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人捂紧钱包,商家没底气打折,美版“双十一”这回要遇冷?

美国假日购物季已拉开帷幕,但在关税阴影笼罩、高物价压力持续、就业市场降温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寒意”难消。不仅商家的折扣力度不如以往,更多美国消费者也开始转向“消费降级”。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民众对经济不稳定持有中长期预期,或让“黑色星期五”和随之而来的购物季遇冷。

美国人更精打细算?

11月28日,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又将到来,美国假日购物季也将随之开启。

“黑五”是每年感恩节之后的星期五,通常是打折力度最大的一天,相当于美版“双十一”。近年来随着网购兴起,“网络星期一”也应运而生,将这场购物狂欢再度延长。

据美国零售联合会预测,感恩节到“网一”的五天期间,美国线上和线下购物人数预计将达到1.869亿人,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数据也显示,从“黑五”到年末圣诞季的销售增长预计将放缓,11月和12月的销售额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增幅介于3.7%至4.2%,但低于去年4.8%的增长速度。通常而言,每年11月和12月的销售额占美国零售商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今年美国假日购物季销售增长可能放缓?一方面原因是,折扣力度变小了。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物价大幅下降”,但美国民众的感受却恰恰相反。

“商场里的所有东西似乎都贵了不少。”在纽约经营在线二手商品比价网站的凯特·桑纳说。她今年不再指望“黑五”的全网打折,只准备入手一些特定促销品。

前往超市采购的美国民众发现,食品价格也在上涨。尽管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纷纷宣称今年感恩节套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便宜,但消费者发现,这些套餐要么缩水,要么偷偷使用“平替”。

多家机构数据显示,如果消费者购买知名品牌而非超市自营产品,今年感恩节晚餐的开支将比去年高出10%。

面对更高的物价,美国人也变得精打细算。

德勤公司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今年美国消费者在“黑五”期间的支出预计将比去年减少4%,扭转了2020年以来支出连年增长的趋势。

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消费者预计今年的消费额将比去年减少12%,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消费者表示将减少18%的消费支出。

越来越多美国人还开始考虑购买“平替”商品。以平价著称的沃尔玛近日公布强劲业绩,公司称,这是因为更多中高收入家庭开始在沃尔玛购物。

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表示,“消费降级”的趋势在美国中等收入阶层(家庭年收入5万至10万美元)中尤为明显。有民调显示,44%的美国中等收入家庭认为当前的生活不如一年前,仅22%认为好于一年前。

“这反映出美国民众对经济不稳定的中长期预期,导致他们缺乏消费信心。”

此外,今年“黑五”打折力度不如以往,也是因为美国进口商承受了大部分关税成本。这直接降低了零售企业的毛利率,也让促销让利的空间被大幅压缩。

为何缺乏消费信心?

若美国假日购物季遇冷,将意味着经济增长疲软给消费者带来的“寒意”仍在持续。有说法称,这个假日季,美国消费者情绪处于几十年来“最糟糕的状态之一”。

美国近期的经济数据也支撑了这一观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6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显示,根据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收集的信息,虽然高端消费支出仍有韧性,但美国消费支出整体进一步下滑。

报告还称,物价在报告期间仍温和上涨,关税导致制造业和零售业成本普遍承压。劳动力市场方面,就业规模小幅下滑,约半数联邦储备区反映劳动力需求走弱。

美国商务部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零售额环比上升0.2%,低于市场预期的0.4%,较8月数据显著下滑。

美国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25日发布的初步调查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0月修订后的95.5显著降至88.7,为今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为何美国消费支出下滑?

分析认为,关税及相关不确定性正在造成拖累。吕祥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存在混乱性,甚至带有儿戏性质,人们难以把握宏观政策信号。

其次,美国2022年以来的通胀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美国通胀率自4月以来一直在攀升,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预计10月至11月仍维持在3%以上。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项目负责人乔安妮·许表示,尽管消费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出现一些改善,但他们表示个人财务因当下高物价而负担沉重,对高物价和收入走弱感到挫败。

最后,持续43天的联邦政府“停摆”也给消费带来了负面影响。“停摆”造成经济数据缺乏,包括工业生产、进出口价格、新建住房许可和开工数据等延迟发布,给民众消费信心造成打击。

经济走势有何看点?

在消费趋弱、通胀顽固、关税反复等阴影笼罩下,有说法称,今年或许是新冠疫情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黑五”,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将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对此,吕祥认为,若今年假日促销季数据不如往年,很可能进一步拉低对美国经济发展潜力的预期。

这也可能会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产生影响。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将于12月9日至10日举行,美联储需要决定是否连续第三次降息。这也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是维持利率还是降息,这一问题让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不降息,将难以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若降息,又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吕祥说。

除了货币政策走向,随着政府重启,美国拖延已久的经济数据也将陆续公布,包括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也是未来观察美国经济走势的重要看点。

吕祥认为,在这些经济数据中,投资增长可能会是唯一的“亮点”,“之所以打引号,一是因为由人工智能热潮导致的数据中心投资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且缺乏中长期的可持续性,二是因为大型数据中心的建立对增加就业的作用非常有限。如果刨除数据中心投资,美国长时间来投资偏弱的趋势将很难见到改观趋势。”

美国政府债务问题也将左右经济走向。美国长期国债少有人问津,这可能在明年引发严重的财政危机。此外,由财政问题引发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问题虽暂时得到缓解,但两党在预算上的争议仍未解决。未来“停摆”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也将进一步加剧债务危机。

最后,美国关税政策能否趋于理性也有待观察。

吕祥表示,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的随意性,进一步放大了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无论是美联储、权威机构还是各类经济报告,都难以准确预判美国经济走势,“不确定性本身已成为影响美国经济的最大负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