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大的遗憾:拥有超8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美国却宁愿把世界工厂开到中国,也不愿意开在离自己很近的巴西。巴西的工业总产值还没有中国的零头多,现在连墨西哥都快要超过巴西了。 谈起巴西的工业,很多人会叹:资源多得吓人,可就是没能成为世界工厂。国土超过800万平方公里,铁矿、大豆、咖啡储量丰富,淡水资源随便用,森林覆盖率60%以上,按理说工业随便搞都能起飞。 现实很残酷。2024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国接近30%,美国第二,墨西哥紧跟,其次才是巴西,产值2900亿美元,连中国零头都不到。 巴西的问题先从资源说起。矿产和农产品出口占GDP比重超过30%,瓦莱公司一年铁矿产量超过3亿吨,全球够用一阵。 商品价格高了,巴西货币随之升值,工业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企业干脆不投资,2000年代超级商品周期赚钱多,制造业占比却从20%多跌到11%,典型荷兰病。 基础设施是另一大硬伤。公路坑洼,桥梁老化,一吨货从内陆运到港口成本比美国高几倍。港口拥堵严重,船等好几天才能靠岸,电价贵还容易停电,企业算账就知道在巴西建厂成本太高。 政策和制度不稳,让投资者更犹豫。巴西总统四年换一次,政策忽左忽右,90年代科洛尔开放市场没多久就下台,继任者改方向,工厂投资风险大。 社保税高,工会罢工频繁,轻则停工几天,重则整条生产线停摆,企业没法规划长期发展。 历史对比一看就明白。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划特区,大量修路建厂,供应链慢慢补齐,耐克、苹果先去试水,很快形成成熟工业体系。 巴西商品收入大部分还债或福利,工厂升级有限,老工业区至今还能看到闲置烟囱和机器。 进入2020年代,美国喊供应链回流,本来巴西离美国近,机会很大,但最终红利被墨西哥拿走。 墨西哥陆地接壤美国,USMCA零关税,公路快,工业配套完善。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接近3600亿美元,汽车和电子产业涨得快,2023年一度超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巴西也尝试跟进。卢拉2023年推出工业计划,投钱修路扩港,但多年积累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到2025年格局更清楚,中国稳占全球制造业近30%,墨西哥追得快,巴西仍徘徊1%左右。 土地再大、资源再多,能否转化为工业能力和供应链掌控才关键。美国当年选中国不是瞎选,是看重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稳、政策可靠、劳动力高效。 巴西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政策、历史结构短板太多,错过最佳机会。 近岸外包机会摆在面前,墨西哥抢先吃饱,巴西还在原地徘徊。资源再多,不造产业链,只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喝汤,这就是现实。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