

荠菜是古老的野生蔬菜,诗经说,“莫谓荼苦,其甘如荠。”证明荠菜在周朝,就是鲜美的菜蔬。当然食用荠菜,绝非开始于周朝,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更依靠天然野生植物的嫩茎嫩叶,而荠则是优选出来的食用野菜。之所以在漫长的时间,它没有被人工种植驯化,是因为其旺盛的生命力,种子随处发芽。早春荠菜实际采集起来很费时间,千百棵小茎叶,大约只能供一两餐之用,这大约也是古代人们放弃种植的原因。不过荠菜在饥荒年是有名的救命野菜,因为混合其他的食物,不仅果腹,而且利肠道,清火。

所以从晚冬到晚春,人们都有野外挑拣荠菜,食用荠菜的民间风俗。

春天到了暮春,荠菜也开花了,但是此时的荠菜,虽然不再嫩滑可口,但是煮出的汁水却是一味中药,利肝和中,养胃明目。

古代的三月三,向来有靠中药草药祛除瘟疫疾病的风俗传统,大约是在唐宋时期,人们就开始用荠菜花来调和饮食,保健养生。因为廉价易得,芬芳有效,药食同用。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宫烛分烟眩晓霞,惊心知又度年华。

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宋 · 史达祖《清明 其二》

清明节是节气也是节气,作为节气的清明节,时段长达十五天,在农历三月的上旬,和三月三和上巳节有重叠。而此时正是荠菜开花的时段。

清明节古代开始燃新火,为了安抚肠胃,从冷食到热食过渡,往往会做榆钱汤和杏仁粥,舒缓调理肠胃。但是榆树不是家家都有,杏仁在城市里,也不是日常消费品,那么普通人家,吃什么应节令,养身体呢?

不用舍近求远,不费一文钱,就在庭院里采集三月的荠菜花。

用荠菜花煮水熬粥,一样清甜芬芳,且有过春天三月三和清明的舌尖的清新。

满庭荠菜细采花,这三月的灵动和自在,不输于踏山看水,因为是被春天真实的香草气息包围。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荠花繁处蝶争飞,忽忆前年三月时。

流水流杯人共醉,晚来疏雨又新诗。”南宋 · 张镃《荠花 》

荠菜花繁盛的时段,就是暮春的到来,看见满园的荠菜花在摇曳,自然想起三月的佳节,三月三。

在魏晋之前,三月三的前身是上巳节,无数的人涌往河边,用春水和香花洗浴,是最为盛大的民间交际日。

在魏晋之时和之后,三月三依然保留了河边祈福的风俗,但是社交更浪漫情谊化。多时不见的好友一起约着在河边娱乐,魏晋的文人更是发明了一种娱乐方式,就是坐在水边,依次承接从上游飘下的酒杯,饮酒作诗,欢声笑语。

而这种三月三的朋友聚会,一直延续到宋朝。

看着荠菜花摇曳,他不由得想到前年三月三,在水边和朋友聚会的场景。

那时候荠菜花是笑声里的背景。但是现在,朋友不在,这荠菜花成了打通过往记忆和美好的媒介。又是一年三月三,荠花开又繁,何时举杯春流上,笑看蝴蝶儿飞。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荠菜儿,年年有,采之一二遗八九。

今年才出土眼中,挑菜人来不停手。

而今狼藉已不堪,安得花开三月三。”明 · 滑浩《野菜谱 其四十八 荠菜儿(春日采之生熟皆可食)》

明朝的滑浩写了关于各种野菜的诗。其本意还是居安思危,想让人们更多的认识野菜,保护野菜。因为野菜是真正饥荒时候人们的救命粮。但是现实情形是,许多人挖野菜,只是为了野菜特有的口感和芬芳。

荠菜那是每年都有,年年都在生长,过去的人们往往只能采集集中的一二,留下更多的野菜自然生长。

但是现在,荠菜才冒出,就被挑菜的人不停手的挑走了。

到处是遗留下来的被破坏的土坡,荠菜怎么能够活到三月三开花结子呢?

实际上荠菜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强的,无数的种子散落在土壤里,只要不是钢筋水泥的地面,它们都能顽强生长,迅速扩展绵延,甚至在人家的屋瓦墙根,一点细土润泽里,也能看到可爱的荠菜和荠菜花。

不过近年来,荠菜的人工种植也在扩大,提供更鲜美的嫩叶给人们。

所以暂时,我们还无需担心。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露滴新红水染蓝,两重门里试单衫。

荠花撩乱春如海,记得年时三月三。 ”清 · 洪亮吉《南楼忆旧诗四十首 》

在中国宋朝之后,三月三因为在清明节气里,清明节气主打祭祀先祖,相对肃穆,所以在水边大规模聚集较为原始的祈福禳解活动,已经消亡。但是在民间,三月三作为暮春时令,有着另外的风俗和别致。

比如明朝许多地方流行男女头戴荠菜花,谓荠菜花名目,可兆丰年。将此时的荠菜晒干,垫在床下,取其清香,可以避蚊虫,利睡眠。

这也是许多农家小院和城市庭院,多保留荠菜花,而不是完全锄掉的原因。

荠菜花开的三月三,自然也是民间的节日,此时春暖,秋冬的衣裳再也穿不住了,在温和的风日房间里,女性们开始换上春夏的新衣裳。当然新衣裳对于女子来讲,总是有着切身切心的体验感的,女性此时分外活泼灵动。

而洪亮吉是这样深情的回忆妻子。

庭院里的海棠花,春露润着海棠,而庭院外,是春山碧水,好个明媚春光。

我回到家中,隐约看到妻子,在庭院深深的房间里,在试着春天的新衣裳。

我只感觉到庭院中的阳光和风,摇曳在繁茂的荠菜花上。

我记得那天,那天是三月三。最美的三月三,最旖旎动人的家庭温馨静好的氛围。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二月二过三月三,荠花黄遍穿单衫。

单衫何处寻春好,先踏舣舟亭畔草。”洪亮吉《 三月》节录

这是洪亮吉回忆在故乡江苏的三月三。

二月二过了,紧接着就是踏青的美好日子三月三,此时遍地荠菜花开,荠菜花老,天气温暖,正好穿着薄薄的单衣。

穿着单衣去哪里去玩呢,我先去江边的亭子上,去看看江中的帆船,踏上茸茸春草。

荠菜花繁的季节,也就是换上最美最舒适春衣的时候,身体从厚重的衣裳里解脱出来,心也就像荠菜花摇曳,然后起飞。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三月三,荠菜花雪蝴蝶飞。来一张荠菜花背景的照片吧,留住野趣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