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逆行人

金色甘州 2021-05-03 16:16:01

——记全省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甘州区医院院长马飞

本报记者付聪林报道:

2020年的春节,对很多人来说,估计是过得最冷清的一个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原因,大家都不敢随便的出门,每天都在家里“自我隔离”。但是,有这样一群“逆行者”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守护着我们的安康。他就是刚刚被评为全省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甘州区医院院长马飞,他坚守在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1月21日,在接到区上通知后,作为医院“一把手”,马飞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第一时间就安排部署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组建医疗救援组、药械供应组、后勤保障组等七个工作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具体工作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引领带动全院明晰防控思路,制定全面有效地防控方案,确立扎实高效的防控举措,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决战决胜疫情防控做好了各项准备。作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成员,他一边统筹协调区内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抓好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忙碌的脚步像时钟一样一刻也没停歇。即使在除夕夜,他依旧坚守岗位,协调防控物资,对防控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坚决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阻击战最高动员令打响,他立即决定从大年初二起全员取消休假,组织医护人员投身抗疫阻击战。一个不能身先士卒的好将军,就带不出一支好队伍,疫情防控区工作繁杂,从医护人员分区安置、工作台账、各个环节的流程、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留观人员的一日三餐到环境消毒等工作,他都一一过问,经常深夜一两点后才睡觉,有时刚刚躺下就被电话叫醒处理临时情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就是战场。1月26日,张掖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他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带领党员干部一夜将500平米的门诊办公楼搬迁改造为留观隔离病区,将550平米综合楼设置为预备隔离病区,第一时间完成甘州版“小汤山医院”改建。同时,安排健康体检大巴车助力发热门诊,有效提升全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2月7日,他组织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一线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成立了由他任支部书记的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和4支党员先锋队,设立5个党员责任区和16个党员先锋岗,把“堡垒”驻在防控最前沿,党员干部坚守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冲锋在一线。他还组织召开全院誓师大会,发起“动员令”,吹响“冲锋号”,带头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心书》上按上鲜红的指印印,这出既是是请战书也是军令状。从全院动员、细化措施到人员培训、流程梳理,从预检分诊、科学布防到病区设置、污物处理,从梯队安排、物资供应到防控统筹、检查督导,每一项工作他都部署得井井有条。对医学留观的200余人,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坚决筑牢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防线。

面对疫情发展的严峻性、复杂性,他坚持底线思维、补足弱项短板,科学划定院内疫情防控区域和正常医疗救治区域,院前急救、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感染科等核心部门区域及团队独立运行,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通过实地调研,在住院部临时设置专家门诊6个,将5个临床科室压缩整合,保障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救治。针对群众居家隔离不方便就诊的问题,增设线上咨询平台,遴选14名中高级职称专家为广大群众提供在线义诊、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全区中医药龙头作用,精心煎煮6000余袋“甘肃方剂”预防方,免费发放给基层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易感人群,帮助做好自我预防。随着返乡复工潮的到来,各大医疗机构迎来“大考”,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继续保持毫不松懈的劲头,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全力保障复工复产。为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他设置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在预检分诊设置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快速检测体温,增加科室分检点,对陪护人员派发陪护证,不漏掉一个疑点,切实把医院防疫工作做实做细。他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推进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按照“三区两通道”建设规范化的发热门诊,建成3间负压病房、20间标准化隔离病房,实现院内传染病人诊疗的有效分流,提升综合医院开展传染病救治的基础条件。

疫情期间,马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的防控意识、超前的统筹谋略,引领带动全院上下从逆行前线到后方护航,坚决筑牢守好生命防护坚固防线,全力遏制疫情传播蔓延,谱写了一曲白衣战士甘做人民健康守护神的壮丽赞歌,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广泛好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