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曹德旺与法国人谈合作,就在要签合同时,一位法国高管竟得意忘形地调侃中国人,现场哄堂大笑,曹德旺脸色突变,将合同摔在桌子上,连问4句话,之后全场雅雀无声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2017年,曹德旺先生亲率福耀玻璃的精英团队,远赴法国,与当地一家颇具声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展开了一场合作谈判。 这次合作从初步洽谈到细节讨论,前后整整三个月,涵盖技术合作、生产流程标准和股权分配,最终只差签字落笔。 就在准备交换合同的关键时刻,一位法国高管随口开了句带有轻蔑意味的玩笑,调侃中国人“只会模仿,做不出高端产品”,现场的法国团队哄堂大笑。 曹德旺的脸色瞬间阴沉,他抓起桌上的合同“啪”地摔下,会议室安静得能听到空气流动声。 曹德旺以稳重和礼貌著称,即便面对反复刁难也从不轻易失态。 但这次言辞触碰了他的底线,他立即质问:“你去过福耀工厂吗?看过我们的生产线吗?知道福耀为多少顶级车企供货吗?你所谓的‘模仿’,是指我们拥有的2000多项专利吗?”每句话都铿锵有力,原本笑闹的法国团队瞬间噤声。 当时福耀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在国内市场占据约50%份额,并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设有生产基地。 法国企业虽然在汽车内饰件领域有优势,但在玻璃核心技术上一直希望借鉴福耀经验。 公开数据显示,福耀每年为全球超过30个汽车品牌提供配套服务,包括通用、宝马、福特、奥迪和丰田等,欧洲、北美和亚洲市场均有覆盖,年产能超过1亿平方米汽车玻璃。 这次合作本应互利共赢。福耀希望借助法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渠道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打入高端汽车市场,而法国企业则希望获取福耀先进的玻璃生产技术,以提升自家产品附加值。 谈判期间,曹德旺耐心处理每个细节,从技术指标到股权比例,都力求公平透明,但对方的轻蔑言辞瞬间让气氛紧绷。 曹德旺摔下合同后明确表示:“合作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这合同签了也没意义。 福耀不缺合作伙伴,也不缺骨气。”法国企业总经理当场站起来道歉,并当众批评那位高管言行不当。经过进一步沟通,双方才重回谈判桌,合同最终顺利签署。 合作后,福耀为法国企业提供定制化高端汽车玻璃,性能指标超过原计划,甚至高于法国企业自有技术标准。 曾经调侃的高管后来坦言:“福耀的技术确实世界一流,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超出我的想象。” 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法国团队对福耀及中国企业的态度,使其在后续合作中更加尊重福耀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曹德旺用事实和数据赢得尊重,同时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维护尊严的方式。 现实中,不少企业面对国外合作方容易妥协,但曹德旺证明,实力与骨气缺一不可。 他在自传中写道:“做企业和做人一样,不能丢了骨气,外国人可以不了解我们,但不能不尊重我们。” 2017年的这次中法谈判虽然惊险,但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维护尊严的经典案例。 这件事告诉所有企业:合作可以,但轻视绝不允许,交流可以,但底线必须守住。 事实证明,尊严和实力同样重要,这也是福耀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这一事件在行业内也产生了示范效应。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合作中开始注重维护核心技术和文化尊严,借助实力与专业赢得国际伙伴的尊重。 福耀的案例提醒行业:长远合作建立在互信和尊重基础上,而非仅仅依赖低价或妥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官方信源: 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 新华网


评论列表