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这次把话说还挺硬,11月26日,默茨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必须承认,他别无选择,无法成功结束乌克兰战争。关于欧洲事务的决定只能通过双方协商一致才能做出。 默茨说的这一番硬话在国际上闹得挺热闹,但这背后其实藏着欧洲的大尴尬。 他直接点明普京没法成功结束乌克兰战争,还强调欧洲的事得大家商量着来,乌克兰是主权国家不能当棋子。 可这话刚说完,大家就发现美乌已经在日内瓦把原来的28点停战框架压缩成19点,乌方都差不多同意了,就差敲定细节。 这事儿从头到尾几乎都没怎么带着欧洲玩,德国这些欧盟核心国家能不生气吗?俄罗斯那边也有意思,说还没收到新版计划,觉得欧洲提的方案根本没用。 现在的局面就是,打了这么久的俄乌战争,怎么停居然要美俄说了算,欧洲和乌克兰反而成了旁观者。 可法英德都抱团推出替代方案了,会不会真跟乌克兰一起硬刚美俄?说白了这就是表面功夫,看看欧洲的实际情况就知道了。 德国现在已经接了130万乌克兰难民,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每个月光安置这些难民就得花35亿欧元,摊到每个德国老百姓身上,相当于每个月多交30欧元税。 这钱花出去,德国的极右翼党派趁机涨人气,支持率都上升不少了,法国和英国也好不到哪去,欧盟因为跟俄罗斯断了不少合作,已经亏了超万亿欧元。 现在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几倍,电费也比美国高不少,这么高的成本,工厂都扛不住,不少企业都搬出欧洲了。 欧洲哪有底气跟美俄硬刚?而且他们跟美国在军事安全上绑得死死的,根本不敢撕破脸。 推出替代方案就是想在美俄的框架里多捞点好处,别让自己的利益被完全吞了,所谓的共进退不过是拿来说说的筹码,最后大概率还是得听美俄的。 印度这些新兴国家也一直保持中立,不打算站美俄任何一边,可能欧洲本来还想着,能借印度这些国家的态度给美俄施压,却发现人家根本不接招。 印度这些国家的中立不是为了帮欧洲,而是基于自身地缘政治考量,美俄也根本不在乎印度的立场,该怎么谈还怎么谈。 欧洲想靠外力翻身的想法彻底落空,没了外部帮忙,欧洲在美俄面前更没底气,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边缘化,想挣扎都没处使劲。 最让欧洲心寒的是,美俄能坐到一起谈,说白了就是拿欧洲的利益做交易。 路透社之前报道过,美国已经跟乌克兰签了重建投资基金协议,直接掌控了乌克兰矿产、能源这些核心资源未来收益的50%,就等着战后主导乌克兰重建,大赚一笔。 俄罗斯那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想通过停战解除制裁,重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这俩国家的诉求,最后都得让欧洲买单。 欧洲不仅要继续给乌克兰送援助,还可能被要求再拿千亿欧元出来搞重建,能源方面,欧洲早就被拿捏了,自从不买俄罗斯的能源,就只能买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 本来经济就不好,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工厂搬的搬、停的停,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跟着涨。 美俄各取所需,欧洲却成了冤大头,所谓的停战共识,其实就是一场牺牲欧洲利益的买卖。 欧洲现在就是实力跟不上野心,想在欧洲安全事务里说了算,可自己经济扛不住,军事上又离不开美国,只能夹在美俄中间受气。 乌克兰更惨,看着是主权国家,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别人博弈的筹码,领土问题能不能解决,自己说了不算,得看美俄的脸色。 美俄现在手握主动权,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能决定游戏规则,说白了,国际上的事儿从来都是实力说话,弱小的国家和咱们普通老百姓,往往都是大国博弈里最先被牺牲的。 这场俄乌战争不管最后怎么停,欧洲的地位肯定会受影响,全球的力量格局也会变,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真是一点不假。 大家觉得欧洲最后能保住多少自己的利益?这场停战会不会影响咱们身边的物价、能源价格? (本文信息来源:默茨:普京无法成功结束俄乌战争—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