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的坑有多大?超6成购房者不满意,怪不得中央要做这两件事

海蓝聊房 2024-03-22 11:45:05

疫情外加房地产下行,给很多开发商敲响了“丧钟”,可即便有开发商跑路,但剩下的开发商数量和住宅施工面积,仍然挺恐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近9.8万个,其中上市的有5019个,而在1987年时,这一数据只不过2500多。

至于施工面积,就更不用多说了,2022年,住宅施工面积639696万平方米,2023年,住宅施工面积589884万平方米,即使同比下降,但2023年的施工面积仍然是2006年的三倍还多。

高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样也带动了经济,可如此大的规模,自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日前,官媒中国房地产报在线发起了“你遇到过哪些购房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不出所料,这简直成为了购房者吐槽的垃圾场,竟有超6成的购房者感到不满。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次调查的结果。

第一个问题:购房过程中是否遇到不公平或欺诈行为?

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7.63%的人没有遭遇到不公或欺诈行为,剩下的92.37%,分别遇到过延期烂尾、捆绑销售、虚假宣传、中介吃差价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占比最高是烂尾,其次收房时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延期交付排第三位。

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套房,结果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房价,而是拿不到房子或者是房子质量不达标,这不就是购房者的悲哀嘛,也怪不得网友痛骂开发商。

第二个问题,是否遇到过房产质量问题?

排名第一的是墙体开裂,占比达到51.69%,这里的开裂,不一定是从内到外开裂,大部分应该是指墙皮开裂。第二和第三是水电问题,这点我深有体会,精装修的房子,交付时卫生间的灯是坏的,阳台的插口没电,来来回回折腾一个月才修好。

第三个问题是重头戏:对当前房产的质量满意度。

其中非常不满意的占比一骑绝尘,碾压其他选项,而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两个选项的占比超过65%。尽管该调查没有涉及到全部的购房者,但现有的满意度,足以说明购房者对开发商、对物业、对房屋质量的态度。

最后一个问题:楼市最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

结果不出所料,占比最高的,果然是物业的服务水平,其次是开发商,相比之下,价格、配套和利率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物业服务水平是个给业主添堵的大难题,在有关于物业的文章和视频下,几乎全是对物业的口诛笔伐,甚至还有大量业主希望物业能全面取消,所以说,物业排名第一实至名归。

以上这些问题,都在实打实地损害购房者的利益,是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的绊脚石,尤其是在当下楼市下行调整阶段,它们降低了购房者对房地产的信任,很多人因它们而对新房犹豫不决,不利于楼市企稳。

对此,国家看在眼里,而且已经下定决心,通过两个举措来改变现状。

第一个举措,推进现房销售。

要解决延期烂尾、房屋质量等问题给购房者带来的损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现房销售,让购房者看到房子的真实模样。

目前我们也能看到,现房销售正在努力推进,自从去年提出后,不少省份都开展试点工作,甚至有部分区域已经彻底取消了期房销售,比如河北保定的省级开发区雄安新区。

另外在今年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倪虹又表示:要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可以预见,未来现房销售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第二个举措,建设好房子。

都知道,房地产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是“市场+保障”的双轨制,在这样的新模式下,住建部提出:今后拼的是高质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务,谁为群众建设好房子,谁就能有市场就能有未来。

用倪虹部长的话来说,要引导房企设计好户型,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在现阶段,好房子的标准就是配套和位置,通过房价就可以判断出来,但住建部提出的好房子,还包括质量和服务。

也就是说,在住建部和市场需求的要求下,开发商要注重房屋质量和交付前后的各项服务,这样一来,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将会少很多。

总而言之,楼市的这轮调整是史无前例的,诚然有很大的困难,但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可以摆脱过去的“三高”模式,更重要的在于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定调,要求开发商建设出让老百姓住得安心的房子,提供让业主身心舒适的优质服务。

1 阅读:174

海蓝聊房

简介:说说房产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