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5年11月27日整理

为持续深化“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大力选树宣传一批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营造发现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阜南先锋推出“榜样力量——我身边的TA”专题活动,集中展出一批先进典型的突出事迹,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榜样力量,主动担当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期推送的身边榜样——王延召。
王延召,男,汉族,1984年2月出生,2021年4月入党。现为中共阜南县公桥乡李寨村第一党支部党员。创业青年、阜南县信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公桥乡产业发展带头人。2024年底荣获“阜南好人”等荣誉称号。

身边榜样——王延召
01毅然归乡:把初心写在基层一线
2014年,王延召看到村里发展落后、粮食靠天收成、老少爷们大多只能外出务工的现状,深感痛心。与李寨村委会几番沟通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王延召说服了家人,决心辞去在天津的高薪工作,发挥自己的所学所思,回到老家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初,王延召正式回乡,在阜南县公桥乡李寨村先行创立了信用专业养殖种植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发展蚕桑种植和粮食经营,并利用自己在大城市学到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养殖、加工、贩运一体化。最初入社的村民有7户。作为被推选出的公认“年轻、靠谱、有能力”的合作社带头人,王延召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几年里,他不仅积极参加各类县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多方外出考察学习,还注重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为社员们进行劳务知识、电子商务、养殖种植技能等技术培训,帮助大家掌握更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方法。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王延召更是四处奔走,与亳州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将村里的农产品如丹参、玄参等中草药等,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王延召的努力下,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度,王延召创立的信用专业养殖种植合作社被评为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至2023年年中,合作社桑树、中草药种植规模达500亩,集中养殖大棚蚕蛹规模达4000平方米,年交易额5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200余户300余人。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奔头,选择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02情系父老:用行动诠释党员担当
2018年4月2日,王延召正式向公桥乡李寨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他写道:“作为一名农村大龄青年,我亲眼见证了农村的巨大变化……我更加深信党是人民的党,鱼水情深。”
从合作社选址到土地流转,从技术培训到市场对接,党组织的全程帮扶和身边人的理解支持让王延召深受触动。他暗下决心,要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回馈父老乡亲。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困难,他积极主动捐款,带头配合村委会工作;2019年疫情突发,他自费购买口罩为村民免费发放,并主动投身一线充当志愿者,帮助维持疫苗接种现场纪律;2023年大雪封路,他带头主动在雪停时去铲雪,清理主干道路,方便大家出行。不仅如此,王延召在生活中更是积极帮助邻里,无论是谁家遇到红白喜事,还是社员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难题,王延召总是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2021年4月27日,经李寨村党支部与会35名党员一致表决同意,王延召以村级致富带头人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
03深耕沃野:以实干续写致富答卷
王延召能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熟悉并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2024年初,考虑到蚕桑种植养殖业发展现状,王延召调整产业重心至中草药种植上,并同步流转500余亩耕地发展规模性种植,以“大户带小户”的方式帮助周边农户增收。同年8月,王延召成立阜南县鑫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前段时间,基于连绵阴雨天气下农户粮食收储晾晒存在问题的情况,王延召与公桥乡政府沟通,准备在李寨村再建一处粮食烘干中心。前期已投资300余万元,预计建成后日烘干量可达300吨,能有效减少因天气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延长存储时间,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如今,李寨村中草药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丹参、玄参等品种长势喜人,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王延召用自己多年来的实际作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担当和使命。他正带领更多乡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来源:阜南先锋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8
#阜南鲍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