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欧洲三大国近期接连计划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12月3日先到北京和成都,英国首相斯塔

欧洲三大国近期接连计划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12月3日先到北京和成都,英国首相斯塔默2026年1月来,德国总理默茨明年年初。有意思的是时间都卡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前,欧洲官员私下说这是给美国看的,意思是你们再施压我们,我们就多跟中国走近点。 马克龙这趟明显冲在最前面,法国总统府说会谈重点是战略合作和全球挑战应对。但内情没那么简单,欧洲内部其实有分歧。法国跟德国不一样,法国是欧盟成员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摆那儿。但德国经济更依赖国际贸易,尤其是跟中国做生意,去年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比法国多两三倍。 英国现在比较尴尬,脱欧后感觉自己被欧洲甩开了,所以明年1月才访华,比法国晚快半年。英国首相斯塔默或许想通过访华补上跟中国的关系,毕竟现在全球市场离不开中国。 这些领导人访华时肯定要聊贸易和乌克兰问题。中方想分开谈,欧洲想打包,用贸易作为谈乌克兰的条件。法国还鼓动欧盟对中国产品加税,特别是电动汽车和钢铁,但德国不太愿意,毕竟跟中国生意多,加税可能伤自己。 历史上欧洲大陆国家总跟海洋霸权国家起冲突,像以前法国、德国总是被英国联合其他国家打压。后来他们想找盟友,比如德国和奥匈帝国合作,但最后还是被英法俄之类的联盟压下去了。现在美国像当年的英国,当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家,周边国家就往美国那边靠。 中国现在面临同样问题,美国在亚洲搞联盟围堵。所以中国要拉住欧洲中间力量,比如德国法国,这样可能平衡美国压力。法国和德国在高科技领域还有东西可以合作,特别是德国工业技术和法国航空技术,对中国企业有帮助。 最近俄乌战争让欧洲更纠结,俄罗斯和欧洲对立,中国不想让欧洲完全倒向美国,同时又要防止俄罗斯输掉战争。所以马克龙这趟访华可能会测试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但中国态度很明确,战争要和平解决,但不会选边站。 总的来说,欧洲访华潮反映他们想在中美之间找中间路线,既想发展对华贸易,又担心得罪美国。特别是德国被夹在中美之间最难受,既要保持对华出口,又要应付美国的施压。法国位置稍微灵活,可以玩点政治平衡,英国则着急用访华来重建影响力。 欧洲三国外长在G20还和韩国讨论对华政策,说明大家心里都没底,都在试探对方底牌。特朗普访华前的密集外交可能给欧洲施加更多压力,到时候谁能在这场博弈中不吃亏,现在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